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人民日报

美育未尝不是一种趣味教育

人民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樊美筠

随着现行教育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弊端日益暴露,审美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感性教育,而且还是一种趣味教育。由于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令人乏味的人”,没有一位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活活泼泼地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因此,作为趣味教育的美育在今天便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趣味”的历史“趣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趣味”有时被简称之为“趣”或“味”。但无论是“趣”,或是“味”,实际上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它们的角度不同罢了。简而论之,明代以前,人们谈“味”之处更多;进入明代后,人们谈“趣”更多;民国以后,人们则开始以“趣味”论之了。

近人之中,谈“趣味”谈得最多的大概要数大思想家梁启超。他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又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而“趣味”从何而来?梁启超认为,“趣味”的增减与感官有关,“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所以,“趣味这件东西,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所以,梁启超常常将“趣味”与情感相提并论,称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这里,梁启超不仅看到“趣味”的感性品格,它更多的是一种审美趣味,所以,他谈得最多的美术的趣味、文学的趣味等;更看到“趣味”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当代大美学家朱光潜也曾经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对“趣味”作了定义,他说,对于文学艺术佳妙之处的“了解和近好就是所谓‘趣味’。”

概之,所谓“趣味”即审美鉴赏力,它具有感性的品格。

在西方,“趣味”(德文Ceschmack,英文Taste)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审美鉴赏力。朱光潜曾指出,从罗马时代开始,西方一向把审美判断能力称为趣味,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西方人谈趣味几成风尚。十七世纪西班牙作家和哲学家B.格拉西安(1601-1653年)就将趣味称为感性的趣味,这也是认为趣味具有感性品格。伽达默尔(1900-)也说,趣味“像某种感觉。”尽管如此,他们也并不认为趣味就是纯感觉的。格拉西安说:“感性趣味这个我们感觉的最动物性和最内向的趣味,已萌发了一种在对事物的精神判断中所实现的分辨。”伽达默尔也说:“趣味现象应被规定为一种精神性的分辨功能。”即趣味并非对对象的盲目接受,而是一种对对象的选择。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1711-1776年)也有专著《论审美趣味的标准》讨论趣味的问题,其中指出,趣味与理智不同,两者存在着如下的差异;“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前者照事物在自然中实在的情况去认识事物,不增也不减速。后者却具有一种制造的功能,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理智是冷静的超脱的,所以不是行动的动力,……趣味由于产生快感或痛感,因而就造成幸福或苦痛成为行动的动力。……”又说:“诗的美……在读者的情感或审美趣味。”这里也是将趣味与情感相提并论。康德也提出,趣味就是判断力或鉴赏力。

我以为,“趣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其二则是指鉴赏力,即“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因此,“趣味”一方面具有感性的品格,它和人的情感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它又决不因此就是一种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东西,而是包含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具有精神属性。

趣味教育与美育

从上面对“趣味”的剖析中,可知“趣味”与人的感性有关,没有真情实感,就不可能产生趣味。那种患有“不感症”的人,就决不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人;那种感觉迟钝或粗俗的人,多半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因此,趣味的引导,也要从它的根基做起,即从感性做起。如果感性停留在兽性的水平上,停留在生物学的水平上,那么,人的趣味也就只能是一种低级趣味。梁启超有一段话说得好:“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所以,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同时也就是一种趣味教育。

事实也已经证明,趣味的引导,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时,其实就已经意识到“知”(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的局限性了。梁启超则说得更明确,他指出:“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只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多,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为什么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能很好地引导人的趣味,关键就在于它们主要是针对人的理性的,它只能对趣味发生间接的作用,而无直接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不无苦恼地说:“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不要去追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可是结果却是,你越反对,他越追。”其实这里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思想的问题,认识的问题,而是一个趣味的问题。所以,引导趣味,单纯的说教见效甚微。

