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婚姻风水:你所不知的结婚习俗大全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之中的大事,中国的人口众多,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婚礼的过程和细节也都有一些大同小异,不过对于婚姻的祝福都是相同的,都希望借用喜庆的婚礼来改善婚姻风水。

婚姻风水:你所不知的结婚习俗大全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不知的结婚习俗大全,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现代的结婚习俗

第一、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第二、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第三、敬茶: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女方父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第四、撑红伞、撒米: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会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第五、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

第六、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第七、婚礼:到酒店举行仪式,有司仪会主持仪式。

第八、敬客: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

第九、入洞房: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开始去新房参观或者娱乐。

第十、回门: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中国现代结婚习俗

1、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入席: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3、敬酒: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

4、撒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

5、食汤圆: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7、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9、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10、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11、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12、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13、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4、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5、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8、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9、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婚后3天回门

按照青岛的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最全现代婚礼

1、婚礼蛋糕的由来

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与表哥阿尔伯特亲王的婚宴上,精致的三层蛋糕成为一大亮点。在当时堪称奢侈之作。6层蛋糕至此也成为了婚礼蛋糕的最豪华的模式。

婚礼蛋糕又称甜蛋糕,其每层都有不同的意义,底层是供参加婚宴的宾客分享的,中层是为未能出席的远方亲友准备的,而顶端则将被新人精心保管,用来纪念周年婚礼或迎接他们爱情结晶的诞生。

另外,新人互喂的第一口,寓意两人今生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从前,制作婚礼蛋糕的小麦粉被用来洒在新娘的头上,以此来象征幸运与繁荣。同样的意义下,在欧洲,作为夫妇共同生活的象征,新婚夫妇在婚礼进行最初切蛋糕成为习惯。还有诸如宾客们为了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必须吃一口婚礼蛋糕等。

2、戒指的起源

戒指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埃及的法老,他们认为佩戴圆环便可以达到永恒,它仿佛追寻人生的不灭轨迹,又好似爱侣合一的坚定象征,到了古罗马时代,人们才将戒指与婚姻结合到一起。公元13世纪,天主教教皇宣布,从订下婚到举行婚礼需要经过一段等候期,于是便形成了订婚钻石与结婚对戒分开的习俗。它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地。

铂金被誉为纯净如水的爱情金属,出现在3000年的古埃及,它质地坚韧,其天然的白色光泽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褪色,象征着可遇不可求的福缘和浪漫的纯洁永恒。清澈见证着美丽的爱情故事。

3、订婚戒为何戴在左手的无名指呢?

戒指起源于古埃及,当时是为了驱除魔鬼,起守护作用。结婚戒指的习惯开始于1世纪,从古罗马人送给已婚女性铁制的戒指开始。订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是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有与心脏连接的爱的动脉。这个信仰流传至今。另外,因为左手无名指不是经常使用,不容易碰伤宝石或重金属也是一个原因。

4、婚纱为什么是白色的?

白色的婚纱和浪漫的婚礼,在新娘的心中几乎是可以划上等号的,这件女人憧憬时间最长,穿着时间最短的衣服,编织进里女人多少绚丽的梦啊!

其实白色婚纱成为婚礼中新娘装主流的历史并不长,在18世纪,西方的新娘们还是习惯穿着自己喜爱的颜色去成婚,只有贫困的新娘才穿着一袭简单的白袍,以表示她没有为婚姻带来任何财产。

最终将白色婚纱引入上流社会,并使其成为婚礼时尚主导的是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在婚礼上素裹一袭豪华的雪白婚纱出席,白色的绸缎镶着华贵的蕾丝,如同出水芙蓉般清纯美丽,顿时艳惊四座,成为追捧效仿的对象。从此以后,婚礼上衬托新娘的圣洁,展现爱情永久的曼纱装束,惟有新娘身披的白色婚纱了。

5、人类的第一枚订婚戒指?

