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鸿门宴》研究性学习实录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鸿门宴》研究性学习实录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鸿门宴》研究性学习实录

师: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霸王是一个饶不过去的人,无论是膜拜,还是诋毁,无论是敬为天人,还是目为下尘,霸王都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内心。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么,霸王究竟是失败的英雄,还是多情的烈士,是玉碎宫倾的帝王,还是卤莽无知的情人?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霸王?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能够逐渐靠近历史的真相,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当然事物都是联系的,本质可以通过现象挖掘出来,研究现象也可以预知事物发展。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蛛丝马迹,合理的思考和判断,争取把自己的观点打造出来。

师:先从标题入手,“鸿门宴”这个词,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

生1:我感觉到的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

生2:我的感觉是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生死系于一瞬。

师:还有吗?

生3:我的感觉是两方对垒,暗藏杀机,一触即发,一发而不可收。电影、电视上常常见到这个场景,主人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一下子就帮我们进入了两方对垒、暗藏杀机、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情境之中。谁先来说说司马迁是如何描述两方对垒的?

生4:感觉司马迁是采用人物对照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写作上当然就是对比手法。

师:具体一点,好吗?

生4:比如对垒的双方都呈一一对应关系。主帅方面自然是项羽对刘邦;谋士方面是范增对张良;武士方面是项庄对樊哙;间谍方面是曹无伤对项伯。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位来说说?

生5:因为“鸿门宴”本来就是两方对垒,所以,这样对比来写,让我们感受双方的斗智斗勇,人物性格会更加鲜明。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人物出发,穿过历史的烟云和沧桑,去感受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以及那些硝烟散尽之后的英雄人物。就从樊哙和项庄入手吧。

生6:作者描写樊哙调动了各种写法。先是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感觉这里的语言十分短促,这既是武人说话干脆利落,更重要的是当时形势的急迫。

师:说得好。记得鲁迅有两句很有名的话,“院子里(文章出自语文轩网站)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如果换成我们,干脆“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就得了。但味道就出不来。在这里,先生故意借助冗长的笔墨,传达单调、无聊、乏味之感,而这正是先生当时思想苦闷的真实写照。

生6:我记得老师曾经介绍过,《红楼梦》中焦大醉酒骂人的话:“老子和你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貌似错用,其实就是借助胡言乱语,巧妙传达焦大的醉态十足。

师:对,汉语的妙处就在这里。请继续!

生6:再是动作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披帷西向立”“立而饮之”“切而啖之”,这些动作,何等英武!何等豪爽!

生7:还有神态描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寥寥数笔,樊哙就站起来了。

师:这段描写除了和后面的项庄对比之外,作者还要传达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樊哙形象?

生7:可以采取对象分析法来看。保护刘邦,急迫之时,愿意“与之同命”,见其“忠”;对阻挡自己的卫士,“侧其盾以撞”,见其“勇”;“嗔目视项王”可见其“威”,也难怪霸王称其为“壮士”;劝说霸王的时候,可见其“智”;为刘邦开遛寻找理由,可见其“识”。我常常感叹,刘邦集团把一个“宰狗”的樊哙点化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士,刘邦想不赢也难啊!

师:反观项庄则如何?谁来挑战?

生8:樊哙审时度势,是主动参战,而项庄却是被动参战;项庄肩负历史的使命,却不能见机行事,在舞剑的过程中,一再贻误战机,反观樊哙却总能在最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说出最适当的话,做出最适当的事。

师:写樊哙仅仅是和项庄对比吗?

生8:不是,可以说,所有人之间都有参照。比如明写樊哙,实写的却是项羽。樊哙不召而入,已属无礼;带剑而入,更是非法;击倒卫士而入,更是无法无天;“嗔目视项王”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项羽却称他为壮士,赐予他座位,赏给他酒肉。

师:好的,请坐。同学们觉得项羽的这种做法反常吗?

