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师说》同步素材——《师说》中心别议

不只一年来,(注1)人们都在讨论《师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中心、还是多个中心;最近,《中学语文教学》(注2)刊发了多位老师的观点,讨论来讨论去,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师说》同步素材——《师说》中心别议

原因何在?原来读者都上了韩老先生的大当。因为韩先生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信笔写来,文路杂沓,读来也就不明究里了。难怪我国有名的教材编辑家,学者张中行先生从来就不喜欢《师说》一文,说它写得空无一物(大意)。作为一篇议论文,显然这是有所不宜的。

那么,韩老先生究竟在文中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且将原文的要点整理如下(注3):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说明古代从师有风尚)

2.(且)圣人无常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古人从师有原则)

3.古之圣人,其出圣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对当时从师现状的分析

对今人耻于从师之风的评价)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概叹从师之风之不存

(对时人从师与否的评论)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的职能、从师的理由、从师的原则)

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文缘由)

从上面的关键句中,我们不难看到,全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且圣人无常师——主旨:论述古人从师的风尚。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远矣,而耻学于师”——主旨:通过对比论述今人不从师的恶习。

3.君子不及众人——主旨:论述不从师的恶果——其结果远在古之圣人之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能也——主旨:正面阐述师的职能、从师的理由、从师的原则。

5.李氏所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主旨:交代写作文章的原由。

这几个要点很难用一个或两个所谓的“中心”来统摄,“一个中心”,或“两个中心”,乃至“多个中心”说都不符合原文旨意。实际上它们是通过《师说》这个大的话题,由古论今,由远而近,由浅入深,分别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⑴阐述了古人从师的良好风尚;

⑵批判了今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⑶弘扬了古人从师的高尚品质;

⑷更强调了师道尊严的社会意义(从师);

⑸以及如何从师的具体问题(原则与方法);

⑹同时附带交代了写作的动机。

文题只是“师说”二字,文意则可谓一箭多雕。很明显,这是一个系列论题,不能简单用一个中心或两个中心乃至多个中心的作法来加以概括。而这个论题又有它深刻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显然不能随意切分。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完成一个自我加工的过程。

因为作者是一位文章老手,能运用多种办法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巧妙铺排,把读者引入大观园中,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体现出文章的艺术技巧。也正是因为作者将有关论点进行了前后穿插,互为干涉,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将读者拦在了高超的技巧之外。

在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并非作者不明白议论文的写作之法,而是作者技巧过于高超,使用了障眼法,把原本应该相对集中的材料分到了各自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容量,增加了阅读的困难。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白,那就是,文章虽然是议论文却并非完全按俗套而写之,而是进行了创造。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自能起到开篇的作用。但假如用科学主义的办法写之,则当说,古人从师风尚就是如此,并举出事例以证明,如孔子也是这样的。并且从师之道还不只是师从固定一人,而是转益多师。只有这样,“论证”才是充分的。但作者用的是文学家法,所以他借用一个顶针法,就将读者引向了教师的职能的论述上,而在文章末尾才点师,“孔子师……”,如此,就把读者的阅读视线拉开了,读来只觉通顺而没有想到上了作者的当。

哈斯宝评《林黛玉进贾府》时说过这样的话:

文章有拉来推去之法……所谓拉来推去之法,好比一个姑娘想捉一只蝴蝶作耍,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等了好久,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蝴蝶飞来,巴望它落在花上以便捉住,在蝶儿却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住性子等到蝶儿落在花上,慌忙去捉,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折腾好久才捉住,因为费尽了力气,便分外高兴,心满意足。为看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展开此书,又何异于为捉蝴蝶走进花园?一直读至本回,何异于等待蝶儿飞来?

(林黛玉)进了荣国府,想这次可要见到宝玉出场了,不料又从贾母说起,写了邢王二夫人、李纨、凤姐、迎春三姊妹,还有贾赦、贾政,宝玉仍不出场,这又何异于巴望蝶儿落在花上,蝴蝶偏偏忽高忽低、时上时下地飞来飞去,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性等到宝玉出场,急着要看宝黛相会,不料宝玉却转身而去,这与忍性等到蝶落花上,慌忙去捉,不料蝶儿高飞而去,又有何异?使读者急不可耐,然后再出场,才能使他们高兴非常,心花怒放。呵,作者的笔是神是鬼?为何如此细腻工巧?(注4)

《师说》无异也是深孚此法的。换句话说,我们评论文章是否议论文,往往显露我们深受一个中心观点的影响。而优秀的议论文不受这个限制。它的论证内容或论证方式往往越复杂,其内涵越丰富,读者在解读时越需要进行高度的概括,一旦概括不周,可能解读就会出偏差。

不知是韩老先生有意为之,还是率意而为,总之,从《师说》原文中,我们不能明显体会出韩愈构思精心的特点,所以我们要讨论它的中心就犯了难。换句话说,这篇文章也是考验读者阅读能力的一个尝试。

注1 《师说的论证结构》,王春发,《中学语文》,1992/04,P18;

《从立论文的分类说到<师说>的论点》,汪昌祥,程功明,《语文学习》,1989/11,P20;

《<师说>中心论点小议》,李国麟,《语文月刊》,1990/05,P28;

《知人论文,遵路入境——韩愈<师说>的教学思路=,林长江,《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5-6期;

《〈师说〉的结构》,朱成,《语文教学通讯》,1981/12,P7;

注2 《〈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王一冰,《中学语文教学》,2000/01,P30;

《关于<师说>中心论点的讨论》,2001/01:黄德焘:一个中心论点说;吕其憨:论点综合说;郑金法:没有中心论点有中心思想说;丁勤中,赵存志:“古之学者必有师”不作中心说;李义,谢琳:王一冰论证不周说;

注3 个别语句有删节。

注4 《〈新译红楼梦〉回批》

金 传 富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