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文言文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的综合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个考点一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要求选出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对于客观题型,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有的省市如湖南卷则采用简答题的方式对此进行考查,这样难度就会大一些。为此在复习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文言文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捕捉材料信息。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原则,认真地研读材料。当然,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读懂,可利用猜读法进行大胆推断,也可运用“跳读”法将一些疑难词语暂且跳过去。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同时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要求结合文意,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要解答本题,就需要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与试题相关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本文在对比中凸显严子的高尚节操,以其胸臆发之为文,则其旨“矫然拔俗”至于为世俗所讥笑,其“论理论事,明快严峭”至能“以笔杀人”。作者对严祺先文章的赞颂之情,毫无隐晦,溢于言表。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把握文章要素。对于记叙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文化背景和行文特点的隔膜和差异,弄清其中的人和事,有时也并非易事。如古人称谓复杂,同一个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多种称呼,如不了解,很可能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或多个人,以致把内容理解偏了。对于议论文来说,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论点,并要理清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什么论据和方法。文言文中的一般性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论点论据也比较明显,弄懂文句之后,把握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不难。比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6题,将《宋史·何灌传》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主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A项是说何灌有军事才能和精妙射技,并在守边时大显神威,以致多年后契丹太师都感到惊恐。B项是说何灌受到徽宗赞许,徽宗召问他时,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C项是说何灌的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这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没有概括失当之处。至于D项,说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这不符合事实,与原文意思不符。

注意逐项检查。在阅读题目时,必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做题时要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努力培养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所作的叙述,按人物、事情的顺序逐一、迅速从原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叙述分析、评价的整体性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性,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来解文的意识。比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第6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其中B项中“宋庆礼处事求实”表述有误,原文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这表明他做事虚浮不实。另外“另址再建营州城”,从原文可知玄宗的意图是在原址柳城筑营州城,并且得到了实施,而非另址再建营州城。可见答案选B。

进行全面验证。进行验证常采用两种方法:代入法——即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查对。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原因。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项,如果我们能充分识别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迁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因为提供了这些,我们就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比如2011年全国高考大纲卷第10题,将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代入原文材料中进行查对,其中A、B、D三项的概括均符合原文意思。而C项说到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原文只是说他“坐赃”,不存在行贿的问题,因而不符合原文意思,C项所述不正确。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