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备课精要
更新时间:2024-03-28 20:12:12

皇帝的新装·备课精要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备课精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作者安徒生的国籍及主要作品。

②了解本课出现的生词的意义并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课文中人物不说真话的动机以及皇帝的性格特点。

②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 情感与态度: ①体会作者对皇帝及大臣的讽刺态度。

②认识虚伪、虚荣对人生的危害。

二、课文主要内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1807年丹麦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本文是安徒生初期的作品,也是流传甚广的童话之一。这篇童话围绕着奇特的衣服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骗子编造的新衣服具有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特性,好似一面衡量是非、智愚、美丑的镜子,帮助读者去鉴别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童话就围绕着衣服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又生动的故事情节。童话以奇怪的衣服特性为核心,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有条不紊地写来。

皇帝爱新装即第1自然段是整篇故事的引子。“不爱江山爱服装”的皇帝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看戏等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如此酷爱美服,为骗子的得逞埋下伏笔。于是,骗子出场了。

骗子“做”新装即第2~4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骗子没怎么费劲就打动了皇帝。不仅仅因为骗子说自己会做衣服,主要的还因为骗子说所做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龙心大悦,心花怒放。两个骗子走马上任。

皇帝派人看“新装”即第5~18自然段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骗子动工了,皇帝想看看进展,又心有余悸。于是派诚实的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分别前往。可是无论是大臣还是官员,都什么也没看见,因为那里确实什么也没有。为了证明自己不愚蠢,而且很称职,他们都当着骗子的面把完全没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回宫后又都向皇帝说了假话。皇帝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亲自到骗子处察看,结果也是一样:他什么也没看见。可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称职,他也隐瞒了真相,他向骗子表示“我十分满意。”

皇帝穿“新装”游行即第19~32自然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游行大典开始,皇帝被前呼后拥着,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了。至此,皇帝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故事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揭穿“新装”的骗局即第33~36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在那些围观的人群中,终于有人说出了真话。那个说真话的人是谁呢?是个孩子。因为孩子单纯、天真,没有顾虑。一出闹剧谢幕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这篇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及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昏庸、虚伪以及为了保全职位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揭示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对统治阶级的愚蠢和丑恶行径的无情嘲讽。同时,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天真烂漫的儿童,才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安徒生是位童话家,又是一位想像丰富的诗人。他的童话在形式上虽然是散文,但实际上却是“诗”。他每写完一篇童话,就在日记中说“做完一首诗”。他是把童话当做诗来写的,因此他的童话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三、主要写作特点

1.奇特的想像和极度的夸张。由于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腐朽,中外历史上的那种只顾穷奢极欲而不理朝政的昏庸皇帝是屡见不鲜的。作者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像和夸张,塑造出“皇帝”这一典型形象。他只在服装上穷奢极欲,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便是一种艺术的、极端的夸张的手法,夸张到了极点,夸张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2.精彩的神态、心理刻画。作者在描写皇帝与其亲信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时,反复描写他们不同的神态和相同的心理,揭露他们出于各自私利而空口说瞎话的丑态和可笑的嘴脸。

3.富有童趣的语言描写。作品的语言,轻松幽默,机智传神,得力于充满童趣的儿童口语。

首先,善于使用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如三次出现“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一句。第一次是老大臣不相信自己眼睛喊出来的;第二次是两位“诚实”官员陪同皇帝视察时一同喊的;第三次是皇帝穿好衣服,群臣们喊的。同样喊假话,人数一次比一次多,这就揭露了这群奴才的无耻嘴脸。

其次,生动地描摹了儿童容易理解的各种动作姿势,使儿童产生亲切感。如两个骗子“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这些动感强烈的语言,既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同时又是能激发他们想像力的。

第三,简洁明快,接近儿童的口语。如大臣们哄骗皇帝时称赞布料的话:“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一连串简洁的短语,活泼生动、自然流畅而又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关于“想一想 做一做”中的难点问题

这篇课文的第二道题设置的很有新意。题目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面三段文字都细致地描写了老大臣看到“布料”后的眼睛变化。仔细体会他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1.“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2.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3.“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设题这道题在于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那就是在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细节,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描写的富有变化的细节莫过于人物的眼睛了,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体会作者对人物描写所倾注的匠心。因为题目中的三句话重点描写了老大臣眼神的变化,反映了他的心理从恐惧到吃惊到平静下来的变化过程。恐惧是因为没有看见布料因而担心被认为是不称职的;吃惊是确信眼前没有什么布料,感到骗子太胆大妄为;平静是因为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打定了回去说假话的主意,因而故作镇静地、装模作样地欣赏起那本不存在的布料。

另外该课的第四题的设置也很有价值。为训练学生的推测能力和想像能力,题目要求同学们讨论:游行大典结束,皇帝回宫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显然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既不唯一,也不固定。可以推测出这样几种情况:

1.皇帝不再爱慕虚荣,改掉了酷爱穿漂亮衣服的毛病,并惩治了两个狡猾的骗子。

2.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仍继续寻求漂亮衣服;把两个骗子聘为御用裁缝;表扬了两位大臣,并给他们加官晋级。

3.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罢免了两位大臣。

4.皇帝变得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意见,而且原谅了两位大臣。

五、教学建议

1. 练习分角色朗读、复述、表演,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可根据情节安排和人物描写设计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含意,从而提高学生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启发学生推测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情景,培养想像和创新思维能力。

4.向同学推荐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指导阅读。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