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古代文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类:

古代文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解析

1.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它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

A.大都 B.中都C.上都 D.南京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C.门下省

3.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是( )

A.杏林 B.悬壶C.黄芪 D.歧黄

4.请问道教思想中含有下列哪些内容?1.神仙说 2.炼丹术3.长生术 4.道家思想 5.灵魂轮回( )

A.1234 B.1235C.2345 D.1345

5.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 )

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 B.唐代科举制度不公平

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 D.明经科出身者与进士科出身者的对立

6.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7.“五四”运动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 )

A.鲁迅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郁达夫

8.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

A.射 B.御C.礼 D.经

9.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 )

A.司马光 B.司马相如C.苏轼 D.嵇康

10.《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 )。

A.植物油B.动物油C.古时女子的一种化妆用品D.一种垃圾

11.“狼毫”的原料取自( )A.狼 B.狗C.黄鼠狼 D.野猪

12.历史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是在( )

A.岳麓书院 B.集贤书院C.嵩山书院 D.东林书院

13.《南华经》是( )的别称。

A.《老子》 B.《周易》

C.《庄子》 D.《抱朴子》

14.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

A.鼓 B.锣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 )

A.荀子 B.老子C.孙子 D.孟子

1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18.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

A.周易 B.尚书C.史记 D.尔雅

19.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

A.唐太宗 B.武则天C.唐玄宗 D.唐穆宗

20.“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猪、牛、马、羊、狗、鸡六种,其中人工驯化最早的是( )

A.猪 B.牛C.狗 D.鸡

21.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庙”和( )。

A.孔酒 B.孔子书院C.孔学 D.孔林

22.“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2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

A.乌 B.巫C.肖 D.萧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

诗词类:

1.沈德潜《说诗 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句中××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

2.下列各组语句中,“ ”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的选项是( )

A.“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筑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筑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筑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关系有夫妻、朋友、兄弟等,下列诗篇内容分别对应其中的一种关系,下列选项按题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A.甲丙乙 B.丙乙甲C.甲乙丙 D.丙甲乙

4.“满江红”被用作词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么物种?( )

A.水生蕨类植物B.浮游动物C.乔木D.菌类植物

5.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之后发现正文正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

A.满庭芳 B.雨霖铃C.念奴娇 D.水龙吟

6.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 )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C.白居易 D.杜甫

7.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最著名,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8.“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

A.酒窝 B.眼睛C.嘴角 D.腮帮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中秋节 B.元宵节C.端午节 D.七夕节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屋C.酒 D.庄稼

1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哪两位诗人的自况?( )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

12.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谁的名言?( )

A.顾炎武 B.关天培C.林则徐

13.唐代诗人顾况曾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他在看完白居易的一篇诗作后,马上转变态度,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哪句诗?(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后者词集是(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答案及解析

历史类

1.C【解析】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上京为辽的首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2.A【解析】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合称“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事无不管,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

3.C【解析】黄芪,又名黄耆,一种中药材。

4.A【解析】灵魂轮回为佛教思想。

5.A【解析】唐代科举考试明经科较易,考的是经典的背诵默写,故30岁考中,已属“老”了;而进士科较难,考诗赋策论,考的是理解发挥能力,非有长时间的积累不能考取,故50岁考中尚属年轻。

6.B【解析】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7.C【解析】刘半农,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1920年在其创作的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小诗中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8.D【解析】“六艺”①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击)、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②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9.A【解析】司马光根据战国时七国争雄的形势设计的。

10.B【解析】膏,形声字,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意:溶化的油脂,一般是无角动物的油脂。

11.C【解析】毛笔的一种,用黄鼠狼(鼬鼠)毛制成,故名。

12.D【解析】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

13.C【解析】《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14.B【解析】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鸣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15.D【解析】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是:“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6.A【解析】西汉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推崇道家思想

,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得国力大大增强。

17.A【解析】据说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都没跃过这两个岁数。两个圣人都过不去,所以民间就认为这两个岁数危险。

18.C【解析】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19.B【解析】武则天时,为杜绝科场贿赂之风,将考生考卷上的名字籍贯等用纸糊上,以防止考生与撰卷人串通作弊。这种做法类似现在的密封卷。

20.A

21.D【解析】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22.A【解析】我国古代的“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合抱时一般是左手在外。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抱于胸前。

23.C.【解析】《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24.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选项中B符合。

诗词类

1.A【解析】题干语译:每个人的个性与表情都不同。读李白的诗,犹如看到他在君王面前脱鞋;读杜甫的诗,犹如看到他忧心国事、感伤时局的样子。从“脱屣千乘”可知是洒脱浪漫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从“忧国伤时”可知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选项中,A项最恰当。

2.C【解析】文句中若有数字相连的情形,其关系大致为相除、相乘与分立三种。A项前一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什一”为“十分之一”,相除关系;后一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百二”为“百分之二”,相除关系。B项前一句出自杨万里《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六七”为分立关系,“六或七”;后一句出自杜甫《无家别》,“一二”亦为分立关系,“一个或两个”;C项前一句出自陆游《春日杂赋》,“八九”为“大半、接近全部”之意;后一句出自苏辙《吕希道少卿松局图》,“四五”指四或五棵松,分立关系;D项前一句出自苏轼《辘轳歌》,“二八”为“十六”,相乘关系;后一句出自黄庭坚《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三五”为“十五”,亦为相乘关系。

3.C【解析】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以女子的口吻表达对外出丈夫的深情思念;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表达了朋友之情重于千金;丙出自刘克庄《和仲弟十绝》,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

4.A【解析】“满江红”有五义:①植物名;②中药名,即①项植物入药;③词牌名;④京剧剧目;⑤歌曲名。自然界中应指植物名,别名有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等,属蕨类植物门。

5.C【解析】念奴娇又名百字令,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满庭芳95字。

6.C【解析】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被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

7.C【解析】C项出自宋代辛弃疾《和赵直中提干韵》,A、B、D项依次出自陆游《书愤》《游山西村》《金错刀行》。

8.A【解析】本义:面颊上的微涡,指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

9.B【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即是月亮黄昏已经升起来了,那就应该是满月了。满月的特点是与太阳此升彼落,出现在黄昏,消失在清晨!既然是满月了,那就是在农历的十五或是十六。

10.C【解析】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11.C【解析】前一句出自唐代贾岛《题诗后》;后一句出自唐代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C【解析】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的精神。

13.B【解析】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将自己的诗集投给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很有才气,但脾气高傲,瞧不起后辈的文章。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等到接过诗集一看,上写着“太原白居易诗稿”,心里认为这个年轻人毫不谦逊,便取笑他说:“名居易,只恐长安米价太贵,居之不易。”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顾况打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就反过来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

14.D【解析】朱淑真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后世人称之为“红艳诗人”并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