生9:应该说,并不反常,这正是项羽的性格特点。由于项羽勇武无比,所以,英雄惜英雄。

师:喜爱英雄不好吗?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英雄情结吗?

生9:喜爱英雄当然没有过错,英雄之间惺惺相惜自然也是人之常情。可是,一定要看对象,这里的樊哙是对手,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师:说得好,我们再来解析张良和范增,作为后来楚汉战争中叱咤风云的两个人物,有人说,鸿门宴的斗争,其实就是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生10:我先来说说张良,刘邦称帝之后,在南宫置酒大宴宾客,席间评价张良说:“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张良的善于谋断。

师:能否结合课文的细节来谈,找到张良善于谋断的依据。

生10:比如,大敌当前,张良举重若轻,既不仓皇出逃,又不积极备战,可见他早已成竹在胸。这种成竹在胸是鉴于他对项伯和项王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所有的对策就是请求沛公“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德也。”因为张良知道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项伯重“义”,从他不惜透露军事机密已经一目了然,而项羽又对项伯言听计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两者结合,沛公就可高枕无忧。

师:沛公称臣谢罪是否是唯一的选择,说不定条条大道通罗马呢?

生10:沛公没得选择,这是由当时的情形决定的。兵力上,项王四十万,沛公仅有十万;人事上,项王有曹无伤通风报信,刘邦的军事机密一览无余;而且两语文轩/ 转贴请注明。军相距很近,鸿门至霸上仅四十里。由此可见,项王拥有绝对的军事主动权。沛公战则必败,逃则必溃。只有韬光养晦,称臣谢罪,才是唯一的出路。

师:可以说,张良这个战略谋划是得当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外,谁来说说?

生11:首先,就是范增指示项庄舞剑,当时刀光剑影,形势万分危急。张良把情形告诉了樊哙,樊哙立马心领神会。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确需要樊哙这样的粗人来冲一冲,既可表明弱者的不屈,又可直接说出项王的不当。事实证明,张良这一举措,可谓出奇制胜。

师:好的,我们共同赏析一下樊哙的这段话。我找个同学读一遍。

生12:(读)樊哙谓项羽曰:“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谴将守关者,防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师:读得很好,应该说,这段话很有玄机,谁来给我们分析分析。

生13:樊哙的第一句话很有杀伤力。可以说,这就是项王的气门。怀王确实有言在先,“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羽理亏就理亏在这里。樊哙的高明,就在于先让项羽精神上有负担,思想上有压力,后面的话自然就不好再辩驳。比如,刘邦遣将守关,就是为了称霸关中,却被樊哙狡辩成保卫关中,迎接项羽,项羽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小人。第四句话,樊哙一方面称颂刘邦的功劳,一方面又借助骂小人来敲山震虎,使项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一句表面上好象是为项羽着想,实际上的含义却是,如果你这样做,你就是傻瓜,就是亡秦之续。从而使得项羽投鼠忌器。

师:解得好。还是回到张良身上来。

生13:最后关头,张良轻松留下来,掩护刘邦撤退。等刘邦间至军中,才轻描淡写的说,“沛公不胜酒力,不能辞。”等到项羽问,“沛公安在?”才避重就轻地说“怕大王有意怪罪他,已至军中矣!”又很巧妙的献上白璧、玉斗,转换对手的注意力,玩项羽于股掌之间。张良不愧是张良,大军阀张作霖特别欣赏他,给儿子取名张学良,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

师:张良的多谋善断,来源于他得到了一本兵书,下面我们来看看范增,号称项羽亚父的范增。

生14:我对范增很同情,他深谋远虑,洞若观火,但所有的谋划都得不到采纳,结果,胸中空有百万雄兵,万千之策,只化为“若属皆且为之虏”的一声长叹。

生:我也这样认为,范增的悲剧还是中国很多文人策士共同的悲剧,比如贾谊、陆游、杜甫等等。应该说这个形象很有典型性。

生15:作者浓墨重彩的写范增,我认为,其实还是在为写项羽做准备。范增的悲剧是项羽造成的,而范增的悲剧何尝不是项羽的悲剧。

师:妙解!有没有对范增有意见,认为范增做得不够漂亮的。

生16:我认为范增的悲剧中也有他的性格因素。

师:说得详细一点。

生16:范增高瞻远瞩不错,但他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项羽的亚父,就可以对项羽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全然不顾项羽的内心感受。而当时的项羽如日中天,“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岂能处处听命于范增呢?

