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所谓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的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理论依据可归纳为以下四大原理:

1.直观教学原理

直观教学原理是教学论的重要原理。它从实践论出发,认为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直观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使学习成为自觉活动,学习任务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

2.情知对称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分认知因素(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认识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情知对称原理是全面的教学论。从认知来看,由于强化了实体感,缩短了学生的认识时间,加速了理解过程。从情感来看,它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情知对称原理就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依据。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体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同时是教学双边合作,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3.寓教于乐原理

健康主动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发动和促进的作用,而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的作用。快乐的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要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

4.个性和谐发展原理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促成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力求个性优化,避免畸形成长。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从操作来看,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它可以依教材“还原”,再现作者笔下之“境”,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模拟相似情境,让学生得其门而入。现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纳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方法归纳为以下五种:

一、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

此法即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正如语文教育家韦志成所述“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说片断)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口述其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下的所见所感,再导入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景色描写的语言精妙所在,更深地领悟环境描写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烘托作用。

应该说,生活是语文之源;生活是最渊博,最优秀的语文教师。从日常生活去感悟语言,分析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提高理解水平,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运用真实物品演示情境

此法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课文中所提及的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其明白事理,并增进其实感体验,有利于语言表达。

如在讲授冰心的《小桔灯》过程中,可三次出示自做的“小桔灯”。以实物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实物分析小桔灯的制作过程,意在突出小姑娘的能干,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以实物小桔灯点燃后的光亮激发学生们领悟和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同时,三次出示实物还可引导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有利于提高其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借助美术作品展示情境

美术与语文之间应该有共同点,它们都是美的,它们借助不同的渠道抒发各自的情感。利用其可联系之处,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易于接受和理解。学生可以在充分感受形象中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乐学的氛围。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在讲授白居易名诗《卖炭翁》一课时,出示图画《卖炭翁》可以使学生在图画的色彩、明暗、形象勾勒中去创造性地领悟卖炭老人的贫穷艰辛和宫使的掠夺行径,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特别是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美术作品如图画、雕塑、模型等有利于创设情境,更好地把握说明空间、说明顺序等,优化教学效果。

四、利用音乐效果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对渲染情境而言,确实不可多得。它与语文的相通之处在于均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浯言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系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当然,对于音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并综合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选择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时代之音。这种选择也是对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

如笔者参加杭州市教坛新秀评选时获得较高评价的一堂公开课,便是采用了利用音乐效果渲染情绪的教学方法。这次公开课评选的统一篇目为《小院》(阳关)。这篇现代散文描叙了旅途所见小院的人事景物,反映了五台山区纯净的乡土人情。为了符合课文中真挚纯朴的山野情趣,我特地选择了一段竹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在学生基本理解文章之后,让他们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在竹笛声中去回顾讲述的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真切感受,进行创造性思维。丝竹悠悠,意味无穷。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同学们仿佛已走入天空如洗、松林青苍的五台山区。推开小院的门,感受着家的温馨。燕语呢喃,花香浸润之中,真挚、热情、纯朴、宽容的五台山老百姓让人难以忘怀。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笛声,有的同学悄然动容,有的同学寂然遐思,看着他们荡漾在脸上那已步入其境的微笑,我不得不感叹利用音乐效果“熏陶、感染”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扮演课文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

如分角色朗读《皇帝的新装》。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直接进行表演,这样做,学生对于课文的体会、理解就相当深刻了。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丰富而复杂,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如果能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对以上的操作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会取得更佳的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至于具体使用何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课文而异,因教师、学生而异,因客观条件而异,不必强求一律。在操作中,“道法自然”,如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从必然走向自由。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