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3-28 21:01:30

“经典”宜“细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

教学一篇课文应有一个“底线”。语文教材中不乏历代传诵的名篇,它们都是世界的和民族的文化经典。这种课文的教学“底线”应放在“精读细品”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学过的一些名篇,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印象不深,甚至对篇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也不甚了然。这当然有多种原因,但对“精读细品”重视不够,应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经典名篇,只是一般地读读讲讲,当然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精读细品”呢?所谓“精读”,就是要引导学生以默读,朗读,背诵等各种方式反复读,并在读时领会文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特别是大声吟诵,心、口、耳、目多种器官并用,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把文章念熟了,化为了自己头脑中的东西,不仅记得牢,有助于提高语感,还有助于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说话或作文时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说出来、写出来。所谓“细品”,就是仔细品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以及结构之妙、语言之美等等。但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法修辞,什么都有,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品”什么,如何“品”。

在执教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抓住这一课的主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导学生“细品”,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篇课文是历史传颂的名篇,是一篇说理文章,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其所说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品”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然后引导学生“细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说“生于忧患”:一、联系课文,使学生懂得第一段列举的舜、傅说等六人就是“生于忧患”。他们的“发”、“举”就是“生”。这里的“生”就是发展、成功、能担大任的意思。在此之前,他们都经历过“忧患”的磨炼,也即他们原来有的是耕田的农夫、有的是泥工、有的是卖鱼卖盐的商贩、有的是关在牢中的俘虏等等,处于逆境,经受过劳累、饥饿、贫困等苦难。二、联系学生实际,谁都会有“忧患”,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有的家庭贫困、经济困难;有的学习困难、成绩上不去,为前途担忧;有的学不进去,甚至不想学,只是在混日子等等。怎么办?有两种可能:一是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沉沦堕落下去。另一种就是像舜、傅说他们那样“生”,即像舜、傅说他们那样,将来也能担当大任,成就一番事业。

三、怎样才能在忧患中“生”呢?孟子讲了,就是要在忧患时为“生”作好准备,创造“生”的条件。课文中讲了六条,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过”“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引导学生细品这几句话,使学生懂得:

①“动心”,就是说在忧患面前,心要动,即要开动脑筋,要思考,思考怎么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等等。

②“忍性”,就是说,在困难面前要坚强,有耐心,有韧劲,有毅力,敢于面对,能承受艰难困苦的磨炼,不轻言放弃。

③“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在忧患的磨难中,增长自己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就更有才能,更有本领了。

④“能改”,就是说,在逆境中,“行拂乱其所为”,做事往往不顺心,有时还颠三倒四,说错话,做错事。这时,就要“能改”,改了,吸取了教训,在改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能力也就更强了。

⑤“而后作”,就是说,面对忧患,要振作奋起,不畏惧,不退缩,不犹豫,积极行动起来,去克服困难。以上五条是“生于忧患”的主观条件。即要开动脑筋,要坚忍不拔,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能力,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正缺点、错误。一句话,就是在忧患中要振作奋起,积极努力。

⑥“而后喻”,就是说,自己经历了的忧患,在忧患中能振作奋起,增长了才能等等,这一切都会从神情上表现出来,从语言上表达出来,而后为人们所了解。为人所了解,这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否则,别人怎么会赏识你,举荐你,任用你呢?你又怎么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成功呢?升学考试,一份试卷,不就是要使别人了解你,决定是否录取你吗?

四、引导学生根据文意较为准确完整地解释“生于忧患”:一个人,在逆境中,在艰难困苦中,要敢于正视困难,振作奋起,坚忍不拔,去克服困难,增长才干,并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了解,这样就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走向成功。

然后,引导学生细品“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了一句话来论证这个问题,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成为昏君、暴君,国家就会衰败直至灭亡。

至此,可引导学生细品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加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这篇课文的显著特点:课文是从“人”到“国”的角度来论证,也就是说,这一论断对“人”和“国”都是适用的,具体地说,它包含四层意思,即人“生于忧患”;人“死于安乐”;国“生于忧患”;国“死于安乐”。很显然,在论述中,省去了人“死于安乐”和国“生于忧患”这两个方面。对国这方面的论述也只有简略的一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死于安乐”是容易理解的,一个人沉溺于安乐享受之中,玩物丧志,不再拼搏奋斗,自然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为享乐 而追逐财富不择手段,以至坑蒙拐骗、偷盗强劫、杀人越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最后能不身败名裂么?最浅显的例子莫如吸毒,在麻醉中获得了片刻的“安乐”,长此下去,就只有倾家荡产,走向死路。再说一个国家,“生于忧患”,一切王朝兴起的过程皆可证明,也用不着说。而一个国家“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亡国的事实来论证,用以警醒世人,特别是君主,就不必详加论证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写一篇文章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更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可以不说的就不说,可以少说的就不必多说。

从课文论述的重点,也使我们体会到了孟子极为关注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一个人怎么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极强的现实性。无论是谁,呱呱落地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无所有的,要生存,要融入社会,要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把自己造就成才,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谁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是曲曲折折的,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无穷无尽的忧患………,面对这样的忧患,怎么办?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回答,谁都不能回避。所以孟子就着重讲了这个问题,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忧患,告诉我们要怎样去做才能成才,走向成功。并由造就人才说到治理国家。从而高度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世人具有极大的警醒作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都有一个如何对待“忧患”和“安乐”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孟子以其大智慧总结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一直就被奉为经典,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人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仅造就了自己,还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才有今天这么繁华精彩的世界。

在学了这课后,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写成一篇读后感。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