师:不妨从文中寻找细节来证明。

生16:比如,开头范增在一番剖析之后,要求项羽“急击勿失”。中间又当着张良等人的面,“用所佩玉诀示之者三”,如此装神弄鬼,让霸王的一张老脸还往哪里搁?也难怪霸王不理他!结尾沛公逃跑后,范增又当着霸王的面,把玉斗放在地上,撞而破之。并且借骂项庄“竖子不足与之谋”,来辱骂项羽目光短浅,虽然,范增是一片忠心,但如此冒颜犯上,项羽如何容得了他?

师:就是说,范增的进谏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具体的谋划上,同学们认为如何?

生17:我觉得也不怎么样。范增既然如此托大,那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刘邦,自领处分,想来项羽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因为项羽不杀刘邦,并非他是糊涂的阿斗,只是想沽名求义。现在有人愿做替罪羔羊,又能剪除对手,霸王何乐而不为?

生18:我也有同样的看法,就算在席间,范增强行杀死刘邦,只说是刘邦行刺霸王,哪个诸侯还敢不信?却偏偏弄一个草包项庄来舞剑,行刺刘邦。这样做就算是杀死刘邦,也更会让天下人耻笑!

生19:席间沛公如厕,“因招樊哙出”,如厕要招武将做什么?难道范增是瞎子?沛公临走时,对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中,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也就是说,在沛公如厕的过程中,沛公、张良、樊哙三位主要人物,都长时间蒸发,包括奉项王之命寻找沛公的陈平也一去无踪,而且一直等到“沛公步行二十里至军中”,才由张良回到席上来说明原委,请问此时的范增又在哪里?范增的高瞻远瞩又体现在哪里?要知道连沛公可能逃跑都预知不了的人,霸王就算重用他,也还是夺不了天下。

生20:反对,因为霸王决定放走刘邦,所以,范增才没有做无谓的抗争。

生19:请问,鸿门宴上霸王有叫项庄舞剑杀死沛公吗?也没有啊!范增不还是做了吗?我认为没有预知刘邦逃跑是范增的失策。

生21:不是说,沛公从小道逃走了嘛!可能范增是派人在大道上堵劫他们,所以没有成功。

生19:就算这种说法有道理,这也是范增虑事不周;而深谋远虑,滴水不漏,正是一个谋略家的基本素质啊。

生19:特别是当刘邦不辞而别,防范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如果范增真正有本领,当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挑起项羽的怒火,仍然可以一举击破沛公军。而且还有很好的口实,我请你喝酒,你却不辞而别,太不给我面子了。可是,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今天对范增确实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这正是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所在。对项伯和曹无伤这两人,你们怎么看。可以说,这两个人物的出现,直接引起或决定了鸿门宴的走向,甚至改变了历史。所以说,小人不小。谁来说说。

生22:我觉得曹无伤是一个悲剧人物。作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有地位,有荣华富贵,但他在预知楚汉相争的前夕,还是勇敢地把宝压在了项羽的身上。充当了通风报信的间谍。

生23:我觉得曹无伤死得太不明不白了,天下有这样出卖自己间谍的吗?但项羽似乎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一下子就在曹无伤摆上了祭坛。

师:有人说,项伯也是一个间谍,你们怎么看?

