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与反思

【教学实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与反思

导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较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东北三省之后,向关内步步逼进,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当时的主流报刊“大公报”也曾发出哀叹,下面我们看124页课下的注解②。

生:齐读课下注解②“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师: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溃,那么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而中国民众的精神,在主流媒体的误导下,很容易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之辈给征服的。面对此情此景,以“疗救国人精神”为已任的鲁迅先生,总不免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

师:面对有人发出的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先生作出了怎样坚决的回击?

生: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生:第八段“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请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第八段最后一句话。齐读这句话,并请注意读出愤激之情。

生齐读。

师: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那这一部分人指哪样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有怎样的表现。

生: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怀古伤今”。

生:先前信“物”信“地”,后来信“国联”。

师:那你认为这一部分人是哪一个群体。

生:国民党官僚及所谓的“社会名流”。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下面有注解。

师:同学们能从文章中敏锐地获取信息,很好,抓住了阅读的本质。那么同学们认为这几段中哪些字眼特别吸引你的眼球,你认为需要重读,并说说为什么?

生:一系列副词“总”“只”“一味”。

生:“总”写出这些人的自得,“只”写出这些人的可怜,“一味”写出这些人的“可悲”。

师:这一系列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开始他们还能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自己的国土,他们渐渐觉得“地大物博”不可靠了,转而抓住所谓的“国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哪曾想所谓的“国联”居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听之任之,当人世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失掉之后,他们竟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虚无飘渺的神灵了,他们从没想到“能拯救自己的惟有自己”。

(此一环节试图通过老师的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自信力”多么圣洁的字眼,用在这样的人身上,那简直是糟蹋,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部分中国人失掉的是什么吗?

生:他信力。

师:板书1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失掉他信力。

师:请同学们齐读1至4段。

师:失掉“他信力”后,按理应该发展“自信力”,偏偏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群中国人呀?这一部分中国人不但没有自信力,现在就连曾经有过的“他信力”也没有了,为了掩盖自己恐惧、悲观、失望和丧失信心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发展自欺力 。)

师:你们自己人失掉了自信力,却污蔑所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多么荒谬。让我们回头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匕首”“投枪”来批驳这种谬论的。

设疑: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生:作者这是欲擒故纵,先承认他们所说的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却不但不能推导出他们所持的论调,反而得出相反的论调。

师(小结):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能成立,这是驳论证。

师:要想彻底批驳对方的观点,还需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论据。

师:鲁迅先生说“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那这样的一部分人中国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有怎样的表现?

生: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的解释对应着怎样的一类人,写出相应的成语。

(此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文中出现的民族脊梁的含义,使学生例举时有话可说,有例可举)

1、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普通劳动者和创造发明家。( )

2、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

3、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告,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要求的人。( )

4、舍弃自己的肉体而去寻求佛法,本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身,远道求取佛经,后比喻为真理而献身。( )

积累几个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师:同学们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注意“从古以来”的“古”字。

生:屈原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表明自己为国为民九死不悔的决心。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的诗句表明自己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个人生死的情操。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畏生死折磨,坦然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就义。谭嗣同拒绝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气概,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师(补充):埋头苦干的人:如祖冲之、蔡伦、黄道婆、毕升等。

拼命硬干的人: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孙中山等。

舍身求法的人。如玄奘、法显。

例:古代的剑客,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也一定要把剑亮出来,哪怕被一剑砍死。(拼命硬干的典范,为了剑客的尊严)。

师: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八段,(预设假使学生不能举例,教师补充)。

生:(例举)1932年“1·28”事变前,日军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铠、蒋光鼐(nài)率领第十九路军慷慨赴难,英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一万人,四度更易司令,坚持了一个多月,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师出示图片1:(解说:这是国民党二十九路军军长宋哲元面对强敌时的誓词“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师出示图片2:(解说:这是二十九路军大队面对敌人飞机大炮,敢于英勇赴死的照片。)

师: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样的人我们用什么词加在他们身上,才能显示出对他们足够的尊重。

生:民族的脊梁。

师: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样的民族脊梁在当时还有吗?想想此时共产党人在干什么。

生:红军在长征。

师: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的长征,中国共产党20万红军冒着国民党40万大军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翻越了1000座山(其中五座是雪山),横渡了24条河流,穿越了可怕的大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只剩下3万人到达陕北,创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他们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挑战自身意志和体能极限的最严峻的考验,更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他们用自己的脚,走出了一个新中国。鲁迅先生说“红军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鲁迅先生曾说,红军的身上寄托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大家回顾一下写作背景,是1934年9月25日,此时此刻红军还没开始长征。(此一环节旨在纠正基本的历史事实,让学生明确历史的真实性)但红军确实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师:正如文中所说,他们“有确信”,“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但还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师:下面我们看文章最后一段,请同学们齐读。

师:鲁迅先生在《野草》序言中曾说:“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在这样一群民族脊梁的身上,先生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正如先生预言,在这样一群民族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师(结束语):同学们:70多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由于东海石油开采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争端不止,摩擦不断,日本觊觎(ji yù)我神圣国土的野心从来不曾泯灭,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族的欺侮,有人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自信、自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

【板书】(适当议论文体相关点解说,使学生有所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国民党官僚“社会名流”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民族的脊梁并不失掉自信力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教后反思】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简化头绪”,本堂课的教学,以一主干性问题“鲁迅先生怎样坚决回击敌方的谬论”牵一发而制全身,其间穿插鲁迅先生驳敌方论证的方法,使敌方论点显得荒谬。鉴于本文作者只是用古今概括的事实来证明“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所以本堂课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从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搜索和交流“民族脊梁”的例子,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交流成果的同时,不忘对他们的所犯的一些常识性错误进行纠偏,确实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本堂课的教学力图体现鲁迅先生“论证的严密性”“思想的深刻性”,所以课堂中给学生呈现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学生写作议论文提供材料是有益处的,只是这样一来教师的活动就显得多了些。先生曾说,“国人看得懂我的文章,我早被送上绞刑架了”要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这势必需要教师作相应的补充,徘徊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如何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本堂课启发我需要深层思索的一个问题。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