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家正规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主管,教育教学业务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系山东电力的人才培养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科研开发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高新企业孵化基地。学校坐落于济南市市中区,南倚泰山,北临黄河,庭院式布局,欧式建筑风格,芳草流青,秀木苍翠,工风文乐,激蚀扬清,深具现代文化神韵,为典型的“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是山东省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

    山东电专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1994年重新升格为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学校与原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并重组,实施院校合一,系、所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办学体制。

 

    2008年12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战略部署,国家电网技术学院落户山东电专,与山东电专、山东电力研究院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资源共享,建设国家电网公司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电网实用新技术与新技能应用示范中心。学校遵循“以学生为本,以专家治校,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产学研结合,开展国际合作”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优良的办学条件,鲜明的办学特色,卓越的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建设一流工科院校”发展总目标,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2005年,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现有校园占地 129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 28.6万平方米。 计划2009-2012年,总投资约4.9964亿,将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共8.6万平方米,已经开工。其中,教学楼4.4万平方米、实验楼1.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2.6万平方米,并购置相应的实训设施。

    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6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74个。依托电力技术服务等产学合作纽带,还建有济南供电公司、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等67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中心实验室获国家“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计量认证”三证合一资质,具备按国际准则开展70余项检测、校准及检查的技术能力。建有国内唯一拥有1000兆瓦、600兆瓦、300兆瓦等火电机组仿真机、500千伏 /220千伏变电站仿真系统以及电网仿真系统的大型现代化火电机组运行、变电运行操作、电网运行操作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建成了主干万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拥有《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山东电力技术》两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学校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控制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量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和基础部、实训部等8系2部。开设24个覆盖工、商、文等学科门类、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专业。其中,工科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化学等17个专业;管理学科包括电力工程管理、电力营销、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师338人,其中专任教师265人, 另外我校还聘有兼职、兼课教师163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33人、副教授133人,两者合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6%;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7人,两者合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5%;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206人,占71.3%。在我校现有教师中还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部级专家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电力高级人才15人。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坚持“1221”中国特色高职业教育之路,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截止2009年6月,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开发校企合作课程43门,开发校企合作教材10部。培养出的毕业生,由于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以及踏实肯干的作风、勇于吃苦的品格,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了 93% 以上。多年来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我校均名列前茅,省评估组的专家给予我校高度评价。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近年来,积极组织参加社会举办的各项竞赛,取得了良好成绩。在2007年“青春中国”全国校园才艺选拔大赛山东赛区的比赛中,荣获表演类金奖3项;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3项;在2008年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竟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等。

    近年来,学校与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办学。与瑞士ABB公司、日本东京大学、国内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中国能源合作研究”项目;与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合作开展了“电力市场经济研究”项目。与加拿大魁北克水电研究院合作开发线路除冰机器人项目。与德国卡塞尔大学合作,加快建设新能源及并网技术实验室。与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行走装置。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管理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项目49项,“863”项目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9项和教学成果奖18项,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150项,获得授权专利76项。学校建有电力机器人、配电自动化、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等4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电力重点实验室14个。学校教师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热交换管道检测机器人”和“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于2005年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其中,“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2006年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利用自身优势,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实现校企双赢,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校办产业和科技服务方面,学校依托人才、科研和技术优势,组建了校办产业——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拥有11家公司,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形成了以高压电器、配网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效节能、电力应用软件等产品为特色,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科技产业发展布局。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电力技术服务,学校目前提供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企业有53个,为现场解决了大量问题,2008年解决现场重大技术难题61项,成为发、供电企业离不开的技术参谋和后盾,赢得了各发供电单位对学校的大力支持。拥有火电和输变电工程两个甲级调试资质,调试资质和业绩具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共举办各类班97期,人数4384人次。高新产业、电力技术服务及对外人才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校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工程实践场所和科研创新环境。

    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机遇。山东电专将承故扬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适应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化国家电网公司的需要,实施“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争取2010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实施本科教育;立足电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到201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电力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教学型本科院校。

">
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 :山东 济南
地址 :地址:济南市二环南路500号
电话 :0531—82999089
邮箱 :
性质 :公办
学校简介: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8088.3亿元,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公司连续13年获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为公司唯一直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公司发展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的公司企业大学。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天下泉城济南,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学校如同翱翔苍穹的苍鹰,雄踞在这座城市的最高端——兴隆山脚下。

  自1958年建校以来,公司是电力行业的龙头和主导企业,学校始终坚持“根植行业、深融企业、服务发展、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校训,按照“师资雄厚,装备一流,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在辉煌的60年办学历程中,探索开创了一条“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和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的创新发展之路。数十万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电力行业的各个岗位,成为光明的使者;无数有志青年在这里放飞人生梦想,为我国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公司、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1860亩,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29亿元,图书80.6万册。学校荣膺“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等称号,连续9年蝉联“中国企业教育先进百强”。并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资源整合构筑“行企校”一体化办学新格局

  学校诞生、发展、成长的历程,是公司坚持“科教兴企”战略、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生动体现。

