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特点与复习策
更新时间:2024-03-28 20:37:56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特点与复习策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特点与复习策

把古诗文鉴赏列入中考后,这一题型已逐渐定型。虽然只有3-4分的分值,但对于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3-4分也是可以决定胜负的。但是从这两年的阅卷来看,古诗文鉴赏题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分值不大,在复习时,许多教师有鸡肋之感,往往敷衍了事,水过地皮不湿。其二,学生无章可循,不知如何下手,只好瞎蒙乱碰。那么,怎样才能满取这三分呢?弄清特点,知己知彼;找出对策,百战不殆。

一、 中考古诗文鉴赏题的类型与特点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先让我们看看这两年徐州市古诗文鉴赏题吧:

2006年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7年中考试题:阅读晏殊的《浣溪沙》,按要求答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 结合,浑然一体。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这两年的古诗赏析题,都是要求学生从景物特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解和赏析,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给学生的答题提供了较为自由的空间。出题人很好地把握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曲的要求,“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

二、 复习对策

我们在复习古诗文时,只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诗、词、曲的意象、意境、意蕴就可以了。重点教会学生从诗、词、曲中抓意象。意象就是参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意象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比喻。你看,“落花流水春去也”,“落花流水”就是比喻。传统的古诗词经常用红豆表示相思,用杨柳表示送别。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中“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就是这首词的意象。意境是诗、词、曲中表现出来的蕴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例如苏轼的《密州出猎》的意境是豪放的,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凄凉的意境。意蕴,是诗、词、曲中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一种风骨,一种人生的主旨。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表现了在人生中,身处逆境的豁达乐观的精神和处世态度。

在复习时,具体的做法是:首先,从诗句中提取意象。其次,重点体味意象的特征,揣摩用词对营造意境的妙处。第三,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这些意象组成一幅幅图画。第四,体会作者寄寓在这些图画中的情感。第五,融进自己的理解,提炼出诗、词、曲的主题。第六,看看这些情感是用一种什么最明显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

3-4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于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不能不抓。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