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去年的树》教学杂谈

〖在处理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关系上出现偏差,产生反文本现象〗

《去年的树》教学杂谈

课标精神:“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很明显,“语文课标”提倡的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和多元阅读等主张,都是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之上的;它突出的一个基本精神是: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新意义的建构之中,因而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组织进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作深刻、丰富的理解和把握,使阅读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与鲜活的气象。但也要看到当前出现的一种极端倾向,就是从对文本的开放态度走到割裂文体与解读的本质联系,并最终导致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其表现是:

1、把多元理解误解成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2、把多元理解误解成可以没有核心的理解,或者说可以没有主要观点,甚至可以抓住局部或个别字句来曲解全篇;

3、在多元理解中教师可以没有主观意见,不能否定和质疑学生的理解。这样的误解,显然有悖于尊重多元理解的本意,也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如一位教师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只抓住“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一句,就判定人们破坏自然环境,从而把课文理解成要保护环境(作为一篇课文,它的主题一般是相对明朗的,《去年的树》所要表达的就是诚信:鸟儿信守承诺,去年答应要给树儿唱歌,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树,哪怕已经做成了火柴、已经化为了火苗。这是课文的核心)。

〖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辨证统一,但也应根据文本、课时实际,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两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学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缘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但如果就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节课而言,笔者认为又应该是有所侧重的。

教师在教学时,应侧重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一层面。如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由于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这样的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上。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