  学校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6月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几经迁校易名。1997年7月,学校与山东电力职工大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校整合重组,搬迁至济南现址,实现了山东电力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1999年4月,学校与原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并重组,确立了校院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办学体制,实现了山东电力科技与教育资源的整合。2008年12月,公司以学校为依托,组建成立了国网技术学院;2009年11月,学校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承担起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10年11月,公司在学校挂牌成立公司团校; 2012年-2017年,学校先后设立成都、长春、西安、苏州、郑州等五家区域分院,及山西、湖北、天津、江西、丰满等五家合作基地,实现了公司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以国际先进企业大学为发展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发展方向,历经多次战略整合,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整体运作”,成功搭建了“行业-企业-学校”一体化的办学平台与体制,实现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打造成为了国家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起了电力行业大职业教育格局。

  作为公司发展链、人力链、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作为公司重点建设的企业大学,学校与电网行业、各网省电力企业建立“共同体”,实施“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电力公司、直属产业公司等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标准、生产性实训基地,共组专兼结合的“双栖型”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端技术技能培训,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教学系部与专业培训部、教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生学员管理组织体系的一体化,师资统筹培养、使用,设施统筹建设、使用。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基地、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基地、企业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公司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公司网络大学运管中心和电网实用新技术推广、新技能示范中心;成为东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具有强电专业的大学师资培训基地、大学生分段联合培养基地,以及面向公司的“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服务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好。2009-2017年,培养学生15000人、培训技术技能人才20万人、技能鉴定11万余人,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支撑了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一流的专业与装备支撑特色办学

  一流的企业大学,要有一流的专业与装备。

  学校按照“对接产业、结构合理、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电力生产全过程,围绕学历教育与培训、技术服务并举,优化建设了热能与发电、输配电线路、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电力营销、信息通讯等紧密对接电力能源产业的六大专业群。

  依托电力行业企业,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基于现场工作过程,开发了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符合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按照“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现场一致、适度超前”的原则,2009-2017年,投资9亿余元,建成覆盖电力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全生产流程,与中国特高压、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及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实训基地279个、工位8340个,包括全国首座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特高压变电站运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智能配网运检、智能微网控制、火电机组仿真等国际一流实训基地。建有全球能源互联网展示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有公司网络大学及其运管中心,公司系统60多家单位全面上线运行,为公司员工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灵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建有主干万兆、桌面百兆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工程数据库一级中心,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先进单位。

  专兼结合的“双栖型”师资队伍平添办学活力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了“德育辅导者、实操带领者、业务传授者、现场工作者”四者合一的“双栖”型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33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3.8%,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5.1%,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占47.3% 。每年从各电力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专业领军人才等至少320人次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以1228人为骨干的兼职教师库。专兼结合师资互动,师资共培互用,既能开展学历教育也能做技术技能培训,既能在学校或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成教研科研,指导学生、员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又能对接企业技术、胜任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形成了“周期制”挂职锻炼、“洄游式”挂教授课机制。

  “行、企、校”共同体,建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原则,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联动。

  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学员为主体,以做为主,“做、教、学”一体,在“真环境”中做“真任务(项目)”,按照“真工艺”“实练实做”,让学生学员主动动起“手、嘴、脑”,做出“真产品”,直接获取现场工作经验,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公司新入职员工从2009年起,围绕“思想信念染红、行为特征端正、技术技能练熟”这一核心,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2015年起,根据需求,学校每年为新疆、蒙东电力公司“定向”培养110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助力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共同制定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过程共管,质量共控,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了企校双方在招工即招生和招生即招工培养制度上的一体化、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育人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培养责任双主体、培养计划双方案、培养施教双导师,培养地点双场所、培养效果双认证等“五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企校双方共同培养和共同评价的一体化。

  高技能高素养人才深受市场青睐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学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举文化抓育人,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变电运行、电能计量等技能大赛与技术比武,增强学生技能。2009-2017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竞赛获奖84项,其中省级一等奖及以上33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公司新入职员工,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在现场一线具有“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保持了95%以上的高就业率,主要分布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大唐电力公司、华能电力公司、山东钢铁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等大中型行业企业。

  实施科研促教强校战略,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

  2009-2017年,以国际一流的现场型、虚拟仿真型、科研型、技术服务型、体验型实训基地为基础,学校培养省部级专家人才27人;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个、公司标准5个、规范104个;获得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承担公司科研项目和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账经费7613万元,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形成了“行企校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

  大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监督、新技术推广和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

  当前,公司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学校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坚定不移地深化“行企校”一体化办学道路,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
学校概况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8088.3亿元,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公司连续13年获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为公司唯一直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公司发展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的公司企业大学。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天下泉城济南,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学校如同翱翔苍穹的苍鹰,雄踞在这座城市的最高端——兴隆山脚下。

