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更新时间:2024-03-29 12:34:07

《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九年级第十三单元

(说明:原文中加“()”的文字是补充注释,译文中加“()”的文字是理解中的补充内容)

阅读

许允之妻

训练

1.班昭续《汉书》

2.浙东愚妇

3.农妇斥神

4.孝丐

5.华隆获救

阅读

许允之妻

【原文】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②,魏明帝③遣虎贲④,收⑤之。其妇出诫曰:“明主可以理夺⑥,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⑦。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检验核对],为称职与不(fǒu)?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⑧,皆官得其人⑨,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10)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不久)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此文中的(10)是注释]

【注释】

①吏部郎:吏部的长官。②多用其乡里:任用了他很多同乡人。③魏明帝:指三国时魏国皇帝曹叡(ruì,同“睿”)。④虎贲(bēn):武士。⑤收:逮捕。⑥夺:争。⑦举尔所知:这是一句古语,意为推荐你所了解的人。⑧检校:检验核对。⑨官得其人:官府得到了合适的人选。(10)诏:皇帝的命令。

【译文】

许允做吏部的长官,多任用他同乡的人,魏明帝派武士把他抓了起来。他出门时妻子告诫说:“英明的国君可以用道理跟他争论,难以用感情去请求(宽恕)。”到宫中后,皇帝为核实此事而审问他,许允回答说:“(古语有)推举你所了解的人。我的同乡人,我了解他们。皇上可检验核对他们是不是称职。如果不称职,我甘愿受那罪过。”经检验核对,(凡许允所推荐的同乡人)都是官府中合适的人选,于是皇上便释放了(他)。许允的衣服被扯坏了,皇帝下令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抓时,全家号哭。他妻子神态自若,说:“不用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她叫人)煮小米粥等待。不多时,许允(果然)回家了。

训练

1.班昭续《汉书》

【原文】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死),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完成)而卒。和帝②诏昭就东观③藏书阁踵(zhǒng继续)而成之。帝数(多次)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④师事焉,号曰“大家⑤”。每有贡献异物,则诏大家(gū)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跟随)昭受读。

【注释】

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和帝:指汉和帝刘肇。③东观:藏书楼名。④贵人:指嫔妃。⑤大家(gū):班昭别号。

【译文】

扶风郡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昭,字惠班。知识渊博才智过人。曹世叔去世得早,(斑昭的)哥哥班固写了《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等完成就去世了。汉和帝下令叫班昭前往东观藏书楼继续完成它。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嫔妃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ū)”。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跪拜在东观藏书阁下,跟随班昭诵读传授《汉书》。

2.浙东愚妇

【原文】

浙东有妇,育一子。其夫嗜赌,室中财物罄①,家徒(只有)壁立。妇规(劝)之曰:“室无现粮何以存(活命),愿(希望)改邪归正。”夫怒,拳脚相(指代妇人)加。哀告邻里,莫之止(莫止之)。一日,妇携子出,推堕河中,溺死。事觉,系(jì,关押)妇。吏曰:“汝何为(为何)溺子?”妇曰:“夫毒,吾无以报之,欲其绝后(后代),故生此念。”吏曰:“何不讼(告状)官。”妇曰:“余不知。”曰:“理本在尔,今反亏((理)缺),何苦如此!”

【注释】①罄(qìnɡ):尽。

【译文】

浙东有个妇人,养育着一个儿子,她的丈夫赌博成性,家里的财物全输尽了,(十分贫穷)只剩有墙壁直立着。妇人劝告丈夫说:“家里没有现存的粮食凭什么活下去,希望(你)改邪归正。”丈夫发怒,对妇人拳打脚踢。(妇人)苦苦央求邻居,没有人能阻止她的丈夫。一天,妇人带着儿子出去,(把儿子)推落在河中,淹死了。事情被发觉,妇人被关押起来。官吏问:“你为什么淹死儿子?”妇人回答说:“丈夫狠毒,我没有办法报复他,想让他断绝后代,所以萌生了这个想法。” 官吏问:“为什么不向官府诉讼。”妇人说:“我不知道。”官吏说:“道理本来在你(那里),现在你反倒理屈了,何必像这样自寻苦恼呢!”

