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

1.抓住教学研读点“审阅”,感受总理工作的劳苦。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正如刚才有的同学所说,我们的总理为了振兴中华,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们的总理是不是真的这样日以继夜地工作的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一篇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夜的工作》。我建议,难读的地方请你反复读,围绕总理一夜的工作特别让你有感触的地方也请你反复读,听明白了吗?

生:放声自由读课文。(三分钟)

师:可以交流了吗?你对哪个语段或者句子反复读了,为什么?谁先来读?

生:我反复读了“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我觉得这些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身为国家总理,办公室居然这么简单。我觉得他真是一个简朴的总理。

生:我反复读的是“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我从这些句子看出了周总理审阅文件十分认真,看每一句都是非常仔细的。

生:“总理站了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我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我读了这一句十分感动,总理他一个晚上没有休息,只有上午睡了一觉,下午还要继续工作。

生:“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总理要批这些文件非常的累,非常的辛苦,而且非常关心自己的下属,让他睡觉,自己批阅文件。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我们从课文不同的地方读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我们再来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总理这一夜在忙些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看到了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他都在认认真真地审阅每一个人拿来的稿子。

师: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总理这一夜都在──审阅文件。在你们的理解当中,“审阅”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审阅”,我觉得是非常认真地看。

生:我觉得“审阅”的意思是审查和阅读。

师: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这样,对吧?审阅不仅仅是阅读,而且要审查,作为总理,还要作出批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一份总理曾经审阅的文件,文件上的圈点勾画及旁边的文字就是总理的审查意见以及作出的批示,看到了吗?

生:(齐)看到了。

2.研读总理怎样“审阅一份文件”。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地去了解总理是怎样审阅一份文件的,你们觉得,应该反复读课文的哪个段落?

生:第四自然段。

师:对,就这个段落。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

师:同学们,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总理是怎样审阅文件的,你会用哪个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日以继夜)

师:读了这一个段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总理审阅文件时的那一分认真、仔细、负责以及一丝不苟。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仔细的程度,总理审阅文件时的每一个细节乃至每一个动作,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有没有出乎你们意料的地方你们所没有想到的地方?

生:我没有想到总理居然看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竟然是这样仔细地看这篇文章的。

师:请你注意朗读时的轻重缓急,读出你的出乎意料。

生:(有感情地朗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一句”这个词,在这一句里出现了几次?出现了四次,也许读好了这个词,也就读好了这句话,请你们再来读一读。

生:自由感情读。

师:没想到的是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同学们,这是蒋老师收集到的总理曾经审阅过的文件(教师手拿文件),我粗粗地数了一下,一共有400多句。同学们,整整400多句啊,总理是怎样审阅的?请你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

生:(深情地读)“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师: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地方吗?请你来。

生:“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总理这么忙,这么累,但是我没想到他批阅每一份文件都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同学们,我们没想到的是总理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总理审阅文件的时候问旁边的专家一两句,就是这段话中哪个词的意思?

生:我觉得是这段话中“咨询”的意思。

师:那么“备咨询”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准备被咨询“的意思。

师:这里是“谁准备被谁咨询”?

生:这里是“作者准备被周总理咨询”的意思。

师:同学们,从“咨询”与“备咨询”两个细节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总理?

生:我从“备咨询”这个细节中,看出了周总理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总理。(不辞辛劳、虚心求教、谦虚、一丝不苟)

师:同学们,我们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把这种理解体现出来。我们一起来读好吗?“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读──

生:(齐读)“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回到这份报告,请你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一段,想想这份报告最初的作者是谁?

生:这篇报告最初的作者是周总理。

师:是周总理自己!当我们联系上文知道了这一情况,再联系“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想说,周总理他对自己写的文章还这么认真仔细地阅读,他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生:我觉得周总理的工作态度是极端认真的。他自己写的稿子,他看到了有错误的地方一定要精益求精,把它改到最好。

师:好,同学们,带着自己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吧。

生:自由读。

师:可以放开声音读,从这一段话中还有让你所想不到的吗?

生:(略)……

3.情境体验读总理怎样“审阅一夜文件”。

师:同学们,总理这一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齐)不是。

师:其实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总理工作了一夜,请你再默读课文,究竟课文哪个地方写出了总理整整工作了一夜?你从哪里可以推想出总理这一夜都在认真仔细地审阅着文件?