生24:我认为是这样,他先是到张良面前通风报信,然后又在宴会上翼蔽沛公,明显吃里扒外。

生25:我觉得项伯和曹无伤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曹无伤是真正的间谍,隐藏在敌人的内部,就像我们后来的地下党。(学生笑)而项伯却是光明正大的去告诉张良,又公然用身体掩护沛公,因此,不能说项伯是间谍,只能说他与项羽的意见不同。

师:我插问一句,项伯是正大光明的为张良通风报信吗?那么,为什么他选择“夜驰之沛公军”呢?

生25:可能开始的时候,他是想暗中告诉朋友一声,但回来之后,他还是把沛公的话完全告诉项王,并且劝说项王:“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也就是说,项伯并没有要欺瞒项王,如果说他有所隐瞒的话,那也只是要隐瞒范增。

师:项伯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可是项羽的伯父啊!

生25:我觉得主要还是一个“义”字在作祟,项伯的初衷只是为了报达救命恩人张良,并没有为刘邦集团效劳的意思,在这一点上,他与曹无伤是不同的。但毫无疑问,他是西楚政权的罪人。他“义”字当头,但又辨不清“个人小义”和“国之大义”,或者说是过于感情用事。从他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人一旦感情压倒了理智该有多么可怕。

生26:我觉得项伯并没有加害项羽的意思,只是他目光短浅,认识不到军事斗争的残酷性,预见不了刘邦会成为项羽强劲的对手,所以,项伯充当了一个“和事佬”的角色,有一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意思。可以说,在鸿门宴上,项伯的做法虽然是糊涂透顶的,但又是十分坦荡的。

师:有为项伯翻案的意思。

生26:老师你这样讲,我也就明说了,我们谴责项伯,是不是仅仅站在西楚的立场上来做判断?如果不是,那么,项伯本来就没有错。他知恩图报,光明磊落,有什么不对?特别重要的是刘邦先入咸阳,本来就应该称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何况还没有称王!特别是刘邦入关之后,与老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这个时候,所谓的正义,是在刘邦一方啊!

师:有一定的道理,从军事斗争上来讲,项伯这样做,是置本集团的利益而不顾,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说,谁又能说得清呢?我们多年来,因为司马迁的好恶,是不是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这个我首先需要检讨。最后,我们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刘邦和项羽的身上。记得毛主席看过《鸿门宴》后曾经说过:“项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刘邦却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你们的观点呢?先从刘邦开始。

生27:刘邦确实是一个政治家。善于作秀、善于用人,老奸巨滑。

师:具体来说。

生27:先看善于用人,刘邦的很多谋臣策士都是从项羽这一边跑过去的,刘邦总能够不记前嫌,知人善任。而且特别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我发现刘邦文章中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之奈何?”这一方面反映形势急迫,另一方面就是刘邦广开言路的表现。而政治上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能够在紧急关头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善如流。

生28:我觉得刘邦政治上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韬光养晦。刘邦不仅听从了张良这一冒险之计,而且用自己的智慧,使之圆满完美,为了使项伯能够在项羽面前为自己说好话,不仅“兄事之”,而且“约为婚姻”。

生29:我觉得刘邦老奸巨滑。比如,项伯来通风报信,刘邦马上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狐疑之心,表露无疑;反观项羽,第二天要攻打刘邦,却对当天晚上私会刘邦,并且回来为刘邦求情的项伯,毫无警惕之心。另外哪怕是对自己的属下,刘邦也是深藏不露。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刘邦含糊回答说:“鲰生说我也。”而项羽却在刘邦自表忠心之后,马上把己方的间谍和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白白牺牲了自己一颗重要的棋子。

生30:刘邦行事果断,与项羽优柔寡断形成鲜明的对比。鸿门宴之后,“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一个“立”字写尽沛公的果断。反观项羽,却反复无常,犹豫不决,结果一错再错。接到曹无伤的密报,项羽先是勃然大怒,要击破沛公军,此时是山雨欲来,形势急迫。结果项伯求情,项羽又马上许诺“善遇之”,此是一折;“即留沛公与之饮”这是二折;项羽允许项庄舞剑,波澜又起,接着樊哙闯帐,项羽却让樊哙“坐”,这是三折;最后,沛公不告而别,项羽本该怒发冲冠,结果又置璧于“座上”,此又是四折。如此当断不断,如何能成大事?

