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把握重点·落实训练·培养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8 20:28:2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启蒙训练阶段,重点

把握重点·落实训练·培养能力

进行词句训练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4年级上学期)过渡训练阶段,由词训练逐步过渡到片断

训练。第三阶段(4年级下学期—6年级)篇章综合训练阶段,要求学生达到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

的简单记叙文。四年级上学期的作文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体系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的特殊性主

要表现为:(1)在片断训练中,

要继续巩固低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的词句训练,要求学生在写一个片断时,

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2)四年级上学期与三年级下学期都要求学生写片断,但训练的要求有了明显

的提高。三年级下学期只是提出“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片断”。(3)四年

级上学期的片段训练是中年级连句成段训练向高年级篇章过渡的桥梁,因此,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要紧扣“围绕

一个意思写好片断”这个读写训练重点,有目的地渗透有关篇的知识,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好基础。

根据第七册的作文训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第七册作文训练的重点。

本册作文训练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重点训练项目在作文训练中的地位。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本册在第4组和第7组分别提出了“留心周

围的事物”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这两个重点项目。“留心周围的事物”侧重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教

给学生“看、听、想”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侧重训练写片

断的一般步骤,即先确定写作的对象,然后根据确定的写作对象选择写作的内容,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写

作的内容。这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前者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训练让学生懂得经常留心周围的事物,

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积累下来,作文就有写不完的材料。后者是解决“怎样写

”的问题,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片断的“三要素”——对象、内容、顺序。

我们在落实重点项目时,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辩证关系:

(1)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本册7组课文安排了两个侧重于写的“读写例话”——留心周围的事物,围绕一

个意思写好片断。凡安排重点训练项目的单元,一定要把训练落实到位。一是要把本单元读写例话中揭示的写

作知识贯穿在一、二类课文教学之中;二是要在作文训练时,引导学生将写作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对于

没有安排训练项目的单元,要复习巩固学过的训练项目,包括三年级时学过的训练项目。如:用词要准确、语

句要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这样做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兼顾一般,充分体现“抓住重点不放,兼顾非重点不

忘”的思想。

(2)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

读是一个从外到内的理解吸收过程,写是一个从内到

外的表达过程。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反之,表达可以促使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吸收。在处理读与写这个辩

证关系时,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两点:

①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写片断时,词不达意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词汇的积累量

仍然不能满足习作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通过遣词造句,促使

学生将消极的词汇转化为积极的词汇。

②抓好读写基本功之间的联系,使读与写相得益彰。例如:在进行“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这两项阅读基本训练时,可结合练习写片段指导学生列简单的层次提纲。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典型段式

进行仿写练习。

(3)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我们在进行某次作文训练时,既要突出某项基本功训练,以确保训练重

点能切实到位,又要注意滚雪球式的综合训练。这里的综合训练,一是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二是包括已

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融会贯通;三是包括一次作文中的观察、思维、表达之间的综合训练。

2、结合作文训练,有重点地教给学生有关文体的知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7次作文训练,其内容分别是:写

暑假中的一件趣事,

用一件事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写一处秋景,写一种植物,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书信

,写一个场面。针对这些训练内容,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课教给学生如何叙事、写人,如何写景、

写植物,如何写场面,如何写信这几方面的的文体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写作知识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

实践中领悟,切忌讲空洞的抽象概念。

3、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不仅能有效、持久地培养他

们的作文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教师

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应当发

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册作文

训练的重点,我们在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时,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如何思

考的方法;二是要精心设计富有情趣、形式多样和难易适中的“小练笔”,培养学生爱动笔的好习惯。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全面落实第七册作文训练重点

要使第七册的作文训练重点得到全面落实,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入手,具体地说,必

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从引导观察入手,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从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材料可写”。

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的材料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引导学生观察

入手。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到的材料越丰富,写作的内容越充实。

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1)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这里包括:如何确定点,如何安排观察的顺序。在观察人、事

、景、物时如何抓住特点,在观察时,如何看、听、想,如何确定观察的重点等等。这些观察方法的讲授,一

是可以结合阅读课和作文指导课进行;二是可以结合观察活动进行。

(2)把观察纳入日常教学之中,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教师可设计如下观察卡,要求学生将自己一

天中印象最深的、有意思的见闻记入观察卡,学生在写观察记录时,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的顺序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把指

导学生观察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要克服为了作文而布置学生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要把做观察笔记作

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2、优化作文教学流程,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我认为,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作文教学流程不规范,忽视对学生自能作文能力的

培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优化作文教学流程入手。

(1)抓作文“全程”训练优化。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应引导他们根据作文教学目标,经历“积累→

构思→评改”的全过程,通过扎实的训练,培养学生“自能积累、自能构思、自能评改”的能力。

(2)抓各课型教学环节的优化。各课型教学环节的优化,

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其要求:

①积累课:教师提出积累要求,学生独立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教师检查督促,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中的疑

难问题。

②构思课:启发谈话,激发习作兴趣→指导审题,开拓习作思路→指导选材,编写习作提纲→一气呵成,

完成习作初稿。

③评改课:教师浏览习作,选好评改范例→启发谈话,明确要求→示例评改,指点方法→分组互议,相互

启发→自我评改,畅谈收获。

从以上三种课型的各教学环节来看,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人;二是突出了训练为主线,教

师的“导”为学生的“练”服务。

3、指导学生进行多样的小练笔,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

。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小练笔,其好处:(1)长期系统的小练笔,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一旦

作文时需要,就可随手拈来,灵活运用,从而分解作文的难度;(2)小练笔的形式活泼多样,有话则长,无话

则短,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3)学生通过小练笔,

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

得以复苏,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为了使小练笔更为科学合理,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可先要求写摘录式练笔,摘抄名人名言和优美的词、

句、段,接着写记叙式练笔,重在叙述或描写,记录一天,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景和物,在记叙的

篇幅上可由短到长逐步发展。然后让学生进行心理、感想式练习,通过抒情、议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为

了便于教师检查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可要求学生备一本小练笔笔记本。让他们坚持天天练笔,培养他们良

好的练笔习惯。

4、优化作文的氛围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要从根本上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树立“大作文”

的观念,从优化作文的氛围环境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作

文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组织学生文学社、出版手抄本、举行作文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擂台赛、开展

小记者采访活动、开办红领巾广播、开展学校墙报和班报比赛等等。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一方面可

以提高他们作文的兴趣,增长他们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