生:默读课文。

生:(说多处理由。)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审阅一份又一份文件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夜幕刚刚降临,我们的总理就坐在了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他拿起今天所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同学们,夜已经很静很静了,很多人包括作者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但是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继续审阅着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同学们,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的总理终于拿出了他今天所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依然──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要问我一两句,同学们,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总理工作非常辛劳。

生:我觉得这真不愧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啊!

生:我觉得周总理的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而且精益求精。

生:我觉得周总理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4.读写结合,感悟总理怎样“审阅一生文件”。

师:同学们,现在我想问的是,是不是仅仅是作者所看到的这一夜,总理才这样劳苦地工作?

生:(齐)不是!

师:其实作者跟我们想的一样,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生:我从课文当中“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夜都是这样工作的。

师:同学们,作者只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也仅仅读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凭什么说总理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呢?让我们去看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作的总理一天的工作记录。

1974年7月26日

下午3时起床

下午4时与尼累尔会谈

晚7时陪餐

晚10时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办公

中午12时去郊外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休息

师:同学们,尽管这是一份简简单单的记录,但是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有话想说。

生:我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很少,他第一句写了“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了“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

师: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这一天他只休息了一个小时。

生:我从这份报告看出周总理从起床到休息这段时间,他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一次是在中间休息的。

(低缓的音乐想起)

师:同学们,可能我们并不知道,1974年我们的总理已经身患绝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原本健康的他,这时候体重急剧下降。许许多多的人,都劝他每天多睡两个小时,但是我们的总理却简单地说:“我做不到。”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总理,你还有新的话想说吗?把你们想说的话迅速写下来。

生:写话。(三分钟)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吗?

生: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的品质。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生:总理,你的工作量是那么大,你的工作时间是那么长,你的工作态度又是那么的认真,你真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啊!

师:三个“那么”让你从三个方面感受到了我们的好总理。

生: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你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热爱你;你勤勤恳恳为人民,人民爱戴你;你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尊敬你!

5.个性化感情读作者心声。

师:是啊,你感觉到了一位鞠躬尽瘁的总理。如果总理的心里不装着人民,人民的心里又怎会装着他?同学们,我们的作者何其芳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联想到总理一夜又一夜的工作,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情感。

生:自由读最后两段。

师:同学们,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生:作者当时是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作者当时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的。

生:我认为作者当时是十分自豪的,他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

师:同学们,作者当时是那么的自豪和骄傲,以至于后来他想对全世界呼喊,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一段话吧。

(略)

由《一夜的工作》引发的两点思考

姚永安

蒋军晶老师在浙江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上了《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尽管这一课最终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但还是有一些老师觉得蒋老师这一课上得不够“新”,不够“深”,与“审美期待”有距离,因为蒋老师以前的课总是给人一种震撼甚至可以说是让人措不及防的冲击,例如他上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母爱》、《麋鹿》等。

以上情况让我想到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了,狂飙运动兴起了,拉斐尔受到一帮特别讲究独创性、讲究艺术天才的人的反对。这种联想让我很兴奋,促使我去追问那些质疑此课至少觉得这一课上得不够“新”,不够“深”的老师,追问他们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满怀期待地想从他们那里捕捉到一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独创性观点。可是,当我真正倾听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内心却极其担忧,引发了我对下面两个问题的思考:

有的老师问: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需要这样文本细读吗?

关于文本无用论与教材颠覆

“文章只是个例子”被千万次地引用,由于老师们的“多元解读”,自然这个“例子”已不仅仅是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原型”了。既然是个例子,在部分老师的眼里自然可以推倒重来,安排一个另外的“例子”取而代之。以前王崧舟老师上这篇文章的时候,作为引子,引用了《你是这样的人》,有老师在评课时就提出过换个“例子”的说法:“如果把那首诗做为正文,把课文作为一种辅读的材料来说明那首诗,效果恐怕还会更好一点。”于是在这样的怀疑主义与批判精神的引领下,教材被阉割、重组、甚至剔除。教材似乎可以随意颠覆、超越。

教材真的可以随意颠覆、超越吗?

