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03-29 21:53:57

春秋战国时期是小国林立,诸侯博弈的时期,如果两国交恶,两军对垒,你将如何胜出?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这一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过《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也做了讲解

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复习情况(幻灯片展示:字、词、句等文言文常识内容练习题)

(时间:10分钟)

今天,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烛之武能够劝退秦师,感受一下烛之武的魅力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课文,读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在你看来,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从哪里能够看出?

(学生朗读)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通过这篇课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聪明机智

生2:比较会说话

师:从哪里能够看出呢?

生齐:他用几句话就说服了秦王

师:也就是烛之武哪方面的能力的强?

生:语言表达

师: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烛之武……

生:能言善辩

师:烛之武既聪明机智又能言善辩,他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类人呢?

……

师: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代是多事之秋,周室衰微,战乱不休;但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思想活跃学术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熟知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以及杂家都是出于这一时期,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游历诸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他们之外还有一种被称做辩士的人,他们不写书立传,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扬名立万,传诵千古,有名的象苏秦、张仪

对于这两个人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苏秦遍历诸国,六国拜之为相,张仪游说梁王,魏国15个县拱手送秦,烛之武兵不血刃,三言两语退去强秦,解了郑国之围可以说,秦晋对郑的进犯成就了烛之武的美名

那么,为什么秦晋两国要进犯郑国呢,原因是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

师:没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晋才会围郑在这种情况下,对郑国来说,它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就能看出(幻灯展示地图)咱们知道,秦晋都是春秋时期的万乘之国,而郑只是很弱小的一个国家,面对如此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郑国的确是处于生死存亡之秋可以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弱小的郑是势在必亡的

然而,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

生:秦晋两国退兵,郑国化险为夷

师:为什么秦晋两国会退兵?

生:因为烛之武和秦王说了一番话

师:嗯,烛之武的一番话烛之武到底和秦王说了一番什么话会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烛之武向秦王说的这番话,想一想为了使秦王退兵,烛之武向秦王阐述了几个理由?

(朗读过程)

师:好,烛之武向秦王阐述了几个理由?

生3:两个

生4:四个

生5:五个

师:三个、四个、五个,你们给了我那么多答案,那么到底有几个呢?请同学们四人或六人一组讨论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究竟有几个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指导)

师:有结果了吗?

生:没有!

师:给大家提示一下,烛之武在说这段话中,里面暗含了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找到这几个假设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这几个理由了好,同学们接着讨论

……

师:停下来吧,基本上每组都有答案了烛之武究竟向秦王说了几个理由?

生:三个

师:真是出奇的一致啊,看来大家都找到了那三个假设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三个理由和假设学生A

学生A:烛之武的三个理由:第一个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二个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个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师:那这三个理由分别是以什么为假设的?也就是前提啊!

生A:第一个理由是以亡郑为前提,第二个理由是以舍郑为前提,第三个理由也是以亡郑为前提的

师:好,完全正确通过A的回答,我们知道,烛之武的这几个理由都是以郑国的存亡为前提的

师:烛之武的三个理由说完了,秦王兵也退了你认为这三个理由中最触动秦王心理的是哪一点?

生:第三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关系到秦的存亡了

师:第三点烛之武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对秦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说名第三个亡郑的后果是第一个亡郑之伤害的加深,如果郑亡就会使晋的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夫晋,何厌之有?”它不会只满足于灭掉郑国,紧接着它就可能进一步向外扩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那么下一个对象就可能是秦国了到了那时候,郑的灭亡已经使晋的实力超过了秦国,那么秦战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亡郑从长远来看,对秦是有大害的所以,最关键的是第三点

烛之武的三点理由,摆在了秦王面前,退兵与否就要看他能能接受烛之武的说辞了,显然,秦王同意了烛之武的观点

生:所以说烛之武聪明机智

生:能用话来劝退秦王

生:能够分析形势

生:说到秦王的心理去了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能体现烛之武的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古人有一句话: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烛之武运用他的智慧抓住了主要矛盾,使秦王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

师:这样,烛之武是一个智者我们能够肯定了,那他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看一下课文其他部分