生31:刘邦的奸猾还表现在,自己想逃跑,却不明说,只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把皮球踢给部下,结果樊哙的建议,正中自己的下怀,刘邦就此掩饰了自己逃跑的企图,又在部下面前保住了尊严。临时决定走小道,武将护卫自己,文臣留下辞别,此等安排,滴水不漏,可见刘邦是早有谋划啊。也就是说,刘邦虽有诸多的“为之奈何?”但却并没有失去自己的主见,“为之奈何”只是集思广益,这也是成大事的必备素质。当然,自己逃走,却把张良留在虎口之中,虽说是对张良的绝对信任,但也可以看出刘邦的心狠手辣,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生32:感觉刘邦集团君臣团结,配合默契,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比如张良韬光养晦的建议,刘邦不仅接纳了,并且丰富之,美化之。项庄舞剑,张良告诉樊哙,樊哙立即演出闯帐的好戏。刘邦逃走,樊哙负责安全,张良负责礼仪,可谓相得益彰。反观项羽集团,却君臣离心,士气涣散。项伯瞒着范增,私见张良;项庄无能,不能完成范增的使命;项伯大胆,公然阻止范增的计划实施;还有就是项羽把军命当作儿戏,开始“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结果又大宴宾客。这些做法,无疑大大动摇了军心。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一个著名的政治家的形象站立在我们面前。对于刘邦,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却不能不佩服他,在刀光剑影的险恶环境里,在楚汉相争的烽火狼烟中,刘邦铸就了坚强的意志,把远大的抱负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一步步成熟起来。他的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君臣和谐,与民同乐,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推崇。张良、韩信等谋臣的卓越才智和一代明主刘邦的宏大气魄相结合,使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布衣亦可为王侯!下面我们来分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为何会失败?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33: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失败是“自矜攻伐”,我认为是有道理的。项羽过分的迷信自己的武力,势必要轻视计谋,因而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项羽的卫士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项羽的谋士陈平;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的“故人”王翳。

生34:项羽缺乏原则性。表现为项羽对待泄露机密的项伯听之任之。项庄舞剑,得到了项羽的同意,而项伯并不奏请,就擅自拔剑起舞,翼蔽沛公,项羽对此视若无睹。还有,对擅自闯入的樊哙,项羽不仅不给予处罚,反而赐酒赐坐。还有,沛公三言两语,项羽就把曹无伤给卖了,这一点,最为致命。试想一下,将来还有谁敢投靠项羽呢?

师:说得好,特别是最后一点说出了新意。还有吗,请同学们继续。

生35:沽名钓誉,我始终认为项羽并不糊涂,想当初,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项羽何等的意气风发。之所以在“鸿门宴”上一错再错,主要还是因为沽名钓誉,同时还有就是对自己武力的过于迷信。就算刘邦将来造反,又怎么了?难道我霸王还灭不了他?