人类的第一枚订婚戒指(戒指)出现在1477年,奥地利大公麦克西米利向法国公主玛丽赠送了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从而博取了玛丽的芳心,并开创了男方将钻戒作为订婚信物赠送心上人的传统习俗。

6、捧花的由来

据说捧花是来自古代欧洲,男方向女方求婚时,在去女方家的路上采摘下来的野花,并将花束作为礼物送给女方。女方如果愿意接受求婚的话,就将花束中的一支插在男方的上衣口袋中而这也是男士胸花的由来。

7、未婚女孩蜂拥而至

能够接到新娘抛出的捧花的人就是下一位新娘——这是一个源于欧洲的浪漫传说,抛出的是快乐,接到的是幸福,分到新人的甜蜜,又很有时尚的味道,谁说不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呢!

8、喜糖和喜贴的由来

喜糖在旧时婚礼中,作为婆家定礼中的六色礼或十二色礼之一,新娘上轿的时候,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时候,都要撒喜糖,让大家一起分享甜蜜美好。传统婚礼中的喜糖分为四个品种,称为四色喜糖,包括冰糖、冬瓜糖、橘糖和龙眼,象征四季分明、甜甜蜜蜜、白头偕老。

喜贴最早是喜宴的请柬,是传统婚讯的通知书,但在中国古代,喜贴的形式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其中最隆重的要算十二版贴了,它是一种专用喜贴。为一张全长70多厘米,宽约20厘米的长方形红纸,用黑字书写,折叠成十二等份,由新郎呈送给岳父母、舅父母等德高望重的长辈,以示特别尊重。

9、六月新娘是从那里诞生的呢?

在西方传说中,一位叫June的婚姻守护神说在6月结婚会幸福。这句话流传至今。西方6月天气特别好的一个原因,在美国毕业仪式都在6月举行也是一个原因。在那个时代,结业就结婚并成为家庭主妇很正常。毕业的同时结婚,成为6月新娘(也叫纯新娘),被认为很幸福。

10、婚礼用花

新娘捧花——穿着婚纱的新娘,手中怎可少了捧花?捧花的点缀让纯洁的新娘更显娇嫩和美丽。传说中,捧花是一位新郎在匆忙赶往教堂的路上,将路边盛开的鲜花,用笨拙的双手扎制而成的。时至今日,捧花的美好意义依然存在,装饰作用却大大提高,花色日益繁多,形式也日趋多样,玫瑰、百合、郁金香、月光兰、圆形、瀑布型、新月型、手臂型……配合不同的婚庆场所,不同的婚纱配饰以及新娘不同的个性气质,成了新娘造型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胸花——新郎、新人家长以及大部分婚礼团的成员,都会在胸前佩带上一朵胸花,以区别于普通宾客。但由于,每个人在婚礼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同,花朵的选择和设计还是要有所区别。

新郎的胸花应该与新娘手中的捧花摇相呼应,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代表新娘捧花中主要色彩与品种的那一朵,加上一些点缀。但注意用花不要太过多,否则佩带时容易失去中心,其他成员佩带的胸花尽量不要太过醒目,不要抢了新郎的风头。

手抛花——新娘抛捧花是婚礼保留节目之一,但是有不少新娘都不会将手捧花直接抛出,一是由于手捧花造型特殊,不适合抛接。二来有些抛掷方法事先需要特殊制作,所以新娘常常为此准备另一束捧花,也就是手抛花。

手抛花一般会采用散束型设计,因为其他款式常常需要用硬质花托撑底,抛掷时扎到人群就不好了。手抛花所用的材质也不需要像新娘捧花那样精致,色彩搭配上可考虑与捧花相呼应。

花篮——新郎新娘在花瓣雨中步入会场,或者在花瓣铺就的红地毯上接受众人的祝福,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所以盛放花瓣的花篮就出现在了婚礼会场。花篮,一般不需要多加修饰,如果是藤草的编制的花篮,可以考虑在篮沿和提把上点缀鲜花。花篮中的花瓣一般选用单色或杂色的玫瑰花瓣,讲究一点的话,也可以选用新娘捧花中的主花花瓣。

11、新郎新娘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直到今天,喝交杯酒还是婚礼中的保留节目之一,新郎和新娘各取一斟满酒的酒杯,将手臂相互交错,同时饮尽杯中酒,整个婚礼便随之沸腾起来。交杯古时称合卺始于周代,卺是一种瓠瓜,据说其味苦不可食,所以俗称苦葫芦。合卺即是将一只卺剖为两半,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

