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秋声赋教学案[苏教版必修四]

《秋声赋》学案

秋声赋教学案[苏教版必修四]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学习本文描摹抽象事物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文题知识

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后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后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颖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0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0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感到心力交瘁,所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3、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三、文本研习(读·品·想·议)

1、作者是如何描摹秋声的?

2、通过感叹秋声,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慨?

四、学以致用

请仿照本文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从“春之声/夏之声/冬之声”任选一个加以描摹。

五、课下作业:

归纳整理,落实文言基础(重点实、虚词,重点语句)

六、知识链接

★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北周·庚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北宋·寇准《书河上亭壁》: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辛弃疾《昭君怨》: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张炎《清平乐》:只有一枝语叶,不知多少秋声

★元·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李白《赠庐司户》: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南唐·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