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失路文人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雨霖铃》课堂实录片段

失路文人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

失路文人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雨霖铃》课堂实录片段

——《雨霖铃》课堂实录片段

一、 小诗导入,听读感知

(师生问好)

师:请大家先看这首小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什么类型诗?

生:(齐答)送别诗。

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齐答)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说明他去送故人嘛。看的见的孤帆说明.......

师:对,从那个典型细节看出来的?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是谁的帆已经在天边上了?

生:孟浩然的。

师:谁看见的?

生:李白。

师:通过这个典型细节就显现出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了。那请大家再注意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表达的是写到的是什么?

生:第一是写了孟浩然到广陵的时间;第二是目的地。还有是背景。

师:什么背景?

生:烟花(学生笑)。

师:什么样的烟花?

生:这个烟该是“绿杨烟外小寒轻”的“烟”,花就是春天万紫千红的一派场景。“烟花”就是指春天的那种烟雾柔美、姹紫嫣红、生机勃勃、好看煞人也的场景。(学生笑)

师:善于以诗解诗,妙。那孟浩然去的扬州,该是怎样的呢?

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应该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师:这样看来第二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之外,还有什么深意?

生:友人此一去,必要饱尝江南之春色。表达了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师:好。概括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温馨的祝福、不舍的深情”。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也是一首写离别的。咱们先来听一下录音,整体感知一下这首词。

(生听录音后自读)

师:我们听了一下录音,自己也读了,这首离别词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凄切。

生:哀婉。

生:悲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

生: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的是一个很凄清的离别背景,所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惆怅的。

师:这叫背景渲染。

生:第二句“都门帐饮无绪”,“无绪”他在喝酒都没有心思,说明他是很愁的。

师:这叫直抒胸臆。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的“何”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悲凉。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里是说两个人手拉着手,眼望着眼,却都说不出来半句话。说明极度伤心,说不出话来。

师:很好。这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梦醒后发现无路可走,柳永是酒醒后发现到哪里去都不知道,这是真的很愁。还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是觉得这个“残”字用得好。月亮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圆的,一种是缺的。一个没有团圆的人看到缺的月亮就会很悲伤的。

师:她抓住了一个“残”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圆圆的月亮引起了人们团圆的想法。那残月呢?一种分离的、残缺的感觉。触目所见,皆是悲伤。

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说离开你以后,就算我有多少风情,也没有人跟我一起分享了。自从我走了以后,我就成了孤寡老人一个了。也是写自己的愁绪。

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个“虚”字说明所有的美景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空虚的。就更能体现出他内心的悲凉。

师:“良辰美景”后面一般都会再跟四个字——

生:赏心乐事。

师:这里的良辰美景有,赏心乐事却没有,为什么呢?

生:因为只有一个人了。

师:好了。请一个同学把这首词的感情也概括一下。

生:不舍的深情,浓浓的愁绪。

师:作者怎样表达的呢?

生:这种浓郁的、扑面而来的愁绪是通过直抒胸臆表达出来的,渲染环境表达出来的,典型细节表达出来的。

二、 比较异同,还原语境

师:请大家回到课的开始。《送》是写送别,《雨》也是写送别的,同学们,同是离别,一首感觉到温馨的祝福,这一首却感觉到浓郁的愁绪。原因何在?

生:送别的对象不同。我觉得是这里柳永写的是与情人离别。一般与情人离别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像《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好友去江南,去游玩。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师:对。送别双方的关系不一样。一为知心朋友,一为——

生:情人。

生:红颜知己。

生:作者不同。李白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他的《赠汪伦》里有这么一句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的送别诗写得很夸张、带有一点浪漫的气质。像柳永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他对感情的表达的表达就会不一样点。他的性格就是不相同的,所以写的当然不一样的。

师:她的分析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生:可能他们处的时代不一样。李白处在唐朝,那时是有心情去游山玩水的。柳永是处在宋代,时代比较混乱。

师:哦,是因为时代、朝代的原因。那你能说说宋代什么比较混乱呢?

生:…….

师:哦。可备一说。

生:送别的时间不同。李白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柳永离别情人的时间是秋天,冷落清秋。本来秋天给人的感觉就是悲凉。开始三句“寒颤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更点明是冷落清秋之晚,蝉鸣不已,骤雨初歇。用《学本材料》上唐圭璋的话说就是:“长亭已晚,雨歇欲去,此际不听蝉鸣,已觉心碎,况蝉鸣凄切乎。词的下阙词人也直接说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已经很伤心,冷落清秋离别就更伤心了。(生鼓掌)

师:我还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去广陵干什么去的?

生:去做官。

师:做官?想想看,孟浩然做过官吗?

生:没有。终生布衣。

师:对,他没有做过官。他是去江南游玩的。那柳永去哪里呢?

生:《学本材料》上说是去浙江宦游求官去的。

师: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的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小!”这后一句其实暗示了一个道理:要想求官,得到京城去。柳永去到地方上去宦游求职,为什么呢?

生:他写过一首词得罪了皇帝。

师:这故事你能具体给大家讲讲吗?

生:信心十足的柳永参加考试,以为十拿九稳,哪知名落孙山。他沮丧之余,写了一首牢骚词,其中有“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样的话。下次考试,柳永本来高中了。皇帝却有意把他黜落了,并且说“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 皇帝点明批评了他。在京城做官已经无望了。

师:他此时是怎么想的呢?

生:碰运气。

生:前途渺茫。

生:柳永其实是被逼无奈,只好离开京城去地方上的。京城求官尚且不能,地方上求官更是前途渺茫。

师:这首词里有相关的句子吗?

生:(齐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师:对。浩淼的烟波,沉沉的暮霭不仅是柳永想象中经历的路途之景,更是表达了他对求官前程的迷惘之情。如此说来,求官尚且渺茫,何日能够重回京城,与红颜知己重逢,那就更加渺茫了,这也意味着柳永的这次离开十有八九是与他的红颜知己的——

生:生离死别。

师:那李白和孟浩然离别后会再见面吗?

生:会见面的。孟浩然游赏江南后还会回去的,李白也素喜游玩,肯定会有见面的机会。

生:即使不再见面也没有关系。王勃说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神交足矣。(生热烈鼓掌)

师:通过对柳永所去之地的讨论,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了:如果说《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孟浩然是一游山玩水的闲雅隐士的话,那么《雨霖铃》中的柳永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生:失意的文人。

生:壮志难酬的人。

生:郁郁不得志的人。

师:那同学们再看一看,这首词浓浓的愁绪来自于哪里?

生:柳永自己惨淡的现实状况。

生:如果说《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知心朋友离别的话,那么《雨霖铃》里的离别就应该是失路文人在冷落清秋、长亭水驿生离死别自己的红颜知己。其痛如何!(生热烈鼓掌)

(要求学生进入情境自读,齐读,抽读,点拨,自读)

【教后感】王荣生老师曾说过,“引学生鉴赏”是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样式之一。所谓的“引学生鉴赏”就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进入其中,自己理会,得它滋味。这种鉴赏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喜欢了还会去读”。笔者在设计此课时,意在通过制作“学本”材料(交代写作背景、比较译文、引入权威解读)、录音范读、学生自读、比较异同等方法还原语境,让学生进入其境,体味其情,喜欢这一首词。(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毫无疑问也会有“帮学生鉴赏”和“教学生鉴赏”的成分。)从授课的实际来看,教室里涌动着哀伤的空气。笔者自己也较为满意。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