据说卺中装的酒异常苦涩,但新婚本是甜蜜的事,为什么要饮苦酒呢?据说有好几重含义。其一,夫妻二人喝了卺中苦酒,象征着二人今后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其二,意味夫妻二人今后要像一只卺样,紧紧栓在一起,合二为一。其三,因为卺是古代乐器之一,所以合卺又意味着新郎新娘后会琴瑟相合,和睦永远。虽然在现代婚礼上,人们已不再用味苦的卺来盛美酒了,但用彩线连接着的两只交杯酒杯还是保留了夫妻合二为一的含义。蜜枣子、落花生、桂圆和糖莲子,也就是所谓的“早生贵子”

南方结婚婚礼习俗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3、大茶礼(大发松糕、金钱、龙利、煎堆、红包等)。

4、过火盘: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5、敬茶: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中国南方婚礼习俗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拿好准备好的捧花给房中待嫁的新娘子,这时,新娘的姐妹们要故意拦住新郎,提出许多条件难为新郎,最常见是以红包为礼“即开门利是”来应付姐妹们。

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礼车:专门用于装过大礼的花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或放进某一辆特定用于载大礼的车上。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不可以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放鞭炮:礼车离开女方家时,燃放鞭炮。

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忌踩门槛:就是要跨过门槛。因为老一代的人说,踩门槛是不好的!

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都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幸福家庭小男孩,在新床上打几个滚,爬一爬。寓意早生贵子。

南方的结婚习俗

早上新郎要穿新的衣服,腰上要系红腰带,里面要用一百元钱放在里面,多少自愿。男方去女方家接亲,要去单数的人,回来时加上新娘是双,吉利。去时要带:离娘肉(4扇整排骨带肉的)用红纸蒙上,用红线系上;长流水,拿一个空瓶子,到娘家要接水,回来时沿途洒,不能全洒光,要留点,取长来往之意。女方家要有小婕子或者小孩堵门,新郎要给红包才开门,进门要先叫岳父岳母爸妈,岳父岳母要给红包。然后在女方家准备的餐桌上吃点心(一般摆四样点心,四样水果。

四个位置给和新郎同来的四个未婚男子的,另三个男孩要偷女方家的筷子,碟子,邓快子,叠子之意。)之后要和新娘一起吃岳父岳母家煮的面条,里面有荷包蛋,最后新郎要找到新娘的另一只鞋,给新娘穿上,新娘临走时,在床的红纸上准备好的钢崩抓一把放在红盆里。新郎把新娘抱下楼,接回家。在新娘下车时男方的母亲要接过新娘手里的红盆,新娘要给男方的母亲戴婆婆花,要叫妈,男方的母亲要给红包(一般是999元,取千里挑一之意,都是十张一百的,在其中一张上窝个角,就算是999了)在新房里,新人的床下要放一把斧子,新娘坐上取坐福之意。

在新娘带来的红盆里偷来的一双筷子、钢崩、还要整个的大葱也要用红线绑住,新娘用水洗手,洗脸(洗脸都是装装样子,没人真洗,要不白化妆了)。然后,男方家要端上包的芹菜馅的饺子(取新娘勤快之意),饺子要生一点,这时要有人问新娘生不生,新娘要回答生(也是生小孩之意)。女方有个小男孩捧着长命灯,一般都是台灯,这时要这个小孩插上电源,这个灯不能闭,要等第二天早上才可以闭。

最后,由新郎的弟弟把嫂子拉起,下床,女方的嫂子要重新整理新人的被子(里面要放红凶)后就去饭店了。在饭店举办结婚仪式,新人要挨桌敬酒,点香烟,大家吃过饭,。晚上,新娘要和新郎的家人吃团圆饭,这一天的事情就算完了。三天后,两人要回娘家,不能在娘家住,要在天黑前回家。要是住的话只能住双日子,不能住单日子。

