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祝福》教学设计1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

【识记书写】

彷徨 钝(dùn)响 幽微 寒暄(形旁是“日”不是“口”) 百无聊赖 仰仗 介意 消遥自在 谬(miù)种流传 打搅 沸反盈天 荸(bì,“脖”字“月”旁换成“艹”头)荠 告诫 宽恕 惴惴不安

【补充注释】

祝福:通过祭祀求福。

彷徨:游移(犹豫)不定,不知道往哪里走好。1923年,鲁迅思想陷入苦闷时期,不知道国家、社会的前途在哪,曾写诗云:“荷戟独彷徨。” 后以“彷徨”二字作继《呐喊》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子的名。

惶急:由于紧张而心慌意乱。

忌讳:忌说某些认为不吉利的话或忌做某些认为不吉利的事。

中止:在事态发展中停止,还有继续进行的可能(与“终止”不同)。

阿(ē)弥陀佛:梵文音译的简称,又简称弥陀,意译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后也称“念佛”,表示一切如愿的意思。

【背景扫描】

梁启超1902年所写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说;欲新宗教,必先新小说;欲新政治,必先新小说;欲新风俗,必先新小说;欲新学艺,必先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小说是民族心灵的秘史。” 因为小说能细腻地、具体地写出一个民族具体的生活情景,人们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而这一切在正史里是读不到的。

如要了解封建统治者的阴险狡诈,不能不读《三国演义》;如要了解封建统治者的豪华生活,不能不读《红楼梦》;如要了解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思想,不能不读《西游记》;如要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反抗压迫的思想,不能不读《水浒传》;如要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买办资本家怎样发财的,不能不读《子夜》;如要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劳动人民的生活,不能不读《骆驼祥子》;如要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民的艰难生活,不能不读《春蚕》《秋收》《残冬》;如要了解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地下党的斗争,不能不读《红岩》;如要了解20世纪末中国中学生的生活,不能不读《花季·雨季》《三重门》……

关于本文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不久,用词未曾规范的问题

“的”“地”不分。动词短语中,动词谓语和状语之间的结构助词应用“地”的,大都用了“的”,如:“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中的“的”均应为“地”。

大量的“别字”,现只能视为“通假”。这一现象,有些课本注释中有说明,如“豫”同“预”,“钉”同“盯”;有些则没有,如:“切切(的说)”同“窃窃(私语)”,“(宽)洪(大量)”同“(宽)宏(大量)”,“那(有这一注钱来作聘礼了)”同“哪”,“(年纪)青青”同“轻轻”,“罢”同“吧”,“教”同“叫”,“蒙(胧)”同“朦”等。

文言用法的遗留。“即使(厌见者不见)”中“即”意为“就是”,“使”就是“使得”,不是现代汉语中表假设的连词“即使……,(也……)”。

日语的用法。“赏鉴”即“鉴赏”。

小说中涉及的封建思想

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秩序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妇女的三从。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祭祀。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这种仪式上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祥林嫂的心理特点

贞节观。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低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委靡,心怀恐惧。

迷信思想。迷信思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阅读理解

【路径点拨】

一、把握和理解环境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影响。

二、揣摩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和作者叙述语言的风格特点。

【问题化解】

1.按故事情节的环节、内容和故事的自然顺序列表对比说明。

化解:故事情节的环节,内容和故事的自然顺序对比说明表:

小说顺序

内 容

故事自然顺序

情 节

序幕

鲁镇的年底。1-2段

“引子”

“第一个丈夫死”

结局

祥林嫂带着“疑惑”死去。3-33段

开始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

开端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34-53段

发展

祥林嫂被抢被卖

发展

祥林嫂被抢被卖(改嫁)。54-65段

高潮

祥林嫂再次到鲁镇

高潮

祥林嫂再次到鲁镇。66-111段

结局

祥林嫂带着“疑惑”死去

尾声

鲁镇祝福景象和我无奈的感受。112段

尾声

鲁镇祝福景象和我无奈的感受。

2.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化解:本文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小说一开头描写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既有对阴沉、黑暗的年底景象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更有对虚伪、反动、保守的鲁四老爷及其书房的典型描写,这就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悲剧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这是情节发展的序幕。序幕之后,首先描写了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我”亲见沦为乞丐的祥林嫂;亲闻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的消息。反映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淡,也表现了“我”对祥林嫂的关心和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从而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祥林嫂初到鲁镇,与鲁四老爷发生矛盾冲突,这是情节的开端;祥林嫂被迫改嫁,表现出“出格”的反抗,这是情节的发展;祥林嫂再到鲁镇,终于被鲁四老爷赶出大门,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它与开头的结局“联成一片”,便构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全部历史。结尾一段再描写祝福的欢乐情景和“我”的感受,这是小说的尾声,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3.本文的叙述顺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叙述方法起到什么作用?

化解:本文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疑难通释】

1.课文第1、2段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通释: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味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了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2.第2段写到的对联其上联可能是怎样的?何以见得?

