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重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重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年读中学时,语文课本内容还不象今天这样深刻和宽泛,形式也比较单一,其中毛泽东诗词占了好多篇幅,我记得教材上就十几首,《沁园春·雪》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从那时学后直到今天,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背诵如流水。尤其每当冬天看到冰雪时,总是面对长天即兴高声朗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借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把内心的一种情绪渲泻出来。



凡是文革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因为从记事起就是天天喊着毛主席万岁,读着毛主席的书,朗诵着毛主席诗词长大的,所以对毛主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虽然时代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毛主席从神慢慢地变成了人,我们对他的无限崇拜也逐渐变为理性的崇敬,但是毛主席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不会彻底改变的,他各方面的才能在我心中的地位更是无人可以取代。今天,当我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捧起毛主席这首诗,重新学习中国革命进程中那段坎坷的历史,心中真是万分感慨。



《沁园春·雪》是一首古典词。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它实际上是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

一九三六年二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时刻。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诗人柳亚子屡有诗词赠给毛泽东,十月七日,毛泽东书写此词回赠柳亚子。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曾轰动一时。



毛主席的这首词,是围绕一个“雪”字写景抒情,分上下半阕,上半阕写景的部分,抓住“望、欲、看”三个动作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融情于景。把严寒的冬天写得一点也不枯槁,也没有一星儿凄凉意味,恰恰相反,诗人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笔下的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读了这些大气磅礴、气象雄浑的词句,真是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这首词的上半阕,虽然句句是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半阕评论人物,重在抒情、议论,以一个“引”字过渡到对古今人物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写景评论,两者又密切关联,互相映衬。诗人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时候,有理有情,极有分寸。一个“惜”字就很有情味。“略输”“稍逊”也饶有意趣。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形象好似巍然站立在我们面前。“只识”二字很传神,这两个句子写出了成吉思汗的为人,也写出了诗人对他的看法。写景的时候,景物的形象都是雄的,写人物的时候,情况也是如此。整个的词,是描写与议论结合,情感与景物相生,气魄极大,感人极深,每读一遍,便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使人眼界开朗,心胸旷阔。这是一首雪的赞歌,这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这是一首历史人物的诗品,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重温着这些精典名句,怎么能不让我想起,在上学时的作文里,在工作总结报告中,曾多次的反复引用,让它为自己写的文章增光添彩。我也读过不少诗人咏雪的诗篇,但又有那一首比的上这篇的豪放风格,那一首能比的上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它真不愧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当前,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理想和现实往往让我们不知所措,是否象当年毛泽东写这首诗时,登高望远,以更宽阔的胸怀,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