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问答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

1、【题目】试述脾主统血与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

答案: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肝脾之间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

(一)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寒凉与温热,水与火相互对立;同时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凉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蒸化水液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功能之兴奋为阳,抑制为阴,兴奋制约抑制,抑制制约兴奋,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二)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无兴奋就无所谓抑制,无抑制也就无所谓兴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

(三)消长平衡“消”是消弱、减少:“长”是增强、增长。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它也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四)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疾病过程中寒证、热证的相互转化都是阴阳转化的实例。需要指出的是: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质变阶段。阴阳转化有渐变、突变两种方式。如一年四季中寒暑交替,一天之中昼夜的转化即属于渐变的方式;夏天极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属于突变形式。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重”或“极”,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成转化的条件。如急性热病中,由于热毒极甚,正气大伤,在持续高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阴又转阳,病情又可转危为安。此病例中热毒极盛,致阳气随津液外泄就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量变,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哪些内脏有关?试作具体说明。

答案:

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为奇恒之腑之一,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它应包括妇女整个内生理器官女子胞与心,脾,肝三脏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月经来潮,以及胎儿的充养均依赖营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统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当心,肝,脾三脏上述功能失调时,亦往往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常见的心脾两虚证,因化血无源,或思虑太过,心血暗耗,而月经量减少,衍期或经闭,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月经淋漓不止,若脾气虚而中气下陷,还可导致胞宫脱垂,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致血瘀不行,则经闭,或血瘀胞中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滞针

答案:

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阿是穴

答案:

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解析:

暂无解析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