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阅读答案

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阅读答案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小题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庸夫/之怒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5】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答案

【小题1】(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

【小题5】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深谋远虑(远谋)

语言描写

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2)为名动词,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划线词语意思和作用的能力。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疑问语气)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表肯定语气)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的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人)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从)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在)。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A.此/庸夫之怒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小题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1)注意关键词“而”“逆”“轻”“与”的意思。(2)注意关键词“狱”“虽”“察”“必”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下一篇 : 雅舍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