北方结婚有哪些习俗

一、放定

放定是订婚的一种仪式,也叫下定礼。当时男女婚事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还不多,一般仍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民智已开,结婚双方本人也都有了发言权。因此在媒人(媒人有大媒、小媒之分。大媒是双方亲友,小媒是媒婆子)的撮合下,由父母将情况转告子女,带有对方像片,如双方全有意,即可提出当面相看。

面相是由媒人选定合适地点,使双方见见面,也只是偷看两眼而已。经过面相,如未发现本人有大的缺残,就必须放定。放定时需择专日通过媒人,将男方交给女方的信物转送女方,并更换双方的庚帖。

信物一般是戒指、手镯或小型金玉如意等,为男方认为贵重之物庚帖是书写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摺形帖子。一般使用纸店印好的龙凤帖。龙风帖一份摺子两个;颜色不同,一红一绿。红色的属男方,绿色的属女方,上面印有黄色的龙凤花纹,帖内正中并排分写“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庚帖例由男方备办;请人书写。写庚帖人要求是“全福人”,又不是“四眼人”。所谓“全福人”是配偶健在的人,有子女者更好,但其妻如已怀孕,那便成了“四眼人”,就不合格了。在男方庚帖和信物送交女方的同时,媒人将女方庚帖带回,便完成放定手续。放定仪式也可以由男女双方共同商定选一家饭庄宴请大媒,双方当面办理,一并选定结婚吉期,再办理过礼手续。

二、过礼

过礼是男方将双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并将新娘在结婚当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饰送交女方。另外备有送给女方的礼品。

礼品有鹅酒(双鹅双酒或单鹅单酒);鲜鱼、猪腿、羊腿、糕点等。(糕点一般是龙风饼、状元饼、水晶糕)鹅、酒、鱼各占一拍。衣服、首饰也可用高拾抬去(高抬是用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四周围以小栏杆,桌面下穿两条棍,由两人抬着)。其它食品则用食盒(长方形双层大木盒,盒子置于木架之上,中穿一棍,二人抬着)。

上述物品由二位大媒(一位男媒,一位女媒,全由官客担任)押送。事后,女方应将猪腿、羊腿各一只送给两位大媒,以示谢意。

三、过嫁妆

过嫁妆是在喜期的前一两天,女方将陪送给新娘的物品送到男方。当时女方备办的物品、一般有座钟、簟瓶、帽镜、茶叶罐、食品圈、茶具、盥漱用具、便溺用具等等,连同箱笼、衣服、被褥、首饰,个别家还暗送木器家俱。另外,还有一盏长命灯,也就是一盏铜或锡制的点灯草的灯台。

运送工具有用高拾的,也有用“窝脖”(即用肩扛的雇工)的。用高抬的可分为三十二抬、二十四抬、十六抬。这要看女方的经济条件。少于十六抬的,就找搬运工搬运。押送人员除两位大媒外,女方还需男客二或四人陪同前往。嫁妆送到男家后,男方将物品妥善安置在新房,并请送妆官客过目。个别家还找来吹鼓手,在新房外吹打,谓之“响房”。

四、婚礼

结婚当天按当时习俗执行的礼仪,就是婚礼。“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我国历来把娶亲办喜事当成人生的一大乐事。为此男方主婚人都要出帖大请亲友,注明为第几男或第几孙“授室”。

迎娶新娘用的是红缎绣花八人抬的大轿。轿前有成对座伞成对筛镜,二十四名或三十二名吹鼓手(包括八面大鼓),外加清音。再前有各种旗帜,肃静回避牌、对扇,若干对金灯以及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最前为一对开道锣。如新郎亲迎,则另加绿段绣花八人抬大轿一座,新郎端坐其中,行于红轿之前。至于随行人员,有大媒、伴郎、娶亲的、赞礼的等乘车随后,前往女方迎娶新娘。

娶亲行列到女方后,举凡新郎拜见女方主婚人和请新娘上轿等,全由赞礼人边唱贺诗,边赞礼。如请新娘上轿,则赞“请新贵人登宝轿,请……”三请之后,老蛮扶新娘上矫。新娘盘腿坐,落轿帘。新郎仍乘绿轿前导。新郎例穿民族所定的常礼服——蓝色长袍、青马褂,头戴小礼帽,足穿青缎粉底官靴。迎亲去时单披红,到女方后,女方又请老年长亲,为新郎再披一道红,成为双披红;帽上插金花,来往全由伴郎陪伴。迎亲回到男方,新郎由伴郎照顾下轿,入内休息。

