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曹禺和语文教师谈《雷雨》

曹禺和语文教师谈《雷雨》

曹禺和语文教师谈《雷雨》

一部内涵深沉的作品,总是长久地引起人们探究它的兴趣。而要探究它的奥秘,最好的办法又莫过于请作家自己来陈述作品的创作意图。不久前,蜚声中外文坛的著名剧作家曹禺同志来杭讲学,《语文战线》编辑部特地请他为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介绍他的名剧《雷雨》的创作。万老(曹禺同志原名万家宝)年满七十,仍然有着年轻人热情爽朗的性格。他欣然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从已经排得满满的日程中专门抽出半天时间与我们座谈。 这次座谈的话题是从《雷雨》新近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开始的。万老浏览了高中第四册的课本,指着入选的《龙须沟》、《威尼斯商人》、《窦娥冤》等剧本,连声说:“好啊,选得多好啊!”接着又对着《雷雨》摇了摇头:“就是我的差,不该把我的选进去!”

剧作家谦虚的态度,打消了我们胆怯的心理。大家告诉万老,中学生很喜欢这个剧本,但是由于他们年轻,还不太理解《雷雨》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应该解释一下——”万老沉吟了片刻说,“《雷雨》反映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那一段生活。这个戏包含着反封建的东西在里面,主要的是妇女解放的问题。那时候,我不大主张写社会问题剧,只想就自己所知道的现象谈一谈。中国妇女几千年来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虐待,中间发生了无数悲剧。”

万老侃侃而谈。从《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的死别,说到陆游、唐婉的生离;从《红楼梦》里少女们的反抗,说到秋瑾与封建家庭的斗争。他的旁证博引的谈话,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妇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迫害、求解放的历史。他说:“到1919年那个时候,封建社会已经几千年过去了,但是妇女要求恋爱婚姻自由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周朴园是当时黑暗势力的代表,他不仅有地主的一套,还加上买办的思想,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意识。哪怕到德国留过学,甚至读过一点社会经济学,但这种封建意识仍然深深埋在他的脑子里。我写的这个戏是拿蘩漪、侍萍、四凤这三个妇女的命运作对比,蘩漪和侍萍在当时是很典型的。蘩漪是受五四时代影响的阔小姐,读过一点新的东西,又不大通。她要恋爱,要爱一个,不愿意嫁给周朴园这样一个比她大的有权有势、专横冷酷的人,热烈地要求自由解放。侍萍代表了几千年来受封建压迫的妇女,她没有身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丫头,性格很倔强,但命运很苦。……”

在万老介绍了剧本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之后,我们把话题很自然地引到了课本选的那个片断,即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的一场戏。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对于这个问题,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

他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接着,万老为我们详细地分析了周朴园的性格。他指出,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周朴园不是诱奸她,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蘩漪是很傲慢的,不听他,不吃他那一套,这从“吃药”那一场可以看出来。如果侍萍也算是“太

太”的话,蘩漪是第三个,第二个应当是一个门当户对的旧式小姐;周朴园和她结婚,两个人很不幸福;这个人身体不大好,加上周朴园不爱她,结婚不久,大约是在周去留学的时候,就病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周朴园自然更加怀念他最初的恋人了。

万老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剧本中鲁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是“你”。他说:“我老觉得侍萍被赶走,周朴园不是完全同意的。他的家教很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违抗,他没有办法。新夫人是非常有钱的大官的小姐,绝对不会允许她的前头还有夫人。周朴园的母亲为了依靠这方面的势力,非把侍萍逼走不可。”

既然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的,那为什么侍萍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又会露出那样的面目呢?万老解释说,“他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心狠起来了。他跟警察局长、英国买办来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工人,甚至不惜用工人的性命来填满自己的腰包。侍萍的出现,使他一下子从对过去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关系中来了。‘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是他三十年来在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我这么有钱,别人怎么突然找到我的头上来。他把别人也当成和他一样变坏了,立刻审时度势对付。这就露出了他的资本家的面目。”

与上面提出的问题相联系,我们又询问万老,侍萍在这个相见的场面里,开始时是不是也对周朴园有点依恋之情。万老回答说:“侍萍在周家曾经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有爱情。以后是一落千丈,过了三十年的痛苦生活。这种初恋当然是不会忘怀的。为什么侍萍在周朴园下来以后不马上走呢?她是想看看,看看她三十年前那么爱的人怎么样了,看看现在的周朴园对她是什么态度。结果是想象中的多情的大少爷,一下子变为现实中面目狰狞的资本家。她完全没有想到周朴园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是她的幼稚。”

在谈到这场戏的艺术技巧时,万老说:“这一段写法在外国很早就有了,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总结了古希腊的悲剧技巧,其中谈到写戏有‘相认’这个场面。经过几十年后如何‘相认’,这能产生动人的效果。中国的传统剧本象《庵堂认母》也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写得不够宛转曲折,太快了,三问两问就问出来了。要这么来,那么来,最后逼得他不得不看出是谁来了,这样才能引人入胜。相认之后,来个大转折,叫做‘突变’、‘转机’。在这一段戏里,侍萍幻灭了,周朴园也幻灭了,由想象中的互相怀念变成现实中的阶级对立。生命难道是钱可以换的吗?侍萍大怒,撕了支票。以后又看着周萍打鲁大海,这个周萍也不是想象中的萍儿了,她对周萍愤怒地说:‘……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整个情节一是‘相认’,二是‘转机’。到了打,戏就到了高潮了。以后是急转直下,侍萍和大海走了,周朴园要鲁贵、四凤也离开周家。”

对《雷雨》的创作,万老毫无倦色地连续谈了将近三个小时,为大家解决了好多教学上的疑难。末了他还应在座语文教师的要求,就如何进行文学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文学修养很重要,不论搞什么工作都要有。郭老生前跟我说起,有位翻译在对外宾口译时,居然把我当时在写《王昭君》说成我在写《王昭先生》。这不是闹了笑话吗?”他还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引进文学庙堂之门,不能用四条牛去拉,要启发兴趣,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去。要搞一本书主义,真正好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叫他读透。同时要叫他多看,广泛地浏览。”在谈到语言教学时,万老认为:“文法应该讲,但不要太强调。主语、谓语、宾语容易搞错,要告诉他,教他把句子写通顺,但不要太咬文嚼字,以免弄得无所适从。”他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能力。光知道字、词、词组没有用,要在句和句、段和段的关系中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词用得不好。杰克·伦敦看到一个好句子就把它抄下来,挂得满屋子都是,他就是通过整个句子整段话来学习词语的。”万老的这些精辟的见解,使大家听了很受启发。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