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中学生古文翻译的两个原则

中学生翻译古文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重,意译为辅。

中学生古文翻译的两个原则

因为翻译主要达到两个目的:正确和通顺。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下面我们具体谈一谈这两个规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

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

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

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

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

意译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逐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

三、巩固练习: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也?”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①“如切”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磋”,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雕刻玉石,做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参考答案: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