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用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学生

后进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也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必须以教育创新的理念来解决后进生问题。

用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学生

一、以教育创新的理念正确看待后进生现象

任何一个团队,总会有优秀与落后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存在的现实,努力去减少这种差距。后进生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后进生的根源入手,以创新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后进生应该和优秀生受到同样的教学待遇。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之间课堂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是我们所必须正视和接受的。如果我们的教学只重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而边缘化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必将导致成绩差异的进一步放大,导致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与结构断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得到自我心理需求的不断满足与教师正面的鼓励与支持,学习信心不断增强,成绩稳定;另一方面

,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由于自我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加上教师的不当鞭策之言,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有的甚至转化成逆反心理,失去上进的信心和勇气,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提高,逐渐成为了“差生”。这样,先进与后进在我们教学观念中的差别最终导致了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对立和后进生问题。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正确面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一视同仁,多从正面鼓励他们,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和优点,尽可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后进生也能够体会到教师关怀的温暖,结合合理的学习方法指导,后进生一定会取得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2)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体现学生个性,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

应试教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甚至可以说应试教育即是淘汰教育,很多学生因为成绩的原因,被挡在了接收更多教育的大门之外。而素质教育必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后进生问题的客观存在,说明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由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填鸭式教育的强者,也就不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以新的教学理念转化后进生

既然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群体,那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来转换后进生。

(1)

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做人。以学生为主体,也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为工具,建立平等、和谐、健康、稳定的师生关系,是改善后进生学习态度和信心的一个心理基础。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相互尊重是改善一切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后进学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后进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2)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常常是单向的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这种师生关系模式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上可能与教师的交流更少。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教学主体,有其自身的思维特点和主体发展过程,必然对其行为产生潜在的思想影响。作为教师,仅仅通过这种传统的课堂交流,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思维特点的形成和影响完全把握。为此,教师除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应在课余主动与学生交谈和探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认识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3)要理性引导并激励后进生的进步与提高。

后进生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理性的、分阶段性地总结和分析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成绩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调整。对于后进学生来说,由于长期遭受到轻视和压抑,缺乏自信心和主体的自豪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之后,老师应当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后进学生的主体存在心理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这种阶段性肯定的姿态,可以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促进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增强他们的主体自豪感,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功与进步。在充分肯定后进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尚存的不良习惯,要进行适时的提醒,使他们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喜变化,又能够感觉到自我更新的巨大潜力,自觉地加以改正。

(4)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竞争。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共同面对的难题,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团结协作意识,并对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合作精神正是创造性人格必备的要素。通过合作交流,后进的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从优秀学生身上获取一些有学习价值的东西。但是这种合作交流不能以牺牲优秀学生为代价,必须要对优秀学生也给与足够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作为一个环境下的个体,竞争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转换后进生,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一样,良性竞争的存在,会激发学生的勤奋努力和创新进取。素质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体现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发展。转换后进生是前者,而诱发学生的竞争欲使为了后者。

(5)正视后进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转化后进生,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但决不意味着对后进生的缺点和陋习姑息和纵容。作为后进生,其本身一定存在较多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这是毋庸质疑的,这些缺点和不良习惯的改正正是我们改造后进学生的重要内容。发现后进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确实是我们解决后进生问题、促进其跳跃式进步和潜移默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手段,这在转化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我们必须看到后进生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特别是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欠缺正是导致其落伍后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仅仅依靠老师方面鼓励和肯定的柔性办法是不够的,要刚柔并济,建立对后进生监督约束机制,时刻注意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主观上理解和尊重后进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从行动上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和严格要求。

总之,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班集体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视甚至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要用创新的教育理论认识后进生的客观存在,用创新的教育方式转化后进生,使整个学习团体能更健康的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