……

生:比较小气

生:比较通情达理

生:比较勇敢

师:这些特点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生A:他埋怨郑伯,讽刺郑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我能为也矣”对于郑伯不能早点重用自己,有了困难才想到自己很生气

生B:但最终他还是去了啊,可见他还是比较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

生C:而且我们不要忘了,他敢于当面责怪郑伯,勇气已经不小了最后他临危受命,更要去面见秦王,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了

师:同学们分别说出了烛之武的一个侧面,烛之武聪明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他才会成就美名,流传千古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使烛之武能够成功呢?我们再来读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体会一下

……(朗读第三段)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下面这段话,试想一下,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

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的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财宝,美女,应有尽有,要什么给什么,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

(学生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要是烛之武那么说的话肯定会被杀掉的

生:他的话里充满了哀求啊

师:所以我们说烛之武的话不卑不亢,既不失国体又达到了目的这叫什么?语言的艺术啊

到这里,烛之武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我们来总结一下烛之武是一个——

生: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善于分析人的心理,说话讲究语言艺术

师:我们还接没接触过和烛之武类似的古人?

生:接触过,邹忌,触龙

师:这是古人,如果烛之武活在现代,应该是哪种人?

生:外交家

师:咱们新中国最有名的外交家是谁?

生:周总理

师:周总理,他以灵活的头脑,机智的语言,而著称于世,周总理有许多外交上的小趣事,都能体现他的机智善辩,幽默风趣不失大体

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则喜欢昂着头?”

周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则在走下坡路”

还有一次,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的路都是人,走的为什么要叫马路”

周总理答道:“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这个西方记者的意图很明显,无论你怎么回答,都不能避免对中国人的侮辱但他没想到,周总理会用马克思主义来回答他,因此对周总理由衷的佩服

这是大事国家大事,但是我们平常生活接触到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可道理却是相同的,即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也要注意讲究语言的艺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情景,在这几种情景下,你应该怎么说?(幻灯展示随堂练习)

练习一 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

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人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

A.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吧?

C.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事情发生在课堂上,全班同学都在场,如果班长的批评太直接,不留情面,出现的后果可能是小李和小杨同时将矛头转向班长,引起更大的争执所以,批评的语气要委婉

练习二 假设你看见一位老人往京杭大运河里倾倒污水,请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话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

师:如果是你,要达到劝说的目的又要不失礼貌,不伤害老人的自尊,应该怎么说?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劝说一下这个老大爷

……

师:好了,每一组派个代表来劝说一下老大爷

生D:老大爷,您往河里倒水是不对的,我们都应该保护水资源的

生E:老奶奶,国家让保护水资源,您这样做不好吧!我来帮您把水倒到其他地方吧?

生F:老大爷,京杭大运河是咱们国家的重要运河,您倒了污水会污染它

生G:老大爷,您不要往河里倒水啊,这样做犯法的,还污染了水资源

师:你们认为哪一组说的最好啊

生:E组

答案:老大爷,现在国家宣传要保护环境,保护水源,您这样做会污染下游的水质,不如我帮您把污水倒入下水道吧

师:通过以上两个练习,你认为语言的艺术应该有什么要求?

应该注意对象和场合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个性以及他的心态、情绪等,选择适当的词语、运用恰当的语气,使对方容易理解、接受交际中的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认识了一位古代的外交家,领略了他的机智,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勇敢,不畏惧强大的势力;语言的魅力,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学到了一些说话的技巧,知道了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需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课下同学们完成以下几个作业:

1.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很多评价,咱们课后的第三题就是吕祖谦对这件事的态度同学们下课后将这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吕祖谦的态度如何?

今天咱们通过烛之武懂得了说话要讲究艺术和技巧,那么同学们下课后完成第二题

2.假如你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好,同学们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王老师补充开课说明:

(一)试讲时的教学过程

1.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中的重点的字词句,然后教师总结并讲解约(15分钟)

2.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三个理由,逐步导入语言艺术的学习,中间穿插讨论,练习

(二)修改原因:一节课中容量太大,学生难理解,教师难讲授,教学质量不好

以上内容来自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