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安恩和奶牛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2. 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3. 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学习课时:

教法设计: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合作讨论

预习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褶( ) 撂( ) 木屐( ) 窘迫( )

锃( )亮 瘦骨嶙峋( )( ) 翕( )动

反刍( ) 瑕疵( ) 找茬( ) 羞怯( )

粗粝( ) 锱铢( )( )必较 踌躇( )( )

腼腆( )( ) 刨根究底( )

2、词语解释

腼腆:

旁若无人:

瘦骨嶙峋

熙来攘往

锱铢必较:

扬长而去:

刨根究底:

3、《安恩和奶牛》选自( ),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5、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生完成“随堂练习”,师巡看,然后生读字音,生解释重点词语,师再个别强调。

二、概括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生思考,并在“随堂练习”上写作)

知道了故事梗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三、初识安恩

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小说的第1小节,语速要慢,要平静一些、舒缓一些。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出示示例)从 “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师板书“初识安恩”,然后请生把刚才几个关键词写在后面:朴素、历经沧桑、有爱心)

当我们初识了安恩以后,再请自由阅读第3~19小节。(可以读出声音)

四、走近安恩

思考讨论:1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

2通过安恩的回答 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示例:从“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这句中动作细节可以看出安恩是个十分怜爱奶牛的善良的人。

师指导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3~19小节。还原一下市场情境,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环境的渲染(师读安恩)。

五、多角度分析主题:

思考讨论: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安恩她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

下面请以安恩告诉我为开头,把你得到的启迪写下来: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

2.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

3.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动物的和谐。人和动物都和谐了,那人与人之间呢?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说的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本课的情节极具有悬念,直到结尾才让人豁然大悟。

我们还初步知道了小说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是刻画细节: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

我们还懂得了人类对于动物不仅应有物质上的给予,还应有精神的关怀。

训练延伸:

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写“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安恩和奶牛

第一部分:1 -2段 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段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主要人物 安恩--勤俭、淳朴、善良、热爱生活、富有爱心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