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关注文本 走进心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这篇文章时,宜以“我”为主线,一方面关注“我”的行为、言语,一方面关注“我”的心理、情感,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美的乐趣。 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

一、想想问问————与学生对话 1、关于我(教师) ①同学们认识我吗?(认识) ②都知道我什么?(交流) 2、关于“我”(萨沙) ①大家认识这个“我”(萨沙)吗? ②想知道些什么?(讨论) 3、学生分组交流 4、揭题:今天来学习一篇写萨沙的文章,题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5、想想问问 ①打算怎么读课题?(突出“我”、“最”或者“弱小”) ②初读课题,有哪些疑问?(如:还有比我更弱小的吗?谁以为我是最弱小的?什么是最弱小的?) 6、自读文章

二、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我的一家(自由读第一小节) ①我们一家人:父亲、母亲、拖利亚、萨沙(我)。 ②我(萨沙)是最小的一员。 2、我的活动(细读第二小节) ①到森林去。(突出森林的美好) ②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母亲与孩子们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草地上读书。 3、我的言语(听读第三至第八小节) ①听课文录音,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②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③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④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三、说说写写————与心灵对话 1、我(萨沙)的精神世界(研读第七、八两小节) ①不解——雨衣为何让来让去; ②不满——也有着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③自豪——实践着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分别说说当时我(萨沙)心里的想法; ②我(萨沙)会对风雨中飘摇的蔷薇说些什么; ③通过这件事情,我(萨沙)会对他熟悉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 3、“我”(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吗; 4、创设情境(写一写) ①相信文章中的萨沙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萨沙,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②谁是最弱小的呢?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或者是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吗?请以“最弱小者的呼唤”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总述:《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在设计时一方面强调关注文本,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又突出文章情感思路的揣摩;一方面力求走进学生心灵,既引领学生与鲜活的文字对话,又为学生与作者、时空对话构建平台,既有与文本本身的有声交流,又有与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这两者的体现都借助于和谐、自然的对话形式,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力求体现简单的原则,简简单单地教,简简单单地学。}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