新娘所乘花轿直抬到礼堂前落轿,抽去轿杆。这时礼堂中央花烛高照,上面供着天地牌位,已由所请的“老寿星”(男方的老年长辈)上好香。供桌和花轿之间,左右各设两把椅子,靠桌坐着两位伴嫂,挨着坐的是两位伴姑。这时老蛮端过一个茶盘,内装糖茶五杯。伴嫂伴姑每人一怀,余一杯由老蛮端着,掀开轿帘从轿内一过,算是奉给新娘的,如后再逐一将茶杯取回。伴嫂伴姑只接茶在手,并不饮用。送茶后,赞礼人赞:“请新郎入华堂。请……”三请后,伴郎伴新郎进入堂中。赞礼人随赞:“向上打躬”,“向轿打躬”。新郎行礼后退出。这时赞礼人再唱诗赞,请新娘下轿。新娘便由老蛮扶持下轿,站在供桌的左前方向供桌,撤轿。再请新郎入堂拜天地,行三叩首礼。

礼毕起立。这时赞礼人赞:“请老寿星祝寿,请……”三请后,老寿星登堂。由赞礼人递过一个用红纸包裹上插喜字的寿杖(用秫秸杆制作)。老寿星双手捧寿杖先在新郎头冠上扣三下,念“多福多寿多男子”;再在新娘凤冠上扣三下,念“永富水贵永康宁”。老寿星祝寿后退出。这时赞礼人赞:“夫妻对拜”。男作揖,女万福。礼毕随唱送新郎、,新娘人洞房。这时用彩绸连接新夫妇,新郎倒退,引新娘入洞房,并肩坐于床上,谓之“坐帐”(再往前些年入洞房时,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备捧着烛台前导。烛台上一结红绸,一结绿绸。两小孩各为“执烛”。事后,红绸赠男孩,绿绸赠女孩)。坐帐时新娘坐上首。新郎这时用老寿星祝寿时用的寿杖挑下新娘头上盖的盖头。新娘这时才露出真面目。然后,由伴郎伴嫂各端着一个酒杯,请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新郎新娘各沾一沾唇,换酒杯,新郎新娘再各饮一次。随即换上两小碗冰糖莲子,如前互相交换着各尝一些。于是“坐帐”礼成。

新郎退出卸去花红休息。这时老寿星送焚天地码。拜堂之礼告成。吃头桌饭:吃头桌饭就是新婚夫妇同桌吃头一餐饭的仪式。当厅设一面八仙桌,桌上摆各种果品菜肴、酒具和餐具。新郎新娘对面坐,新娘坐上首,连同拜堂、坐帐,新娘共三次出上首,谓之“一进夫门三上”。打横坐的是上面伴嫂,下面伴姑。伴郎无坐位,只得站在新郎身后。这几位陪客连同其他来客都可以给新郎新娘斟酒布菜,说吉祥话。但是坐着的六位谁也不许真吃真喝,走个形式而已。起席后婚礼基本结束。再后就是拜祖、拜长辈,和平辈晚辈见礼了。

北方婚嫁当天的传统习俗过程

1、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3、燃炮:迎亲礼车应于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4、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5、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6、摸橘子:由拿着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7、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8、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9、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10、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11、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门口端喜糖送客。

北方的结婚习俗

结婚的前一天上午要去女方家里下茶,男方家人要带上好茶叶和糕点,(各两合)叫下茶,去的目的是先把没准备好的事情都在说清楚,别到结婚哪天刁难男方家人,到了晚上男,女双方家人都要给准新娘准新郎吃顿骨头和翻身饼子[馅饼]。

到了结婚那天,男方家里带上车队去女方家接新娘去的时候还要带上离娘肉[猪肉肋条5-7条]两瓶红酒,葱,女方家人要准备的绿豆,带佐料的饺子,带根的青菜,返还的离娘肉!

