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

占有知识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但我们同时也要明白,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占有,更可贵的在于灵活运用。读书的效果通常是从它的使用价值来含衡量的。如何才能促使“死知识”向“活知识”转化呢?联想与比较是两种有效的“促进剂”和“转化酶”。如果说一般的阅读读方法是单纯的涉及某种领域知识向彼种领域知识的过渡,即进入思维领域中的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知识的相交碰撞。在很多时候,这种知识的撞击结果能促进思维的活跃,使阅读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不同的是,比较法往往是由现状回溯过去,而联想法则更多地由现状游至未来,带有更大成份的创造性。

1、联想法:

联想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联想阅读法,就是指阅读者借助联想进行阅读的方法,德国诗人,思想家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的背面“俄国剧作家、诗人克尼雅宁说:“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并不只满足于“读懂”“纸面上的话”,其主要目的在于读到书上所没有的东西。这就要求阅读者对所读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上,而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联想,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从思维运用的角度划分,联想可具体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移植联想等几种类型。因此,联想阅读法通常也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接近联想阅读法。接近联想阅读法,是指阅读者在读书时由所阅读的知识刺激而产生的在时间或空间上与这种知识有关或相近的联想。这种联想要求联想的跨度要适当,所联想的事物与书本知识不仅有相似性,更主要的是有相关性。运用接近联想法阅读,能帮助阅读者打破学科的界限,学会统筹兼顾,组合知识的本领,以进化论的产生来说,19世纪英国科学家华莱士和达尔文分别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华莱士产生“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即导源于他的接近联想阅读。他曾自述说,在考虑物种起源的问题时,相起:“以前读过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曾经讲到,使未开化人群的人口数目大致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战争,疾病,饥荒,灾难等。那时我才恍然大悟,这些因素既作用于未开化的人群,也作用于动植物界,使后者个体数目大致保持不变……,这样在我的心中就突然闪现出一个概念,就是适者生存……”很显然,未开化的人群与动植物界处在同样的空间背景下,经过了同样的时间流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相同的基础,华莱士才产生了接近联想,从而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运用接近联想,可以使阅读者的思维活动从一个定向点向接近的知识领域拓展。这些知识的重新组合与融汇通常能引导阅读者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主张。

其二,类似联想阅读法。类似联想阅读法,就是指阅读者由所阅读的知识的刺激而自然产生与书本知识相似或相仿的联想。这种阅读法可以引起连锁反应,促使阅读者把有关或同类的知识加以联系,延伸,比较,补充,从而丰富和扩大。北宋宋学家,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境界雄阔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像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词句所表达的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构成了苏轼词句的浪漫主义基调。由此,阅读者可以联想到处于盛唐时期的李白。他以大胆的夸张,奇丽的幻想,表现自己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如他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等,由此阅读者可以追随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先祖屈原。他的《离骚》想象丰富奇特,境界虚幻迷离,场面宏伟壮丽,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通过集中的夸张把诗人的品格刻划得异常崇高。这一系列的类似联想,可以使阅读者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从一本书联想到与其他作品仍至艺术风格。这样,阅读者联想的面越大,学到的知识越多。

其三,对比联想阅读法。对比联想阅读法是指读者,由所阅读的知识刺激而产生的与本知识完全相反或根本对立的联想。著名物理学家开耳芬通过阅读了解到巴斯德已经成功地证明细菌可以在高温下被杀死,食物可以通过煮沸后加以保存,欣喜之余,开耳芬并没有停止在这个刚刚发现的新理论上,而是从这个新理论出发,联想到,既然高温可以杀菌,那么低温是否也可以使细菌停止活动呢?食物难道不可以通过冷却过程来加以保存吗?通过一正一反的联想和探求,他终于在实践中创造冷冻新工艺。对比联想阅读法,又可以称作逆转阅读法,论点的逆转离不开对比联想。它通常可以使阅读者既看到知识的正面,又看到知识和反面。因而,它能促使阅读者解难释疑,走出迷津,获得真知,有所创造。在阅读和科学实践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反书本已有知识之道而行之,很多时候反而能自生机杼,独创一格,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其四,移植联想阅读法。移植联想阅读法,就是指阅读者由阅读的知识刺激而产生的把某方面的知识转移应用到其他方面的联想。移植联想往往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创造性的联想。日本一些有识之士把我国的《三国演义》从文学作品范畴推广度到其他领域,就是运用的移植联想的方法。专门研究兵法的在桥武夫认为:“《三国演义》是一本探讨如何分析形势,调动有利因素,战胜对手,壮大自己的书,值得日本企业家好好研读。”《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军事经典著作。美国不少军事家运用移植联想法对它进行阅读,从中汲取合理内核算。悟出了“核威慑战略”。国外许多企业家更把它移植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支,取得了很大成功。外国专家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并将其移到其他领域,成效十分显著。这一切都表明,巧妙地运用移植联想阅读法,可以使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

