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汉字》教学案

语文实践活动 专题:汉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汉字》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当代高科技知识及关于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

2.增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意识。

●重点:

1.体验自主学习、活动的乐趣。

2.了解汉字的知识,增进对汉字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预习导学

1.汉字是很早的文字,请你列举出其他几种古老文字。

示例:古埃及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

2.与其他文字比较,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示例:汉字是表意文字,最初由图形发展而来,其外形特点是一笔一画、方方正正,因此又称“方块字”。

3.汉字的作用与艺术价值。

(1)汉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明,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可以说是汉字传承了华夏族的历史与文明。

(2)正因为汉字与我国的文明传统与古老文明联系在一起,所以它俨然已成了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显示出无穷的精神魅力。

4.简要介绍一项我国最新高科技的发展成就。

示例:嫦娥二号发射升空。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实施近月制动时距月面更近、速度更快、制动量更大。同时,月球重力场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也相应增大,进而影响近月点轨道预报、轨道控制精度和近月点捕获后快速定轨的精度。这对卫星的控制能力和测控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近月制动成功,为嫦娥二号最终进入“使命轨道”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合作探究

问题一:班级举行“高新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写一份组织计划。

示例:(1)建立会议筹备小组,做好一些分工。

(2)场地准备。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并模仿正式的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进行会场布置。

(3)邀请嘉宾。

(4)发布新闻,展示成果。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按序由各发明人上台讲解,展示自己的成果,或产品,或创意。其间,与会的“记者”“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可以就你的产品及其介绍当场提问,也可以对成果的转化开发进行洽谈。

2.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

(1)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科技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在各种科技类书刊中或者相关网络上,查阅、收集最新的科技成果,写一篇说明性文字,向大家作介绍。(100字左右)

示例:纳米技术。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等于1/1000000毫米。当前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药物可以阻断毛细血管,“饿死”癌细胞。如果在卫星上用纳米集成器件,卫星将更小,更容易发射。

(2)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向同学进行口头介绍。

示例:自制捕鼠器。长方体的笼子两头开放,全部是由木板制成的,长度约0.6米,笼子上方悬挂着一块重达3公斤的长木板,通过细线和埋藏在诱饵中的踏板相连。这样,老鼠不管从哪个进口进入笼子,只要一碰食物,就会被轰然落下的长木板砸中,再机灵敏捷的老鼠也难逃一死。

问题二:了解汉字演变。

1.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示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现存最古可识的是甲骨文和金文,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是不可信的,事实上,汉字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而成的。汉字演变经历了很多阶段,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2.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它们分别对应哪种字体。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问题三:体味汉字文化。

1.猜字谜。

(1)四个人搬个木头 ,猜一个字(杰) (2)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夷)

(3)一家十一口,猜一字(吉) (4)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晶)

(5)三口重叠,莫把品字猜,猜一个字(目)

(6)千里姻缘一线牵 ,猜一个字( 重)

2.与其他文字相比,汉字有哪些优点呢?请作简要介绍。

示例:(1)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2)汉字可以引人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需要想象和联想。

问题四:现在许多读小学的孩子说起英语来特别流畅,但《唐诗三百首》却背不出几首来。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示例:让孩子从小学英语没错,但也要注意打好他们的汉语基础,毕竟我国的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具文化底蕴的语言之一。不过在如今的追“英”浪潮推动下,人们对汉语的学习逐渐有些忽视或显得浮躁,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