男方家要为新郎新娘准备晚饭,有带佐料的饺子,跟挂面,男方家的朋友在新房开始戏弄新娘,挂面套饺子来年生个胖小子,这就叫吃对面饭,最后才可以洞房花烛

以下细节:

1、男方娶亲需携带三类物品,即:红布包两个,内装红脸盆一个,洗刷用具一套,镜子一个,及红毛毯、红盖头、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等;离娘肉猪肋5-7根,红纸包裹;红酒两瓶,缚带须子母葱一根,红线缠绕,不可打结。

2、男方娶亲人员到达后,女方安排茶点招待,摆足红筷、吃碟等,主要物品有:糕点、水果、茶水、香烟、糖果等。母亲可亲自现煮水饺招待新郎、新娘。

3、女方回品亦分为三类,即:带来的红脸盆、洗刷用具、镜子等原物带回;离娘肉赠五回二,赠七回三;绿豆(此绿豆到婆家后速速泼水,出芽愈早愈好)一瓶,上缚红筷两双、双胞胎带须芹菜一棵,红线缠绕,亦不可打结。

4、新娘着红鞋、红棉袄、红棉裤、红盖头离家,由新郎抱入婚车,座下铺红毛毯,(里面放钱)中途不可着地;至婆家后换婚纱,典礼一般在饭店进行,在新房亦可。

传统的北方结婚习俗

那时松嫩草原的男女婚姻,受传统习俗影响,均以父母之命为大,媒妁之言为准。虽说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且决定男女双方后半生的幸福和痛苦,但男孩子订婚一般都是由男方家父母托媒求婚于女家。只有在女方家父母同意后才以先男家后女家的程序进行“相看”或称“相门户”的。那时“相门户”,男家要赏给女方装烟钱或押婚物品。之后,媒人将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请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无冲克等,如愿后,需“还帖”并议聘礼数目。择日将聘礼的一半送往女家“过小礼”,又称“挂坠子”。

婚礼之前必将聘礼全部送往女家,称为“过大礼”或“通信”,并议婚期。聘礼之外还要有筷子、葱、粉条等物,女家留半,男女双方还要请“全科人”(父母双全)的妇女为新人裁衣,称为“开剪子”。过礼的数量和档次要由媒人与双方协商后确定。大都要一猪一酒或双猪双酒(一猪:即一口肥猪,重量必须100斤以上;一酒:一般为50斤),另外加成衣数套,单、夹、棉衣数套和一部分现钱。钱的多少按男方家的贫富而定,再由男方选一吉利日子,设酒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俗称“相门户”。然后女方家也设酒宴请媒人和男方家长,俗称“换盅”。

至此,才算正式订婚。婚礼前日,女家宴请亲友、邻居、宾客,馈赠钱物,称之“助妆”或“添箱”。结婚日期多为男方决定,但也必须征得女方同意。男方将订婚时女方所要的一切钱物都要送至女方家,俗称“过大礼”。然后才能结婚。结婚过程一般需三天。

大娶需在两日前的午后开始设宴待客,有鼓乐班子做陪,称为“落桌”,并收纳贺礼。前一日悬灯结彩,中午的宴席称为“上马席”,宴后列仪仗,前有骑马者四、八不等,称为“对子马”,新郎十字披红戴花随之,后有花轿或“喜车”,内坐男童一名压轿。后为鼓乐班子,周游街市,称之“晾轿”或“走轿”。此日必祭祖拜坟。当天大摆酒宴,早上“四顶四”(四碟四碗),晚上“六顶六”(六碟六碗)。迎接老亲少友,在大门外搭起鼓乐棚作乐,俗称“开通儿”。备好接新娘用的轿车子。轿车也称喜车,即在大铁车上竖起四根立柱,用蓝色布围成轿子样,轿顶上用红布作成尖形顶子,俗称“晾轿”。

