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高一语文资料:不同语境下对《一个人的遭遇》的解读

高一语文资料:不同语境下对《一个人的遭遇》的解读 不同语境下对《一个人的遭遇》的解读

高一语文资料:不同语境下对《一个人的遭遇》的解读

周长青

曾经有一篇苏联小说在1956年12月31日~1957年1月1日的《真理报》上全文刊出,结果被市民抢购一空。不久莫斯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这部小说时;市民们驻足街头聆听,不顾寒风扑面,很多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这部作品就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当年这个故事让苏联人泪流满面,现在它却感动不了中国的中学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二)选用了其中的部分章节,我以为学生一定能和当时的苏联人一样感动。我告诉我的学生这篇作品在当年产生了轰动效应,告诉他们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然而学生很漠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个很一般的故事,哪里会引起那么多的感触。不同的阅读效果和故事、讲故事的方式、读者以及读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一个人的遭遇》写的是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重点突出“人”这个字。所以在读故事之前,我们先说什么是“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人是否感到愉悦与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有关。至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是和谐的,不好统一界定,但是从正常的情况来说,和谐的社会关系至少应该包括融洽的家庭关系,这是人的最初的、最近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当社会关系和谐时,人也不是必然愉悦,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和谐的。可以这样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和谐的时候,我们就会愉悦,否则就会痛苦。社会关系是发展变化的,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关系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社会关系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并且被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愉悦感就会持续。当社会关系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尤其是社会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时候,比如家庭关系忽然破裂,痛苦的感觉就会加剧,甚至有非人感觉的出现。要重新成为一个我们所希望的人,就需要对社会关系进行修补,但是当社会关系不是出现了细微的问题,而是在整体上崩溃的时候,修复就不是一件易事,于是痛苦就必定持久。

《一个人的遭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索科洛夫)参加了二战,历经千辛万苦等到战争结束。从战场归来的“我”一无所有,妻子和两个女儿被炸死,“我”的家成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儿子又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我”以男子汉的坚强面对了这一切,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却时时在隐隐作痛。“我”白天显得若无其事,“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湿透了”。后来“我”收养了孤儿凡尼亚,两人相濡以沫,于是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的心变软了。教材上选编的是战争结束以后的故事。学生阅读的也就是这一段。

作品中的苦难来源于战争,但是并没有也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亡。在战争过程中人变成了非人,非人的情况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表现:一种是形体上失去了做人的自由;另外一种是精神上感受到不能正常做人的压抑,因为在战争中会建立一种非正常的、不和谐的社会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说在战争过程中非人的待遇还是形体上的,因为每个人心理或许都有这样的梦想,战争结束了,原来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最近的最需要的与亲人之间亲密的社会关系又可以重温,而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种种非正常的社会关系都可以解除了。尽管和谐的关系只是在观念中,但是这毕竟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现实往往不遂人愿。战争结束后,“我”形体获得了自由。而光有形体上的自由还不能成为上述意义上的人。

战争结束后就是一个人们急切寻找亲人、寻找观念中和谐的社会关系的过程,也是观念中的社会关系毁灭的消息不断传来的过程。在作品中,“我”就是在这样追寻希望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打击。刚获得形体自由的时候很高兴,因为“我”认为可以见到妻子了。亲人重新团聚,这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可是慢慢地感觉不对了,“我”发现观念中的社会关系仅仅是观念中的,要命的是“我”必须面对现实,而且“我”意识到了这种不和谐。

接下来“我”知道了,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死了,心中的希望落空了,“我”从形体意义上的非人变成了社会关系意义上的非人,而且这种社会关系的破裂将是永久的,也就是“我”精神上的痛苦将是持久的。

当人还希望成为“人”的时候,就必须对已经失去的和谐的社会关系进行修补。“我”终于找到了机会:听说儿子还活着。这就意味着过去那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修复,所以“我”又找到了希望:“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一句话,尽是些老头儿的玩意。’”战争很快让人的心理苍老,在这里“我”已经将生的要求降到了很低的程度,可是这不过是为另一个悲剧蓄势。“我”的这些梦想也完全落空了,于是“我”又要面对社会关系上的或者说是精神上的非人的遭遇。 “我”的悲剧就在于“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身的悲剧。作品中有一段对“我”的心理描写:“我走到棺材边,我的儿子躺在里面,可他已经不是我的啦。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而望着我所不知道的遥远的地方。只有在嘴唇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让我认出他就是我的儿子小多里……”孩子已经认不出了,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可是一见却是这样,昨天还以为他是活着的,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悲剧。“我”正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儿子曾经留给“我”的必定是美好的记忆,总是笑嘻嘻的,于是留在嘴边的笑容就成了永恒的记忆。可以想象,当年分手的时候,孩子要么在梦中带笑,要么由妈妈抱着追着火车挥手、微笑。现实与过去反差越大,痛苦也就越大。或许“我”会希望回到战争中,因为战争中“我”毕竟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非人的人生。

