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饮酒教学实录

《饮酒》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悠闲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饮酒教学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饮酒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饮酒教学实录

饮酒教学实录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吟诵一首我们刚刚学过的诗歌《归园田居》。哪位同学愿意试试看?

(学生们举手,教师有请一位同学起立,学生吟诵。全体鼓掌。)

教师:真是不错,下面,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吧。

(全班同学一起来吟诵。)

教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有些艰辛,但是他坚持了下来,他说,他之所以不在乎这些艰苦,是希望“愿无违”。昨天,我们留了个悬念,陶渊明到底有何“愿”呢?让我们再来看一首陶渊明的诗歌——《饮酒》。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

(学生打开语文书,翻到指定页数,教师同时翻动ppt的页面,转到显示《饮酒》全诗内容的页面,本页中的字大多为蓝色,只有“结”、“菊”、“日夕”、“欲”为黑色字)

教师:按照我们的习惯,我先把入声字给大家标出来了,大家看到的屏幕上的黑颜色的字是入声字,也请你标注一下,诵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他们要读得短。

(学生标注入声字)

教师:这是一首古体诗歌,在诵读的时候平长仄短不用表现得很明显,诗歌入声字很少,要努力读出舒缓、从容不迫的感觉。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教师诵读)

教师:好啦,下面大家都来摇头晃脑的试试看吧。请注意那从容不迫的感觉,不用齐读,开始。

(学生诵读)

教师:让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吧。

(请一位学生起立诵读,大家鼓掌)

教师(冲大家):初读过后,你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初读一首诗歌后,是该通过分析它的声韵而得出一种感觉的。比如,使用开口音做韵,又大量使用开口音的字的诗歌,如《早发白帝城》。

(屏幕上显示《早发白帝城》的诗歌内容,开口音的字成红色,其他字为黑色)

教师:李白在流放途中突然被赦免,心情无比舒畅,所以使用开口音的字“间”、“还”、“山”为韵,来抒发这种情感,诗歌大量使用开口音的字,将这种快乐、释怀的情感抒发出来。

(屏幕上显示《村居》的诗歌内容,开口音的字成红色,其他字为黑色)

教师:高鼎的《村居》描绘了一幅儿童放学后,借着春光美好放风筝游戏的场面。诗歌自然是快乐的,所以诗人使用“天”、“烟”、“鸢”为韵,来抒发这种情感特点,诗歌大量使用开口音的字,将这种快乐的感觉抒发出来。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饮酒》。

(屏幕上再次显示《饮酒》的诗歌内容,所有开口音的字为红色,其他字为黑色。一位学生举手起立回答问题。)

学生:《饮酒》这首诗歌也大量的使用了开口音的字,而且运用了“喧”、“偏”、“山”、“还”、“言”这些开口音的字为韵,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

教师:说得非常好。

(教师板书。“感情基调:开阔明朗。”)

教师:咱们请他给大家诵读一下吧,看看能不能努力把那开阔明朗的感觉读出来,提醒你的是,要把那开口音的字读得夸张一些,试试看。

(学生诵读。师生鼓掌。)

教师:同学们通过音韵学的知识判断诗歌应该抒发的是作者开阔明朗的心境,我们就来看看诗歌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课下注释,之后我会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简单释义一下。

(学生默读,举手,教师请一位学生起立给诗歌做释义)

教师:你可以在释义的时候向老师提问,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跟你一起解决。

学生:在有人的地方盖间草庐,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你怎么能做到,心很远……

教师:远离的是俗世尘嚣。

学生:心远离了俗世尘嚣,地方自然就显得很偏远了。

教师:非常棒,继续。

学生:在东篱下采菊,很闲适的望着南山。南山到了晚上很好看,飞鸟都回来了。这里有真意,想要分辨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教师:做得真棒!大家看看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举手起立):老师,什么叫做远离俗世尘嚣就感到地方偏远?