婚礼之日,天未亮列仪仗,去女家迎亲,女方设茶和果品等款待新郎,新媳妇穿上大红棉袄棉裤(不分冬夏)上轿同往。迎娶途中如遇另外娶亲者,新郎之间必互换物品。路遇庙宇、坟墓、水井等都要以红毡遮障。轿车进院后有的新媳妇还用衣襟兜个斧子(取“福”之意),由送亲者扶下轿车,在火盆上烤手或跨越。新媳妇手持宝瓶,胸挂铜镜,红巾遮盖头面。天地桌上置香炉、蜡烛、供品、弓箭、斗、秤等物,两位新人一同“拜天地”,拜后入新房,又称“洞房”。门坎置马鞍和铜钱两串,新婚男女从上边越过后撤去,将铜钱搭在新郎肩上。

门内有童男童女一对分立左右,手持枣、栗子或五谷杂粮等物向新妇撒去。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的盖头藏于怀中,共同面对吉方“坐福”。新媳妇的装束在清朝及民国年间流行梳“撑子”或“京头”。新媳妇洗“开脸”之后共同进餐,称配亲饭或见面饭。主食为“子孙饺子”。当天都要大摆宴席,必须是“八顶八”(八碟八碗),主招待女方家送亲的和那些随份子钱(送礼)的男女老少。

酒宴结束后,女方送亲的人告辞回家,男方家要送猪肉一块,称之“离娘肉”。老亲少友也都相继散去。是夜为洞房花烛,新人吃宽心面,亦有取笑者谓之“闹洞房”。翌日晨宴称“下马席”,亲友列坐,新郎新娘逐人叩头,分大小辈,受拜者必赏以金钱、首饰等物品。婚后三日或七日新人同去女家,称“回门”,大都当日归,婚后一个月新媳妇回娘家住对月,春节期间新郎新娘持礼品拜访亲友,谓之拜新年。

北方汉族的传统婚俗主要以一夫一妻为主,但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有钱人家也有娶二房妻的,俗称“娶小”,伪满时期也有三妻四妾不等。那时的青年男女一般16-17岁即结婚。

旧时的男女婚俗除青年男女到结婚年龄正常结婚外,还有一些特殊婚姻:童养媳,俗称“团圆媳妇”。旧社会多因家庭贫寒无力抚养,将童年女孩许给他人为妻,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故养活在男家。一般的男都大女十多岁。女孩长到16岁后便完婚,童养媳为买卖婚姻之一,女孩处境大多都十分凄惨,吃不饱、穿不暖,受公婆虐待,丈夫打骂,不受虐待者极少。解放后逐渐绝迹。

招女婿,亦称“养老女婿”。只有女孩而无男孩之家,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故招婿为子,有“活招”、“死招”之分,死招者要更换姓名,当作儿子,继承家业。活招不改姓名,待其老人去世,办完丧事后仍回原家。旧社会应招为婿者很受歧视,现在广为提倡,视之为荣。

搭伙,旧社会妇女因丈夫远出长期无音信,或被判刑而无力自谋生计,抚养子女的,寻一无妻男人,约定同居期限,互相帮助,到期即分开,也有延期或结为正式夫妻者。新中国成立后自行消灭。

寡妇改嫁,旧社会寡妇改嫁倍受谴责,认为有失贞操,改嫁者要受婆家的各种刁难,并勒索高额身价,受尽凌辱凄寒。有的寡妇走投无路跳井悬梁。

拉帮套,旧社会丈夫失去劳动能力者,妻子取得丈夫的同意,另找一男人来家同居,生活上得以资助或承担供养义务,原有夫妻名份不变。

马来西亚华人的结婚习俗

一对青年人订婚时要通知家族所有成员并得到他们的首肯。双方父母为子女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订婚声明并向亲朋好友分发订婚喜糖。所谓喜糖就是几种美味的花生硬糖和花生太妃糖,包裹在光亮的印有金色的订婚情侣姓名的红纸里。

有时候双方父母会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与婚礼相关的花费。新娘会带寺庙样的嫁妆?是金饰、珠宝还是一辆新车?按照传统习俗,新娘至少要为自己和未来的丈夫准备几套衣服,而一些富裕的家庭会为新娘准备巨额嫁妆。