联想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古希腊哲学家阿波罗尼斯说过:“摹仿只会仿制它所见到的事物,而想象连它所没有见过的事物也能创造。”联想阅读法,对于培养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联想阅读法的运用也并非易事,它通常需要阅读者掌握四个要点,第一,联想要跳出常规的约束。如果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所展开的一系列联想都与本知识相差不远,或与别人一般性的想法没有多大区别。拾人牙慧,落入窠臼,那么这种联想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阅读时,阅读者要克服各种惯性和惰性的约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多方面特别是独到的联想。第二,联想要符合客观规律。阅读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才会有所提高,有所长进。阅读者千万不要为联想而联想,无病呻吟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都必然会会使联想陷入唯心主义泥沼。第三,联想不要脱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是联想与想象的前提,脱离了这两者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书本知识又是联想与想象的触介,阅读者对本知识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其联想的基础就扎实,方向就越明确,新见解,新观念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阅读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体会积累得就越多。联想的外延就越宽,内容也更精彩丰富。第四,联想不要局限于一种内容和和形式。联想要尽可能多种多样,要善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层次,角度,重点去探索和追寻,不要拘限于一种内容和形式,比如阅读者可以把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移植联想等有机地融合起来,交叉,组合运用,还可以把形象思维化为的东西,然后再加以科学的联想。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这进一步说明联想阅读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联想,阅读者才能知疑善思,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这种不仅读懂书中的知识,而且还要获得书本之外的东西的阅读战略,才真正称得上用书之智。

2、比较法: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的的方法。用比较法进行阅读,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助于阅读者正确地鉴别,验证和判断书本知识的真伪,好坏,优劣,提高自己理解,接受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常用的比较阅读法,在具体阅读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其一,纵比阅读法。纵比阅读法是将某种知识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加以纵向比较的阅读方法,这种比较的重点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知识的继承,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性。运用纵比阅读法。可以使阅读者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继承关系,从而解决旧知识未能解决的难题,促进和繁荣,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这当然是在科学家的谦逊之辞,但纵观观牛顿的一生,他的许多发明创造确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具体而言,他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等许多物理学家所走过的道路上,通过比较发现差距,从而取长补短,获得成功的。

其二,横比阅读法。横比阅读法就是截取知识发展的某个横断面,将其中相关的各个不同部分或侧面加以比较的阅读法。横比法有助于阅读者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知识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并从这种了解中找出个性,把握共性,发现规律。

其三,类比阅读法。无论是纵比法还是横比法,大都要求比较的对象属于同一类的知识,而类比法却是依据其内在联想,将不同类的知识加以比较,采用类比法阅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类的知识加以比较,如苏东坡诗《饮湖上初晴雨》中名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把西湖山水与古代西施作比,两者虽属不同类,但有相关性,有共同点,这就是相似美。另一种是同类但不同种属的知识比较。总之,类比阅读法可以打破某种科学知识的局限和束缚,大大地开阔阅读者的视野,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更富于创造性。

其四,综合比较阅读法。综合比较是涉及多方面知识的总体比较。这种比较,能使阅读者对某项知识整体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从而避免其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综合比较法在运用过程中往往是兼纵比,横比和类比等方法的。以阅读唐朝著名田园诗人王维的诗为例,阅读者首先可以将他的诗和时代的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进行横比,同时代可以将他的诗和南朝的田园诗人谢灵运的诗进行纵比,而且还可以将他的诗与时代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诗人的诗进行类比。

总之,通过上述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比较,阅读者便能够对创作者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