生36:我认为是项羽用人不当。你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项羽、项伯、项庄,都是项家的人,只有一个范增,还是项羽的亚父。我感觉项羽在用人方面,好象是家族式管理。特别是对自己的季父项伯言听计从,而对外人范增就要疏远多了。反观刘邦方面,却是刘邦、张良、樊哙,不论是杀狗的,拾鞋的,可以说是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师:有意思,项羽确实有浓厚的家族思想,常想着光宗耀祖。比如,在天下貌似太平之际,执意要回故乡。他说,“富贵而不回故乡,犹如衣绣而行暗夜,谁人知道?”这段话很重要,不仅反映了项羽的家族情节,而且把他的自矜功伐,自大虚荣,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有一个重要的疑问,同学们都认为项羽缺少谋略,优柔寡断,但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却力挽狂澜,挺身而出,历数主帅宋义的三大罪状。粮草缺乏,却不能“因赵取食”;不与赵并力攻秦,却幻想“乘其敝”;国家安危,却“饮酒高会”,于是“即入帐中斩宋义头”。可以说,正是项羽的果断为他赢了时机,赢得了统帅楚军全部兵力的时机,赢得了大败秦军的时机,赢得了青史留名的时机。穿透岁月的风尘,历史告诉我们,项羽正是因为果断,才把握住了时机,成就了惊天伟业。但为什么到了“鸿门宴”上,项羽就变得缺少远略,优柔寡断了呢?同学们先思考,然后再交流看法,等一会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学生交流,谈看法)

生37:项羽性格中矛盾的两面性。一个是残暴,另一个是仁爱。

师:具体谈谈。

生:比如小时候,项羽“学书”不成,就“学剑”,“学剑”达不到他“万人敌”的目的,又转而学“兵法”……正是“不成”、“又不成”,导致了项羽以后的“大成”,但也正是在这些“不成”中,掩藏着项羽失败的必然。始皇巡游,他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迈誓言,这是他发自内心对权力的顶礼膜拜。等到“巨鹿之战”之后,项羽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所以,当他听说“沛公欲王关中”,感觉他的权力的尊严受到侵犯,马上准备用铁血手段剪除刘邦,但是,一旦刘邦俯首称臣,又立马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所以,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就好理解了。

生38:我们觉得主要的还是项羽内心中的人性论理,鸿门宴其实就是这个矛盾心理挣扎的过程。项羽最后做出了权谋上失败,人性伦理上正确的决策。巨鹿之战后,项羽的人性伦理上升到一个高度,他开始意识到由于自己对权力的追逐,是以百姓的痛苦和牺牲为代价。所以,才有后来,项羽向刘邦建议:“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二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苦天下之民父子也!”,才有后来,项羽不愿东渡乌江,不愿让江东成为尸横遍野的千里战场,而是毅然选择了死来结束这场灾难。至此,项羽已不再是权力意志的化身,而是一个忏悔者,一个为人性伦理而再造的新人。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揭开项羽由果断到寡断,由坑杀数万人的残忍,到不愿战火东烧的犹疑的心理历程。

师:说得很好!霸王一生都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对个人权力的追逐,一方面是对人性伦理的关切。所以,在他身上才会出现很么多矛盾的对立面:残暴、仁慈,果断、犹疑,多谋、寡断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才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却永远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吴见思在《史记论文》中说,“‘可奈何’,‘奈若何’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脱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项羽是一个悲剧的英雄,这一点毫无异议,但我们究竟如何来评价他,老师也无法给你们答案,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霸王。下面,我链接了两则材料,作为这节研究课的尾声。课堂虽然到了尾声,但我们的探究却永远没有止境!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参与,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

周恩来“一”字评霸王(批评说)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总政排练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及项羽其人,有过一针见血的评语。有趣的是,每句评语都不过三四个字,而且皆以“一”字打头。

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利,不听劝阻,决意出战时,周恩来评道:“一言堂。”

项羽回到后宫,虞姬继续规劝:千万不可发兵,以免中了刘邦奸计。但项羽不容分说,回绝道:“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恩来评道:“一家之长。”

演到项羽孤军深入,落进了刘邦设好的埋伏圈时,周恩来评曰:“一意孤行。” 项羽终于被困垓下时,周恩来评曰:“一筹莫展。”

当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拔山兮”时,周恩来评曰:“一曲挽歌。”

当汉兵将至,面临四面楚歌,虞姬拔剑自刎之际,周恩来指出:“一败涂地。”

刺秦(赞美说)

山东考生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