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最是“浪漫”人情怀

在初读课文之后,学生整体感知了文章主要写了烟台的海的不同的景观。在学生找出了概括介绍烟台海四季特点的一句话之后和孩子分别精读了四段文字。在读到第四段“夏日的浪漫”时,我问学生:文中只字未提“浪漫”,你能不能从文字的描述中体会到浪漫呢?

最是“浪漫”人情怀

于是孩子们沉浸到了美美地朗读中,到夏日的烟台的海边去寻找那份独特的浪漫。

很快有学生举手说,我找到夏日的浪漫了。

“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

“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我本想学生找出这段文字后,通过多读几遍,美美地读几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出烟台夏日的浪漫。但是,我想孩子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个其中的浪漫吗,能不能感受到烟台人对生活的热爱呢?也许我还是过于理性地思考,于是我又问了一个直接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浪漫吗?

我这一问,孩子们哄堂大笑。我知道在孩子们的心里,所谓的浪漫指的是,男男女女的卿卿我我,谈情说爱。所以我并没有惊讶孩子们的表现,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查一查什么是“浪漫”。

吴海健说,我知道浪漫是富有诗意的。

吴杰说,我知道浪漫是充满幻想的。

耿丽说,我想浪漫应该是美丽,美好的东西。

……

我接过孩子们的话头,说,对啊。浪漫就是美好的幻想,富有诗意的想象,浪漫的是一切美好的生活。那么同学们从文中的这段描述中又体会到什么是“浪漫”呢?

吴海健说,烟台的海是美丽的,作者把她写成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王颖说,我同意她的观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夏日烟台的海比作少女,写出了海的恬静与温柔。真的很美!

耿丽说,我认为最浪漫的还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我紧跟着问,那你能想象一下她们在说什么吗?我给了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你和同桌一起来说说。

耿丽和同桌说说,我想她们可能在说今晚海边的人真多啊,你瞧他们都开心啊,我们来一起唱首歌吧!

张敏说,我想她们在说今晚的夜色多美啊,海风多凉爽,吹在身上真舒服,真惬意!

薛瞳:How are you ? 田超:Fine .Thank you .And you ? 薛瞳:I fine too.他们的会话给课堂更增添了几许气氛,大家的思维更加活跃。

翁玲说:让我轻轻地帮你拍拍,你累吗?孙琳,谢谢你。你的笑脸真美丽,听我给你唱首歌吧。

…………

言语的魅力在于他不写“美丽”,但是每一个字都能流露出“美丽”的影子,不写“浪漫”,每一个词都能表现出“浪漫”的情怀。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字里行间去咀嚼出英华,让孩子的口角也能流露出芳香。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作者笔下的夏日的烟台,浪漫可爱,充满诗情画意。人们朝看日出,晚听海语,人海像依,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我们不能发现作者眼里的烟台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是一对相偎相依的恋人,如何让学生体会这浪漫的情怀,只有人才能真正体会,因此我们的眼中要有人。

先听听孩子的想法

——为什么是“冬、春、夏、秋”?

在和孩子们初读完课文之后,要求孩子们去看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烟台的海的?当孩子们发现文章是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写的时候,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是“冬、春、夏、秋”呢?

我想这是我在备课时就已经考虑到的问题,我想这是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得很清楚,讲我国东南面临海的城市居多,而北面临海的却很少。而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其独特的景观。因为“北面临海”,所以“独特”,因此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这是我教学设想。

但是,当我听到学生说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又想是不是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呢。于是,我当了一会传球员,把问题重新抛给了学生。因为问题是孩子们提出来的,现在我又抛给了学生,因此学生的热情较高,相互之间开始讨论起来。我就让孩子同桌之间相互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看谁说的比较有道理。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好像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我从孩子们自信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个学生说,我和同桌讨论过后认为,作者因为最喜欢烟台冬天的海,所以先写冬天的海。把自己最喜欢的放在前面,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力。

另一个学生说,我们认为,冬天烟台的海景观更加奇特,最能表现出烟台海的特色,所以作者先写冬天的海。

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认为,可能是作者想和别人写得不一样吧。我们一般都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他要与众不同,就先写了冬天。

还有学生说,我认为,作者先写冬天的海,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感觉冬天的海最能表现出烟台的海的与众不同,同时也是作者最喜欢的。

……

讨论并没有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是更加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新科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多感悟和思考。”我本想通过我的一句话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但是课堂上经过学生们的这一讨论,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后面的内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的理解也只是我对文本的理解,这也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也有可能是作者的想法,因此,阅读教学再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创造性地去阅读文本。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