新郎则应该提供住房,如果传统习俗允许新娘拥有自己的土地,新郎还应当将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转移到新娘名下,以示对她将来的生活有所保障。不过在一些地方,只有男性可以拥有土地所有权,失去丈夫的寡妇只能指望自己儿子的慷慨和孝顺来维持生计。

婚礼日期需要与寺庙中的巫师或者占星师商议后才能确定。所谓巫师或者古星师往往是同一个人。在新人订婚时已经把双方的星座进行了比对,看是否有所禁忌。婚礼之前需要做的就是将举行婚礼仪式的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

如果吉时是凌晨2:17,那么新娘就得花整晚的时间换装和化妆。婚礼时的浓妆艳抹往往使一位原本漂亮的姑娘变得连自己的母亲都几乎认不出她。不过新娘本人却对此并不介意,因为她知道如此浓妆就像小时候吃苦药一样对自己有益。在凌晨l:45,送亲的队伍准时出发到宗族的祠堂前与新郎会合。好在只有双方的家人和证婚人需要这么早来参加婚礼仪式。

双方家庭发出红底金字的婚礼请帖,邀请亲戚朋友们来参加婚礼宴会。女方的父母会为即将出嫁的女儿举办送别宴会,而男方的父母则要为新娘举办欢迎宴会。

宴会要选择好的餐厅举行,菜肴也极其丰富。办婚宴时节俭是会招人议论的。宴席上无论是酒水还是菜肴都要选择最好的、最贵的、最稀有的。客人们尽情畅饮法国有名的白兰地,不醉不归。只有这样新人的家人才感到有面子。

新加坡华人的婚礼习俗

旧时代缔结婚约之前必须配对“八字”的传统习俗,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同样的请媒人代为提亲及安排婚礼细节的做法,也越来越少了。今日的新加坡,最常见的是未来新郎拜会未来的岳父岳母并请求将女儿许配给他。在女方家长答应以后,通常由男方与女方的亲属(家长、兄姐〕或双方的朋友商定交换礼物及安排婚礼的细节。中国式的婚礼上最常见的礼物就是红包。有人戏称婚礼的红色请帖就是召集来宾掏钱的通知书。

红包里钱多钱少取决于送礼的人和受礼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来参加侄子婚礼的叔叔一般会给l000元甚至更多,而有朝一日叔叔的儿子结婚对方也会同样慷慨。如果来宾非亲非故,那么给60元、80元就可以了,如果给100元就算非常大方了。不过礼金的数目必须是偶数,要成双成对,只有葬礼时的慰问金才是奇数。

一对新人可以到宗族的祠堂、教堂或者婚姻登记机关举办婚礼,然后就算正式结为夫妇。婚礼后是向长辈敬茶的仪式。不过近些年。人们开始认为将婚姻关系公布于众完全没有必要。另外,当新娘向长辈献茶时,长辈也不必一定要准备金饰品做见面礼。

正式的中国式婚礼向来花费不菲。一些工人阶层的家庭只能精打细算甚至借账来筹备婚礼仪式以示对传统习俗的尊崇和对亲戚朋友的敬意。

如今集体婚礼日渐盛行,专业的商业机构会组织20对甚至更多的新人同时举办婚礼。参加婚礼的客人一般限制在每一对新人邀请l0名至20名至亲近友,远房的亲戚由于不在受邀之列,不免对此稍有微词。

藏族当天结婚习俗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起程,领队的应是属相最好的(一般都请星相师),他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拿着九宫八卦图,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娘家随侍新娘出嫁的随从。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娘则要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成卐符号。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新娘到夫家门前,先喝3口酥油茶再下马,脚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叶的地上。新郎母亲提着一桶牛奶欢迎新娘。新娘用左手中指浸奶水,向天弹洒几点,表示感谢神灵后,由新郎给新娘献上哈达,方能迎新娘进门。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互送礼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也献哈达、送礼品,以表示祝福。然后把一对新人引上房屋顶层,由喇嘛诵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当屋顶竖立起一杆经幡时,新娘家的代表即庄严地宣布:从此,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婚礼一般都要举行5至15天,这要根据家族经济状况来决定。在举行婚礼的几天里,也有特别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包下婚礼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婚礼的几天里都请有专人跳藏戏唱歌助兴。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