3.农妇斥神

【原文】

夏,张氏姑妇①同刈②麦。方(刚,正)收拾成堆,忽有旋风自西南来,吹之西散。妇怒,以镰掷之——洒血数滴于地。方共复收拾,妇倒地如醉,魂为(被)人缚至一神祠。神怒斥曰:“悍(凶狠)妇乃(竟)敢伤我吏,速受杖!”妇性素(向来)刚,抗(高)声曰:“贫家种麦数亩,假(借)以活命。烈日中姑妇辛苦刈,方毕,乃为怪风吹散,疑为鬼祟③,故以镰掷之,无意伤大王使者,何罪?且大王之使者往来自有官路,何以(以何-凭什么)横经民田,败(损坏)人麦?以此受杖,实所不甘!”神俯(低下)首曰:“尔词直,可反(同“返”)。”妇顿苏(醒),而旋风复至,仍卷其麦成堆。

【注释】①姑妇:婆婆与媳妇。②刈(yì):割。③祟:作祟。

【译文】

夏天,姓张的婆媳二人一起收割麦子。刚(把麦子)收拾成堆,忽然有旋风从西南方向刮来,把成堆的麦子吹得向西飘散。妇人发怒,用镰刀掷向旋风,几滴血洒落在地上。(二人)正一起再收拾(麦子)时,妇人倒在地上像喝醉了酒一样。她的魂魄被人绑到一间祭神的祠堂中。神灵愤怒地叱责说:“凶狠的女人竟敢伤害我的差吏!快受杖刑责罚。”妇人性子一向刚直,高声说:“穷人家种几亩麦子,靠它来维持生活。烈日中(我们)婆媳辛苦割麦,刚收割完,竟被怪风吹散。(我们)怀疑是鬼怪作祟,所以用镰刀投掷它。无意间伤到大王的使者,(这有)什么罪?”况且大王的使者来来往往,本有官路(可行),凭什么要非法经过百姓的田地,损坏别人的麦子?因此事受杖刑责罚,实在有所不甘心。”神灵低下头说:“你的言词正直有理,可以回去。”妇人立即苏醒,而旋风又来到,仍把那些吹散的麦子卷成了一堆。

4.孝丐

【原文】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①。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问)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wèi,送给)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左右),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很)洁,有老媪(ǎo,对老年妇女的敬称)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同“捧”)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约)三十。

【注释】①吴:古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译文】

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在江苏苏州一带行乞。每次乞讨到的食物,大多不吃,往往把它储存在竹筒中。看见(他这样做)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时间长了,问乞丐这样做的原因,乞丐说:“我有母亲在,将这些东西送给她(吃)。”有喜欢管闲事的人想暗中看个究竟,便跟着他的行踪前行,走了一里路左右,到了河边,(河边)竹子与树木相互遮掩映衬,一只破旧的小船拴在一片柳阴下,小船虽然破旧,但很干净。有一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坐在(岸边)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后,捧着(它)登上小船。等候母亲端起杯子,就开始唱歌、像小孩子游戏那样闹着玩儿,用来使母亲开心。(讨来的东西)母亲吃完了,(他)再到别的地方去乞讨。一天在路上乞讨,没有讨到什么,疲惫得很。有个叫沈孟渊的人,同情他给了他食物,乞丐宁可忍受饥饿,最终还是不在母亲吃之前吃食物。像这样过了好几年,母亲死了,不知乞丐最后结果怎么样。乞丐自己说姓沈,年纪大约三十岁。

5.华隆获救

【原文】

华隆好猎,畜(养)一犬,号曰:“的尾”,每出必从(跟随)。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奋而咋[(zé),咬]蛇,蛇死焉。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ǐng)人事。犬疾(急)走(奔)至家,嗥吠不止。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绝委[倒]地。车载归家,二日乃(才)苏(醒)。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如此爱怜,如同亲戚焉。

【注释】

①咋(zé):咬。②委:倒。

【译文】

华隆喜欢打猎,养了一只狗,名叫“的尾”,每次外出必定跟随着。一天,华隆到江边,被大蛇全身缠绕住。狗就奋力咬蛇,蛇死在江边。但华隆倒在江边,昏迷失去知觉。狗很快地跑到家里,狂叫不停。家里的人对此感到奇怪,于是跟随狗前往,见到华隆(由于)气闷呼吸不通倒在地上。家人用车把华隆载回家,两天才苏醒过来。华隆没苏醒的时间,狗整天不吃东西。这样的(相互)怜惜疼爱,好像亲人和朋友一样。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