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精确化训练
更新时间:2024-03-28 23:43:26

上周根据教科室的安排,主要为新来学校的老师上一节课,本想按进度上,但想到可能不久还有要上课的任务,不想总受钻研教材的折磨(这只能怪自己底子薄,没能处理好“一辈子备课”和15分钟备课的关系),所以从后面选了《小露珠》一文。这篇文章以前开放周研课研究过,所以对之清晰一些。

精确化训练

读了几遍《小露珠》课文,朝着“有效”的目标,感觉肯定不可以走煽情的那条老路,于是进一步梳理,明白了这一篇课文的三个有效训练点:

1.概括能力训练。

一段时间因为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等要求从“大纲”中被拿走,教学中也就自然没有对此项训练的具体要求了。但实际上,概括能力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信息量大,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意思是必备的一项能力,而此项能力的获得,就需要平时扎实的训练。《小露珠》这篇文章结构明显,是训练学生初步概括能力的一个好例子。于是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内容定位为概括主要内容。上完课以后我发现,只要你注意了引导有这个意识,这些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课堂上我首先问学生这篇文章先写什么?多数同学举起了手,都知道是些“小露珠出现了”,是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第一段。”我又找一个同学读第一节,然后要求从这一节中找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意思。同学们找得很准确,是第一句。我继续提高要求,把这一个句子再说得简洁些来概括这段意思。通过这一训练的过程,学生基本知道概括一个部分的意思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概括,另一种是直接从这段话中找一个句子概括(当然这个句子有可能是中心句,学生对中心句已经有认识)。

按照这种方法,我接着问课文第二部分写得是什么?“写小动物们向小露珠问好。”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因为班级中一个同学的名字就叫“问好”。那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得呢?打开书,有些说2-4,有些说2-5。如果让你用这段话中的句子概括,你选哪个句子?同学们一致选第5节。这下又明白了,第5节是这个部分的中心句,应该分在一起,同时也会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这段内容了。

接下来第三部分写什么,有同学说是“植物们感谢小露珠”“植物们喜欢小露珠”“植物们被小露珠打扮得格外精神”,有点难度了。是课文哪些小节?“第6节”。如果用这节中的句子概括呢?“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

最后一节写什么呢?“小露珠消失了。”学生很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此时文章完整的结构方式,文章的分段形式,文章每个段落意思的概括,都已经十分清晰。

2.比喻句训练。

开学来,学习了两组比喻运用平凡的文章(写景色的),也一直很重视训练学生的比喻运用能力,但作业中还是发现有不少学生的比喻句要么是不恰当,要么就是停留在诸如“太阳像个大火球”“月亮像弯弯的小船”……这样的水平,显然对比喻句掌握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备课时针对课文第二部分再次出现比喻的修辞方式,准备在指导学生运用上下点功夫。

首先是通过朗读交流弄清小动物们为什么把小露珠比喻成钻石、水晶、珍珠?“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地方,那能不能说像知了一样大声叫的青蛙?学生笑了,当然是不可以,但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提示他们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知了的叫声?不喜欢。为什么?不好听。哦,原来比喻句还要在情感表达上保持一致。这下学生基本明白了,比喻句不仅仅要再外形上保持一致,还要注意在情感表达上也要做到前后一致。接下去是仿造句子,把文章中的对话补全(补上小露珠对小动物的回应)。感觉学生基本能够懂得其中的一些奥妙,补充出来的比喻也很恰当。补充好了以后,就再让学生进入那种情景,用对话的语气读一读。因为没有给学生准备时间,虽然有些生疏,但味道还是有的,学生也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3.精细化朗读训练。

三年级时是由浪漫向精确过渡的关键期,如何训练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基础上的精确化语气语调的朗读,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训练,也是为了避免在上次五年级研课中提出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把目光集中在虚词上的无真实情感味道的朗读。第一段的朗读指导,关键在“爬呀,滚呀”和两个“越来越”上,我问:小露珠长到黄豆粒那么大花了多长时间?从哪里看出?“一整夜,从夜幕降临到黎明。”那我们怎么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呢?读慢。哪里读慢?学生的第一遍朗读时通过重音表现慢的,这是习惯的学生朗读表现方式,但显然不妥。我告诉学生有时候重读不一定是声音大,还可以是轻读,又进行了一下示范。学生再朗读,效果就出来了。

第二段的朗读,大家都经常用的方式,对话问好。

第三段,先分清三个层次,弄清每句话讲谁的?写他干什么?然后再朗读。因为时间关系,练得不够充分。

第四段,学生开始以为都是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读低沉一些。我把这段拆成了四个句子,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学生渐渐明白了,每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读的时候语气语调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有几个学生思维转得快,领会得比较深刻,读得非常好,但也因为时间关系,多数同学还没有完全领会。(具体指导过程略去)

我期待通过这样的精确化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像这样的童话教学不总在情绪的渲染上停留在低层次的感性阅读,但因为尚在摸索,而且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学生的思维也不在状态,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效果上打了不少折扣,但我觉得这条路子是不错的,应该坚持,我也将不断地尝试。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