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阅读思考力之"批判力"培养

阅读思考力,包括发现力、质疑力,还包括批判力。如果说发现力和质疑力,感性成分重,理性成分不足的话,那么批判力则是理性充足的思考力。说到底,批判力,就是指阅读中的批判性思考,即以理性的角度观察,对阅读中的语言问题、思想问题、人物精神问题进行否定性思考,在扬弃中继承。

阅读思考力之"批判力"培养

先说简单的语言问题。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于是遂”连用这种情况,安徽李飞老师就《史记》罗列了如下例句: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史记·夏本纪》)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殷本纪》)

于是遂得脱(《史记·项羽本纪》)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于是遂解蒲而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遂斩郅都(《史记·酷吏列传》)

看来“于是遂”连用,不是偶然现象。那么“于是就”这种不合现代汉语语法的组合性理解怎么看呢?为什么古代就有这样的组合,且认为表连贯顺承,而现代汉语中却认为是重复赘余呢?

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记念”真得能揣摩为“记叙、怀念”的意思吗?其实呢,“记念”就是“纪念”,这与鲁迅先生所处的语言变革环境有关,白话文刚刚兴起,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所以不仅有“记念”代“纪念”的现象,还有以“那”代替代“哪”的现象。如文中“那里还有人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

再如《绿色通道》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B、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反而是我的幸运。

C、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却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D、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至于我毫无所知。

笔者曾经让学生解析此题,有同学说不出理由,就以“课文就是这样的”“课文就不是这样的”来解答,这样的不负责的粗糙学习,其中多了对名家的迷信,少了批判的眼光;多了接受,少了扬弃;更多地是少了辩证深入的思考。

就此题来说A句,巴金老先生为何用“然而”,是因句间关系是转折关系,若把“然而”改为“可是、但”,笔者认为也是可以的;B句,原文用“倒是”,表示与同一般情理相反,这里用“反而”也是可以,看来答案认为“反而”表转折关系,不合该句的关系,这种说法该推翻,“倒是”犹言“反而,反倒”。C句原文用“反而”,而答案认为该用“而且”表递进,而这里用“却”表转折。“却”和“反而”都表转折。从句子来看,“不但不……反而”,强调的是这样一种使用情况:递进复句如果前一分句表示否定,后一分句表示肯定,并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时,使用关联词“不但不……反而……”。“却”虽表转折,但无法表对立关系,所以用“却”不妥。由此可见出答案说得不清不明。D句用“至于”显然不妥,因为“至于”表提示下文,原文是“关于他我毫无所知”,前后衔接顺畅,这里改为“我毫无所知”,则应该添加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如“但是”等。这是就答案细加辨析,无非是表明,无论是对名家文字语言,还是对所谓“答案”,都要持理智的态度,不能全盘肯定,要有点批判的眼光。

再说阅读中的文章的思想问题,我们也应该去粗存精,去糟粕留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就文章而言,读《捕蛇者说》我们会发现“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作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奢望统治者能够轻徭薄赋,体恤民情。就现实层面来讲,统治者不可能做到。而读《鱼我所欲也》,则会发现孟子的思想局限性,本文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但在文中他还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局限,应予剔除。

就文学作品,我们阅读时,也应该注意其思想局限性。如读《水浒传》,我们会发现,其基本思想情感是贬低文士而推崇武勇。在歌颂、美化宋江等人,鼓吹“忠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这就是作者从本质上不可能彻底否定封建制度本身,而且不能给起义军明示合理的出路,总体来说走不出“明君贤臣,天下太平”的窠臼。这是阅读要注意的。又如读狄更斯的《双城记》,我们会发现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是其思想局限性所在。

再说阅读中人物的精神问题。

人是立体的,有优长,就有不足,对其不足,我们要论及,这是唯物史观所要求的,也是语文阅读理智要求的,更是阅读批判所要涉及的内容。

如引导学生读冯至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我们就要注意全面地评价杜甫。杜甫作为社会中道德完全的人,他爱国,有着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注意修身养性,积极入世,一生追求为“儒”,但他不是完人,他也有着不足,虽然是因为世风,虽然是出于无奈,虽然“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是但他极渴望做官,“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不加选择,投诗给那些他并不十分尊重的权要,请求他们援引。这些诗都是颂扬他们的功业,随后陈述自己的窘况,最后说出投诗的本意,说得又可怜、又迫切”,这一些我们要否定,要批判。这样做,我们就能明白作者的嘲讽贬斥之意,就是了解伟人也有瑕疵。这样的批判性分析,并不影响杜甫在学生心目中的圣人地位,反而会觉得平易可亲。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批判力的培养涉及到的是批判性阅读。批判性的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我们在阅读中要对阅读的对象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对象的深切把握和阅读文章的深刻理解。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分析阅读,是积极阅读,同时是个性化阅读。阅读的过程,是训练思维的过程,通过批判性阅读,我们会对阅读的文章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

就此,我们也可以说,批判力,在阅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力,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阅读力。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