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南辕北辙

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辕”“辙”“把式”“盘缠”的意思。

2.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去读,去演,以领会寓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 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师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他吧----让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

3. 认识理解“辕”“辙”。

A.教师板书“辕”“辙”,请学生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B.课件出示“辕”和“辙”的图片,看课件理解“辕”和“辙”的意思。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4.复习“寓”和“言”的意思,提示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学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上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并对“盘缠”和“把式”进行理解。

活动3【讲授】三、深入研读——体会故事道理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找学生标出马车行走的方向。

2.再读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3.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A.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B.师指名回答。

C.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3段对话。学生边读边琢磨: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师借机指导朗读。

D.根据同学们的理解填补文本的空白——为人物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加上提示语再指名读3段对话。

E.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揭示寓意:课件出示:“车上的朋友不明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越远。”齐读这句话。此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一想这个坐车人错在哪里?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活动4【活动】四、了解出处——与生活实际结合

1.早在2300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2.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2300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

活动5【作业】五、课处延伸——引导大量阅读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对寓言有过这样精粹的描述:“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离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北▲

方向弄错

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南▼(楚国)

南辕北辙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南辕北辙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 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师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他吧----让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

3. 认识理解“辕”“辙”。

A.教师板书“辕”“辙”,请学生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B.课件出示“辕”和“辙”的图片,看课件理解“辕”和“辙”的意思。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4.复习“寓”和“言”的意思,提示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学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上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并对“盘缠”和“把式”进行理解。

活动3【讲授】三、深入研读——体会故事道理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找学生标出马车行走的方向。

2.再读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3.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A.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B.师指名回答。

C.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3段对话。学生边读边琢磨: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师借机指导朗读。

D.根据同学们的理解填补文本的空白——为人物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加上提示语再指名读3段对话。

E.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揭示寓意:课件出示:“车上的朋友不明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越远。”齐读这句话。此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一想这个坐车人错在哪里?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活动4【活动】四、了解出处——与生活实际结合

1.早在2300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2.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2300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

活动5【作业】五、课处延伸——引导大量阅读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对寓言有过这样精粹的描述:“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离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北▲

方向弄错

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南▼(楚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师:你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没有?生:没有。师:没学过。俄罗斯在很早以前,有位画家叫列宾,他坐的船在伏尔加河上走,因为是逆流和顶风,所以船走不动,要用很多的纤夫拉着它走,知道不知道?生:知道。师:他看见衣衫褴褛的这些纤夫,那么苦,在拉着船往前走,他画了一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用他的色彩和线条作工具,来表达对纤夫的同情和当时...
教学分析
以一颗宽容的心给孩子提供充分的交流时间,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正是新课改革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一文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课堂情景如下:今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南辕北辙》这一课,和以往一样,课进行得非常顺利。正当我要对这一课进行小结时,一个平时十分调皮的学生举起了手。“向尚,你有什么什么问题?”“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不对,因为他这样走,也...
知识扩展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一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据陶渊明在《命子》诗中自述:先祖源于...
阅读答案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⑴一天,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我问学生们:如果圣诞老人在年三十晚上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希望得到什么?⑵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说要金子的,有说要电视的,有说要洋楼的。⑶一个男孩子,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⑷这男孩子家境不好,出生不久便没了母亲,父亲在他3岁时又不幸葬身深崖。他是奶...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