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例子”的阐释: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这就牵涉到我们的课文在说明或证明什么。艾布拉姆斯将作品在“文本”、“作者”、“读者”、“世界”四个维度去观照,如果作品放在了教材中,那势必还有“编者”因素。当文本还没有被教师和学生解读的时候,作为一个软载体,就已不再是原初完全开放的文本。此时的文本已经在教材的编排体系、课程价值实现等的干扰下重新被编码,也就是说作为单独的一个文本你可以作多维度的解读、参悟,但是一旦成了教材体系下的文本,必然有了修辞学的标准,而修辞学的标准是“得体”的标准。在此种情态下,文本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同时还需要服从教材编排体系所赋予他的特点、规律和意义,否则教材就只是读本或文章集了。试以《一夜的工作》为例,就文本的所涉及的话题来说,可以换成《你是这样的人》,但是由于两种文本无论在体裁上、材料的选择上、语言的表述上还是情感表达的话语方式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区别。可能就单独的文本可以做替换,但是当文本背后由于被赋有编者意图而承载更多的隐性内涵的时候便不能随意更换,毕竟,语文教材的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模式来构建的,是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来构建的”,是“语文教材的心理学化。”可能你的视阈关注的只是其中的某个点,而不是全盘,因此以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对教材进行更替,这本身就缺乏科学观。

以上所述,我都是想说明,那些持“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不需要文本细读”观点的人,忽视了《一夜的工作》的教材意义。用他们的观点来推理,现行新课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根本没有教与学的必要,因为很多文章是小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文章并不是什么经典文学作品,是“不好”的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这完全是一次个人判断,并且这种明显带有个人偏好的判断只有在“文学欣赏”的领域才能成立,在文学欣赏的领域,你甚至可以讨厌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经典。但是,在语文教学领域,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去体会去判断文本,完成教材或显或隐的教学目标而不把个人的喜好过于强势的迁移到学生身上,是一种有责任心并且是科学的表现。

有的老师说:蒋老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老师,但这篇课文的教学,他只是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工作的劳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感觉不过瘾,没有深度。

关于解读的随意性与言语放逐

杰拉德?格拉夫(Gerald Graff)认为文学研究中发生了所谓“理论的爆炸”。由于语文教学滋生于文学解读这一土壤,因此也充满了各种主义。诠释学、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学理论及其他文学作品研究方法在教学中的介入,使我们逐渐走出封闭圈,不少老师也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设计出了很多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如蒋老师以前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以及《母爱》的教学。

但是,如果理论成为一种时髦,或者成为界定一堂课的好与坏,便会与现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成一次错位。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行必某某理论,教必做“加法”,特别是一些展示课,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将对文本的理解一股脑儿地在课堂中“炫耀”出来。一位浙大人文学院的教授在听完一些“深度”课的时候说“这样上,我们怎么办?”这句略带揶揄的话,不禁让人想:真的需要这样讲求“深度”吗?

就拿《一夜的工作》为例,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有些老师认为文章语言没有可以深挖之处,应该朝着各种主义范畴之内进行解读,例如从利科等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而话语需通过解释者的‘整理’和理解,才能变成一首诗、一个故事等,在此意义上,整理也成为一种文学样式。”“文本的意义就不局限于作者的意图或意思,它是向读者的理解开放的,文本的语境只有就它是想象的而言才是现实的”,从这些角度切入,对文本做纯粹个人化的“整理”,“复而发明”,可以从“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这声呼告中作纵横捭阖的分析,分析周总理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运用大量周总理的生活实例结合“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这个细节,分析儒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从“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透视建国初期的政治举措与相关制度;甚至从我与周总理的接触折射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精神状态等等。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荒诞,但如果了解可以从“晏子使楚”解读“规矩”内核,可以从“珍珠鸟”阐释“笼子”的符号意义,那么上面的“整理”应该都在“情理之中”。

为了营造“充满思考”的课堂,于是上面的诸多处理《一夜的工作》的方式便会带上“思辩”的崇高,一些老师认为“若语文课堂没给学生提供足以让其燃烧的环境,没有刺激起他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学生就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欲望却为了配合老师的训练而进行的表达几乎是无效的。在这个背景下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对教师而言是做作的”,为了增加效度,便采用“在各种新奇的精神历险中,学生对语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才乐于高效以及富于想像地使用语言。”

教材真的可以这样去“整理”吗?

诸多思辩可能会拓宽学生的思考领域,但如果采用“在各种新奇的精神历险中,学生对语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才乐于高效以及富于想像地使用语言。”,在这里,我不能像李海林先生去旁征博引证明言语与语言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我只能粗浅的认为上面所提到的两方面本身也是二元的,有先天的无法调和的一面。在上面的随意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新奇的精神历险”等属于“精神实践”层面,而它的归结又在“使用语言”这个点上,而这又是属于“工具实践”层面,利用思想性去驱动工具性,就像高谈劳动的崇高而为了促进锄头的锋利一样,不在一个领域(层面)上的两个事物连调和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产生合力呢?试图通过精神历险达到语言训练,导致的结果是造成言语的放逐和语用能力的缺失。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