通释:据一些学者考证,上联应为“德行祥明品节坚定”,音韵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正好跟下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反相成。因为下联收尾收在平声上,读上去余音袅袅。(也有人说上联应为“品节鲜明德行坚定”。音韵也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短语的结构不合。文中明写的一联是“主谓主谓”构成的并列关系,且第一个主谓的小主语“事理”可以理解为偏正式,即“事情中包含的道理”。也应该理解为偏正式,跟后面的“心气”并列式相映成趣,要不然,不免单调乏味。而同是主谓短语,又同中见异,才别有风味。)

3.第2段中为何不写明上联的内容?

通释:因为鲁四老爷实在太反动、恶劣、虚伪、无耻,实在是对上联“德行祥明品节坚定”辛辣讽刺。作者给他留了些“面子”,故不将上联明示。(当然,说小说为了含蓄,耐人寻味,也有一定道理。)

4.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通释: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5.本文共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通释:第一次描写祥林嫂肖像在文章的第3段,是在小说的结局中描写的;第二次在文章的第34段,是在小说的开端中描写的;第三次在文章的第66段,是在小说的高潮到来之前描写的。这三次描写着重于祥林嫂眼睛的变化,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第一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顺着眼”,第二次写她“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这前后两次“眼睛”的变化,不难看出,第一次描写表现了祥林嫂安分耐劳的特点;第二次描写则是她在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最后在结局中描写她的肖像,表明她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而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的希望。当她连这一点点希望都无法实现的时候,就只有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告别人世了。这样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5. 描写祥林嫂语言的段落,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状态?

通释:祥林嫂与“我”对话是她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的情况下,向“我”提出灵魂的有无问题,反映了祥林嫂在封建迷信的桎梏下矛盾的心理状态。对灵魂,她希望其有,以便死后一家人能在阴间团聚;同时她又希望其无,以免到阴间被锯开后分给两个男人。祥林嫂对四婶讲“阿毛的故事”,表现了她失去爱子后的痛苦心情,以及对自己一时疏忽的自责的心理状态;而在鲁镇“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则表现了她在生活的折磨下,麻木空虚的心理状态。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表现了她已承受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陷入恐怖深渊之中的痛苦的心理状态。

6. 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叽叽咕咕的“可恶”、“然而”有怎样的具体含义?

通释:最初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后来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和“然而”,话里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祥林嫂的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由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表示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7.祥林嫂被迫改嫁后,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

通释:祥林嫂似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埋下伏笔。

8.婆家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问题?

通释: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

9.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思想内容?

通释: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10.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通释: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缓解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11.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通释: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12块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12.全文几次描写“祝福”场景,起到什么作用?

通释:开头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这段描写是一幅生动的年底祝福的风俗画,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世态风情: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其中描写制作“福礼”的是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与71段至76段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深刻揭露了鲁四老爷利用“神权”迫害祥林嫂的罪恶行径,而且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阶级根源。

第二次(71-76段)和第三次(106-108段)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这种典型环境的描写,对祥林嫂悲剧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是鲁四老爷不准她在祭祀时沾手,在四婶的一声声“祥林嫂,你放着罢!”的喝令下,她只得“疑惑的走开”。祥林嫂的“疑惑”,既是对封建思想的自发反抗,又是她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剧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为她后来去捐一条赎“罪”的门槛的铺垫。

第三次描写鲁四老爷家冬至祭祖时的情景。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大声一喝:“你放着罢,祥林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祥林嫂由“失神”而“胆怯”,而“呆坐”,而“头发也花白起来了”,全是因她在“祝福”时不能沾手,虽然她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门槛,仍然是一个“谬种”!这就是对鲁四老爷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路的深刻揭露,也是祥林嫂悲剧性的具体体现。这种环境描写,强化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13.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的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释:四婶在祭祖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15.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通释: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课文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16.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认识?

通释: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17.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通释:“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第16-18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

18.第20-30段写祥林嫂的死,引起了什么反应?

通释:祥林嫂的死,没有人关心,长工是漠不关心的,唯有鲁四老爷还要大骂“谬种”。这个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是如此冷酷无情,他把祥林嫂逼至绝境,到死后还是如此残忍无情。

19.第32段“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一些议论性语句?这一段景物描写与最后结尾的景物描写在时间上衔接,那么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通释: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最后一段,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20.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是什么?

通释: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21.外国学者特别重视鲁迅小说中叙述者(比如本文中大“我”),跟故事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为什么?

通释:他们注重作家的精神世界,探究作家的立意和创作动机。这篇课文,鲁迅的创作动机可作如下概括:彻底葬送吃人的封建礼教。使每一个人,特别是劳动着,能够好好生存。很显然,这就是鲁迅高度理性化的精神世界。所以鲁迅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超越恶劣时空,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小结升华】

1,典型环境(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中展开故事情节。2,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祥林嫂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鲁四老爷迂腐、保守、顽固、恶劣,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关键人物。3,精致的结构凸现了主题。用倒叙方法,形式上设置了悬念,一开始就吸引读者深思祥林嫂过去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又为什么在死前提出有没有魂灵的问题。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形成强烈反差,使得悲剧气氛浓烈;同时引起鲁四老爷震怒,骂她“谬种”,从而揭示了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使得结构极为谨严。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