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创设课堂有效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有可能蜕变成为驯兽式的活动。”一个高智商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欲一旦泯灭于最富于想象的年龄阶段,这个人的一生发展也就很有限了。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呢?创设课堂有效情景非常重要。

创设课堂有效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一、壮大学生主动参与的胆量——创设和谐情景

要想让学生自由与自主地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探究,进而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这就需要有一种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的和谐的学习情景。如果没有这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感到有压力,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如履薄冰,一味看教师的脸色行事。学生的聪明才智与激情也将被窒息,思维会愈来愈笨、迟钝,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依赖性、奴性。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上课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员;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抚摸,一个大拇指等。一次上海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做示范课,由于听课的人特别多,学生有些紧张局促,这种情绪很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大胆参与,钱老师一上课便用幽默的方式作自我介绍,说:“有个姓钱的,做梦都想成龙,你们说他是谁呢?”学生都笑了,紧张的心情也缓解了,而且后来的课堂上,钱老师自始至终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满足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创造生活情景

这是生活化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使学生学生时缺乏兴趣和激情,学生走向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学无以致用”。因此,强化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这个必然性体现在“活”“真”“实”“广”四个字上,生活的语文“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的语文“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语文“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语文“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景,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体现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一种需求,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

例如,许多学生反映文言文枯燥难学,对现代生活没有指导意义,因此激不起学习的兴趣;而老师们则反映文言文难教,课堂气氛不活跃,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字、词、句,学生在下面埋头记笔记,机械死板,教学效果不佳。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其实完全可以让文言生活化起来。笔者在上《六国论》时,通过模拟法庭审判的形式来讲授这篇文言文。让魏王作原告,苏洵作被告,而苏轼、王安石分别作原、被告的律师,以控告《六国论》的作者苏洵歪曲事实,侵犯他们的名誉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六国灭亡的原因。通过这一编一演,学生会独立自觉地“吃透”课文,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为了更好地让语文教学走向广阔的生活,还可采取其他的一些方法,如,带领学生编写“网络语文补充教材”,呼吸时代的气息,丰富教学资源,这样做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进行流行音乐探微,帮助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学习的兴趣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获得艺术的熏陶,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举行“看广告,学修辞”活动,让学生从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中学生修辞手法,化枯燥这生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主题班会大讨论,旨在让学生重拾由于学习的繁忙而失去的欣赏美的心境等。

三、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创设活动情景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了学飞扬兴趣和需要,充分发挥了学习的潜能,甚至有时会有一种新的发现和见解。如结合教学,结合教材,观看《祥林嫂》、《阿Q正传》等影片,组织学生对影片进行评议,讨论哪些与原著相符,哪些进行了再创作,拍摄艺术如何等;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戏剧表演等,积极调动学生的眼、口、鼻、脑等各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识,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带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地去参观,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像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成就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创设成功的情景

成就学生成功的需要,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提高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丰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人心理上感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可采用奖励成功这种最常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应特别重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调节学生的预期,因为是否产生成功体验,常常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达到预期水平为标准的,预期标准不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就不同。预期过高体验不到成功,预期过低也很难满足需要,故而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预期。另一方面,要调节学生的认知评价,既怎样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什么样的效果才是成功,特别是当成绩不甚理想时应引导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从中找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的细微进步;与周围的同学比,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有长处或优势;分类单项比,看到自己并不是各方面都不行,在某一方面也许还是不错的,从而体验每一点成功,增强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其二,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体验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超过别人的愿望,想干得比自己的对手更好的冲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在竞争中做的工作都比没有竞争对手时做的工作多一些。这种好胜心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富有刺激性、挑战性和生动性,从而引发成功的快乐。但操作时应注意:(1)设计多种竞争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都有在某一方面成功的机会;(2)竞争的重点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努力做得更好,而不是看别人的笑话;(3)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从而跃跃欲试。成功的体验可激发快乐的情绪,使师生的情感沟通更顺畅、更和谐。如在上文言《游褒禅山记》时,可举行攀登“褒禅山”夺冠赛活动,为课堂教学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活动时让学生自愿把班级分为“快乐队”、“哈里波特队”、“精灵阴”和“勇者队”四个攻关小组。然后让班中电脑高手牵头做好多媒体课件,按课文内容,设计由易到难的小组闯关题目。比赛以小组共同答题闯关的形式进行,按顺序每人一题,个体答题精彩的,给予及时奖励;而累计得分高的小组为胜出小组,给予更大的奖励。这样使每个学生既有个体的成功的体验,又有集体的成功希望,增强了他们努力的信心和决心,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