趣味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联。趣味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好的趣味能使人对生活产生幸福快乐的评价,反之,则使人对生活做出负面的评价。因此,趣味也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种因素。我国本世纪初的大学者梁启超也对趣味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生活的原动力。他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气来,任凭他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在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人类若要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若全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又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朱光潜先生也说,趣味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和推展生命的活力。”可见,在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大思想家那里,趣味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美育大师席勒也感到:“高雅的审美趣味,实际上是构成所有人类行为尊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他说:“虽然将人们驱向社会的动力可能是人的需求,虽然将社会行为原则灌输给人们的因素可能是理性,但是,单凭美就可以赋予人们一种社会的品性。唯有趣味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趣味在个体身上孕育了和谐。”

趣味教育对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尤其重要。因为“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可见,在青少年的美育中,趣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趣味”的现实“趣味”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趣味明显地陷入了某种误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的世俗化和感性化趋向。所谓“世俗化”是指,大众所欣赏的、感兴趣的都是尘世的、现世的东西,而对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敬而远之,对物质文化的审美需要特别高,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要则不强烈,人们注意得更多的是美物,美食、美饰、美容,以美容为例,人们注意的多是自己的外表形象,所以,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而较少将精力放在气质的培养、学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上。再以人们谈话的内容为例,今天人们谈的多是明星的轶闻趣事,谈某个商场的开业,谈某种新产品的出现,谈减肥健美、谈体育比赛、谈某种款式的衣服、谈某个牌子的化妆品……,而就是不谈或很少谈及与理想世界有关的事情,人们只关心自己在尘世的快乐与幸福,而很少触及自己的精神。这种倾向在大众文化中甚至出现不可遏制的势头。大众文化在今天的崛起,虽然包含着进步的内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对价值、理想、传统等的消解几乎是致命性的。正是在这里,已经销声匿迹的白色文化(封建迷信)、灰色文化(精神空虚)又死灰复燃,此时,人的趣味已经不只是浅薄和肤浅,而呈现出某种病变的征兆。

所谓“感性化”则主要是指,人们的许多趣味明显地停留在生理的层面,它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满足,如果说美感是一种包含着生理快感的精神愉悦的话,那么,在现代大众的美感中,感官的娱乐明显地多于精神的愉悦,他们的欣赏水平明显地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层次上,人们需要的是松驰,是消遣,是刺激,是没心没肺的笑,是酒足饭饱式的满足,人们跟着感觉走,大胆地往前走,在影视中,已经不是过去的“戏不够,爱情凑”了,而是“戏不够,性来凑”,而在那些拥有千百万读者群的地摊文学中,则更是到处充斥着“性”的字样,这种倾向甚至也浸入到精英文化之中。这里,人们的趣味已经不只是低级,而还很可怕。

不仅如此,当代社会还出现了一种“畸趣”现象,所谓“畸趣”,顾名思义,是指一种病态的审美趣味,其主要特征是包装性、表演性与虚幻性,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切否定性的事物都视而不见,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精心营造出一个虚幻的美丽的世界。所以,在“畸趣”中,尽管其内心也许空无一物,但外观却极富丽堂皇。在我们今天,文化领域、审美领域的“畸趣”现象比比皆是,明星们在不惜一切代价地包装自己,把自己装扮成美的化身,可他们的言行举止却总是在不经意中将这个无价值的包装撕破给人看,他们的内心并不像他们的外表告诉我们的那样美丽,他们不过是利用包装表演着他们从不曾有的美丽而已。作品们也在进行包装,也在利用声势浩大的广告隆重地表演着它们所不曾拥有的深刻和内容。音乐也在进行包装……等等。在“畸趣”那里,生活真成了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声嘶力竭地表演、展示,畸趣确实将现实生活“审美化”了,它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虚假的美丽幻象,给了我们一个自己的虚假的幻象,让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也正因为如此,“畸趣”的危害也非常之大,它使人丧失了直面人生、承受苦难的能力;丧失了把握现实、辨别真伪的能力;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独创精神与独立思想。这里,趣味已经不仅仅是纯美学的问题,而成为一个关系到能否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到民族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因此,对趣味的教育在今天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极为迫切。

《人民论坛》(2000年第四期)

到BBS交流写信谈感想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