  自1958年建校以来,公司是电力行业的龙头和主导企业,学校始终坚持“根植行业、深融企业、服务发展、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校训,按照“师资雄厚,装备一流,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在辉煌的60年办学历程中,探索开创了一条“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和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的创新发展之路。数十万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电力行业的各个岗位,成为光明的使者;无数有志青年在这里放飞人生梦想,为我国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公司、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1860亩,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29亿元,图书80.6万册。学校荣膺“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等称号,连续9年蝉联“中国企业教育先进百强”。并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资源整合构筑“行企校”一体化办学新格局

  学校诞生、发展、成长的历程,是公司坚持“科教兴企”战略、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生动体现。

  学校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6月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几经迁校易名。1997年7月,学校与山东电力职工大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校整合重组,搬迁至济南现址,实现了山东电力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1999年4月,学校与原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并重组,确立了校院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办学体制,实现了山东电力科技与教育资源的整合。2008年12月,公司以学校为依托,组建成立了国网技术学院;2009年11月,学校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承担起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10年11月,公司在学校挂牌成立公司团校; 2012年-2017年,学校先后设立成都、长春、西安、苏州、郑州等五家区域分院,及山西、湖北、天津、江西、丰满等五家合作基地,实现了公司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以国际先进企业大学为发展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发展方向,历经多次战略整合,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整体运作”,成功搭建了“行业-企业-学校”一体化的办学平台与体制,实现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打造成为了国家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起了电力行业大职业教育格局。

  作为公司发展链、人力链、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作为公司重点建设的企业大学,学校与电网行业、各网省电力企业建立“共同体”,实施“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电力公司、直属产业公司等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标准、生产性实训基地,共组专兼结合的“双栖型”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端技术技能培训,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教学系部与专业培训部、教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生学员管理组织体系的一体化,师资统筹培养、使用,设施统筹建设、使用。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基地、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基地、企业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公司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公司网络大学运管中心和电网实用新技术推广、新技能示范中心;成为东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具有强电专业的大学师资培训基地、大学生分段联合培养基地,以及面向公司的“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服务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好。2009-2017年,培养学生15000人、培训技术技能人才20万人、技能鉴定11万余人,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支撑了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一流的专业与装备支撑特色办学

  一流的企业大学,要有一流的专业与装备。

  学校按照“对接产业、结构合理、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电力生产全过程,围绕学历教育与培训、技术服务并举,优化建设了热能与发电、输配电线路、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电力营销、信息通讯等紧密对接电力能源产业的六大专业群。

  依托电力行业企业,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基于现场工作过程,开发了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符合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按照“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现场一致、适度超前”的原则,2009-2017年,投资9亿余元,建成覆盖电力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全生产流程,与中国特高压、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及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实训基地279个、工位8340个,包括全国首座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特高压变电站运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智能配网运检、智能微网控制、火电机组仿真等国际一流实训基地。建有全球能源互联网展示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有公司网络大学及其运管中心,公司系统60多家单位全面上线运行,为公司员工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灵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建有主干万兆、桌面百兆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工程数据库一级中心,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先进单位。

  专兼结合的“双栖型”师资队伍平添办学活力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了“德育辅导者、实操带领者、业务传授者、现场工作者”四者合一的“双栖”型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33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3.8%,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5.1%,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占47.3% 。每年从各电力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专业领军人才等至少320人次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以1228人为骨干的兼职教师库。专兼结合师资互动,师资共培互用,既能开展学历教育也能做技术技能培训,既能在学校或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成教研科研,指导学生、员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又能对接企业技术、胜任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形成了“周期制”挂职锻炼、“洄游式”挂教授课机制。

  “行、企、校”共同体,建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原则,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联动。

  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学员为主体,以做为主,“做、教、学”一体,在“真环境”中做“真任务(项目)”,按照“真工艺”“实练实做”,让学生学员主动动起“手、嘴、脑”,做出“真产品”,直接获取现场工作经验,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公司新入职员工从2009年起,围绕“思想信念染红、行为特征端正、技术技能练熟”这一核心,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2015年起,根据需求,学校每年为新疆、蒙东电力公司“定向”培养110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助力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共同制定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过程共管,质量共控,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了企校双方在招工即招生和招生即招工培养制度上的一体化、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育人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培养责任双主体、培养计划双方案、培养施教双导师,培养地点双场所、培养效果双认证等“五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企校双方共同培养和共同评价的一体化。

  高技能高素养人才深受市场青睐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学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举文化抓育人,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变电运行、电能计量等技能大赛与技术比武,增强学生技能。2009-2017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竞赛获奖84项,其中省级一等奖及以上33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公司新入职员工,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在现场一线具有“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保持了95%以上的高就业率,主要分布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大唐电力公司、华能电力公司、山东钢铁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等大中型行业企业。

  实施科研促教强校战略,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

  2009-2017年,以国际一流的现场型、虚拟仿真型、科研型、技术服务型、体验型实训基地为基础,学校培养省部级专家人才27人;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个、公司标准5个、规范104个;获得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承担公司科研项目和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账经费7613万元,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形成了“行企校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

  大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监督、新技术推广和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

  当前,公司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学校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坚定不移地深化“行企校”一体化办学道路,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