教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陶渊明的祖辈曾是大官员,陶渊明自己也是彭泽县的县令。有一天,上级告诉陶渊明有个督邮——相当于督导官员要到彭泽县来,要陶渊明整冠束带打扮好了去迎接他。陶渊明心里老大不乐意,他知道这个督邮是个贪官,是个用不正当手段当上官员的人。陶渊明想不去迎接他,可是上级官员说,如果陶渊明不去迎接督邮就有可能丢到自己的乌纱帽了。而做一个县令可是陶渊明谋生的方法啊,不当县令了就没有县令的俸禄了:五斗米。陶渊明该如何选择呢?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这要是鞠躬的意思。陶渊明的意思是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儿去给这么个小人鞠躬。陶渊明辞官了,回到他向往的田园了。所以我们才会读到他的《归园田居》,他没有了五斗米的俸禄所以只好亲自耕种,自己又不大会从事农业劳动,于是弄到草盛豆苗稀。但是陶渊明却说但使愿无违。现在他在有人的地方盖了间房子,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了,每天做的事情是采采菊花,望着南山愣愣神儿,看着飞鸟回归山林。你现在知道陶渊明的愿是什么了吗?

学生(举手回答):远离官场,回到田园。

学生(举手回答):离开俗世喧嚣,回归大自然。

教师:你们说得真好。

(教师板书。“作者志向:远离俗世尘嚣,回归大自然”)

教师:其实陶渊明是“猛志固常在”的,他也有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大志。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希望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可是这样一个黑暗的现实让陶渊明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选择转身离开,回到大自然当中去了。

当你了解了陶渊明的故事以后,你想想看,你该如何演绎诗人的这一种情怀呢?你可以试试看,当你把开口音、闭口音稍作夸张,入声字也明显读短的时候,你能否更好的表现诗人的情感呢?你会不会突然间拉近了与陶渊明的距离呢?请大家试试看。

(学生诵读,请一位学生起立诵读,配音乐,课件翻到相应页)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诗歌哪一部分写得最美么?

学生(起立回答):我觉得“采菊东篱下”这一部分写得最美。

教师:你能给大家模仿一下吗?采菊和看南山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教师把教鞭递给学生做菊花道具,学生试着表演)

教师:表演得真不错。大家看,开口音集中在这一部分了,采、东、下、悠、然、见、南、山、佳、鸟、相、还。(课件展示到相应页)诗人要向你展示我的田园生活多么美好,这里的景色多么优美,不仅列举这些菊花、飞鸟的美景,还特意选用开口音的字来表现自己的开阔、明朗的感情。古人写诗的时候是边吟边写的,挑选景色、锤炼字句,也要看看声音是否合适能否很恰当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才会落笔的。所以你在诵读的时候是不是到这一部分的时候该特意的夸张些,将诗人那种享受大自然美景的感情很好的表现出来呢?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就像这样。

(教师示范,学生诵读,叫几个学生分别诵读)

教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最后两句吧。大家可以想想陶渊明所说的真意究竟指什么,谁能回答我,为什么陶渊明说“欲辨已忘言”的时候用了“分辨”的“辨”而不用“辩论”的“辩”呢?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我觉得这里景色如此美好,诗人又想远离俗世尘嚣,所以不用跟别人去辩论。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我觉得用辩论的辩就不能再说已忘言了。

教师:你们说得很好,大家要先看这两个字的字形,辩论的辩中间是个言,可见辩论是要用嘴的。而分辨则是可以用心的。陶渊明的真意是用心才可以分辨的。庄子说“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可见真意得到了,则不需要语言了。

教师:好啦,我现在给大家吟唱一遍,看看待会儿谁也可以吟唱了。

(教师吟唱,学生吟唱。)

教师:现在,我要默写这首诗歌了。请大家举起手指头在空中书写一下你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比如:庐、篱……

(学生开始书空,做默写准备)

教师:现在打开听写本,开始默写。

(学生默写,教师巡视)

教师:现在两组交换一下来给对方寻找错误,看看哪些人是零错误。

(学生交换找错误)

教师:哪些人是零错误,请举手。

(全对的学生举手)

教师:很好。能当堂默写,是我对大家的最基本的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到。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感叹世俗的丑恶,归隐田园。他感慨只有田园生活才有真意,即便田园生活过得有些艰苦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理想,都该有自己的志向,为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我们应该向陶渊明学习,坚持下去,乐在其中!

以上内容来自饮酒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