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案设计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班级 科目 课题 课型 课时

五〈1〉班 语文 三峡之秋 自读课文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齐读、默读、自由读、选择读等多种读法,有感情地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掌握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4、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5、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

2、体会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对三峡做总体上的了解。

2、通过各种读法,有感情地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掌握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掌握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峡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江吗?领略过长江三峡的美吗?无论你们有没有去过长江,相信你们都知道,是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同学们愿不愿意跟文老师一起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呢?”(板书:三峡之秋)

如果有学生去过三峡并有诉说的欲望的话,可以请一个代表做简单的介绍,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更深入了解。

2、学生展示课前利用从网络或书本等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或图片。

3、初读感知,从整体上感悟美。

学生齐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秋”。

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悟三峡之秋的美丽。

4、默读课文,找出让你印象最深刻,感觉最美丽的一段。

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三峡之秋的美感。

说出喜欢这一段的原因。

5、带着以下问题自由阅读课文。(课件展示阅读要求)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作?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你愿意拍下三峡哪一幅风景?为什么?(过程中指导修辞手法的运用)

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小组交流)

6、下课前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

4、 *三峡之秋

早晨:

中午:

下午:

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2、通过齐读、默读、自由读、选择读等多种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的哪些特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说。(反复朗读重点语句)

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事先从家里带来的景物照片。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描述景物的方法。

4、学生回顾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哪些知识,谈谈三峡的秋天给自己的总体感觉。

老师做总结——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世界处处充满美。

5、以朗读课文结束课。

板书设计: 14 *三峡之秋

早晨: 清新而明净 明朗

中午: 热烈

下午: 平静、轻缓

夜: 沉沉欲睡 惊醒

资料提供者: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