为了成为人,“我”必须继续寻找修补社会关系的机会,最需要的还是亲情。“我”的希望继续降低,结果冒充了别人的父亲,希望修复已经失去的与亲人间的社会关系。“我”与凡尼亚的故事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重新做人的希望,可是最初的亲人间的关系注定无法复原。凡尼亚有一天忽然变得心思多了起来,问“我”皮大衣放到哪里去了,“我”生平不曾有过什么皮大衣,“我”想摆脱他的纠缠,就随便说了一个地方。然后他又问为什么找他找了这么久。可见,以前父亲的形象在他心中印象之深。这样的问题凡尼亚以后一定还会继续追问。而对于“我”来说,凡尼亚也不可能完全填补“我”精神上的空白。“我给他买了一条小小的呢裤子、一件衬衫、一双漏孔皮鞋、一顶草帽。当然喽,这些东西不但尺寸不对,质料也不合用”。虽然“我”没有什么照料孩子的经验,但是还不至于连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都不知道。可以推测,事实上在潜意识中,“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人不能忘记过去。可以设想,以前“我”曾经帮自己的孩子买过这样的衣服,于是在现在懵懂中也买了同样的东西,所以买的衣服是小小的。

“我”与凡尼亚在精神上的互相安慰不能不让人感动,但是也实在让人心酸。尽管“我”与凡尼亚可以互相安慰,但是阴影永远无法消除,“我们”做的只是对已经消失的社会关系的修补,而不是还原。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写出了战争之痛是无法痊愈的,哪怕是类似于“我”和凡尼亚之间的温情也做不到。所以我们不要轻易战争。一旦我们遇到苦难,社会关系遭到破坏,不再健全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修补,因为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情,但是究竟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医治苦难,不知道,只知道作为方法之一种吧。或许以后“我”的社会关系会更加丰富,但是总会有缺憾。丰富的社会关系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因为它不一定是被我们意识到的、所希望的社会关系,比如战争中敌对方的社会关系就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可以说战争将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或者说一个完整的人肢解了。

肖洛霍夫的讲法与其他人不一样,光讲述战争过程中的苦难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着眼于讲述战争给人造成的持久的精神上的创伤,比如战争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破坏。而且这是一种被意识到的破坏,比如在作品中对“我”的心理作了大量的、细致的描写,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非人”的遭遇,这很容易让苏联人意识到战争的破坏性。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战争,但是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被战争破坏过,社会关系的破坏使现实中的人与10年前的战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能感受到作品中“一个人”的“非人”的遭遇。

以上是故事与讲故事。

现在说读作品。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10年。但是战争给苏联人留下的阴影仍然存在。卫国战争期间,共有700万苏联官兵被俘,备受虐待与屠杀,而即使逃归,也不受信任,这些人在经受法西斯非人的待遇之后回到自己的阵营中依然不能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另外在这场卫国战争中,苏联没有一个家庭是完整的。尽管10年过去了,但是这场战争留给人的阴影仍无法消失。对于苏联人来说,《一个人的遭遇》不是故事而是现实。苏联人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他们由人及己,意识到了自己社会关系的残缺、不和谐,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是一种被意识到的悲剧。

对于中国人来讲,他们面对的是一样的故事以及一样的讲法,但是不一样的是语境。战争对目前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学生来说已经渐渐淡忘。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或许只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个故事或者是抽象的死亡数据,而不是感性的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对于中国人来说,现在是一个做“人”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让他们体味战争的痛苦。尽管现在的社会关系是和谐的,但是这是一种没有被意识到的和谐,所以中学生们并没有愉悦感,看到别人的苦难也无法形成对比,所以没有感触。

事实上我们做人的时代并不长久。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才开始做人。才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就忘却了历史。历史上老百姓是不能算人的,鲁迅曾经悲观地说,中国的历史事实上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没有做稳奴隶,起来斗争,争取做奴隶的时代,反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

只有了解历史,了解战争,了解以前人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意识到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拒绝一切破坏和谐社会关系的可能,不仅仅是拒绝战争。应该珍惜当下,向死而生。

对《一个人的遭遇》的不同解读效果反映了不同的语境。想起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这句话用在今天无比适宜,以之为结语。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