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一次赛课活动上,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金岳霖先生》一课。这位老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问“你最感兴趣的细节是什么”,学生谈体会,约20分钟;接着教“细节描写”知识,约7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写某老师或同学的一个细节,然后“猜猜他(她)是谁”,约18分钟。《金岳霖先生》是一篇浅文,浅文最忌浅教,而该教师却走上了一条“浅语文”之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学生的认识。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即浅文深教的问题。

如果以“浅文”为圆心,以一定的深浅距离为半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多元的。需要注意的是,“多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了教学策略选择的途径的同时,也容易把教学导向无序的状态。如何在多元而无序的状态中探寻出一条“得法”的路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从课程的角度对此作点分析。

1.课程的选文类型。

从“文本特征”看,《金岳霖先生》的典范性特征在于其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考虑到《金岳霖先生》的文本特征,我将文本定位为“例文”,即“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文本定位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既然属于“例文”类型,那么选入教材的这一篇“例文”,“仅仅是多个适宜范例中的一个,如果替换成另外的一篇,一般也能照样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而中选的这一篇‘例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多数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金岳霖先生》与汪曾祺先生的其他作品相似,随意中见苦心,这与汪曾祺先生追求的“苦心经营的随便”的写作境界是相吻合的。那么,作者想在此文的“随便”中追求什么“苦心”呢?只有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蕴味,才能领会作者之所以要选择这些细节来表现的缘由。因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细节描写艺术”。

2.教材的编辑意图。

从“板块结构”看,《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文章。该专题由三个板块组成,依次为“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总借俊眼传出来”。其中“一花一世界”板块又由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很明显,编者意在让学生欣赏了侧重于自然的《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后,再继续欣赏侧重于人文的《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而金岳霖是名人,亡人则是普通人。每篇课文各就其位,故教学应各司其职。

从“课后练习”看,编制的练习也带有很强的指示性。比如第3题要求阅读学习材料,说说对细节的认识,其中引用了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的一句话:“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一是‘搜间传神’,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从看似平凡的细微处发现其中的奥秘,自然也就能走进“细节描写艺术”之门。

从“板块内涵”看,“一花一世界”揭示的是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寻常细微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的哲理。以此观照《金岳霖先生》,“花”对应的是金岳霖先生,“世界”对应的是由金岳霖先生折射出的一个宏大世界,正所谓“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

上述种种暗示,无不表明《金岳霖先生》绝非仅仅表现金先生“有趣”的文章,在金先生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宇宙”。阅读如同进山探宝,阅读教学就应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人”之所以成为“宇宙”的广度和深度。

有了课程的烛照,教学就有了方向。

就文本解读而言,《金岳霖先生》的文眼在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其中的关键词不是“有趣”,而是“有趣”的修饰语“很”。课文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种种不同寻常的“有趣”,之所以说他不同寻常,主要是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有趣”已经非常稀有,殊不知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却有着历史渊源。兹举数例:1.金先生捉跳蚤,甚为得意。古人有扪虱谈乐之说,《古今谈概》说:“张磊塘善清言,一日赴徐文贞公席,食鲳鱼鳇鱼,庖人误不置醋,张云:‘仓皇失措。’(谐‘鲳鳇失醋’)文贞公腰扪一虱,以齿毙之,血溅齿上,张云:‘大率类此。’(谐‘大虱来此’)文贞亦解颐。”2.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却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并和斗鸡一起吃饭。北宋处士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如此联想,浅文就有了深度:金先生不仅仅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精神圣地”的西南联大学界精英的代表,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名士)的缩影。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仍然保持着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义。他们既不是“居庙堂之高”的将相,也不是隐山林之中的逸士,而属于“处江湖之远”的名士。像金先生这样天真得像一个孩子的学界高人,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任性率情、超迈不俗的名士风流吗?而现今,这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文化景观正逐渐成为一道远去的风景。

在文本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再来实施教学,学生就会获得具体而实在的启发。学生不仅能理解细节的传神写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懂得选择什么细节,如何选择细节的道理。而后一点尤为重要。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