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下面是由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的学习。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生命就像灿烂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死亡则像黑夜,当黄昏落日的绚烂过后,层层黑幕必将会笼罩在我们身上。少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的生命还刚刚开始;青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初尝人生的滋味;中年也很少想到死,因为他总以为自己还有够长的日子。可是,二十来岁的史铁生却几次想到死。为什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板书课题)

谁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呢?(强调用课文中的语言)

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

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师:这种不具普遍性的残酷事件落到了史铁生的头上,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也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走”进了地坛。地坛,是他凝思的对象,是他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那么史铁生在地坛中都考虑了哪些问题呢?(用文中原话回答)

1、该不该去死

2、为什么出生

3、怎么活

关于前两个问题作者想明白没有?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一下。

作者最终感悟了生死,生,不可辩论,死,必然降临。

过渡:作者对于生死的体悟和地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下面我们共同品味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哪位同学能朗读一下文中的第一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体会: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地坛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地坛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从什么角度?(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

什么感觉?地坛显得很破旧

地坛昔日是什么样的呢?明确:曾一度辉煌

这一处从整体上写地坛的荒芜破旧有什么作用吗?

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

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丢掉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

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

也就是说,地坛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虚荣与浮华,只是昔日的荣华和显耀。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地坛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说,会有一种怎样的启示呢?

(让“我”觉得——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灵有一种强烈的震憾,他仿佛觉得地坛就是自己的影子,并以此为起点,开始长久的思考自己的命运)

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讲,最应该找寻回来的是什么呢?

(是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地坛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哪位同学能读一下文中的第二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注意:第一处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的,这一处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地坛的?都写到了哪些景物?

(从细微处落笔,描写了小昆虫的动态和草木的生长)

师: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甚至露珠它们都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呢?(它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

你认为这段景物描写中写得最精彩是哪一句呢?精彩在哪儿呢?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记住:无论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精彩,都要说出自己理由,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生:在我眼里,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像个思考的老学者,而且似乎想了好久,终于想通了,想好了就马上去做。

蜜蜂,比喻的修辞手法,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一种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期间,感觉很稳,蜜蜂的稳和作者的烦燥不安恰好形成了对比。

生:蝉蜕这一句很深沉,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完成了再生,得以飞翔,我想,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瓢虫,拟人的修辞手法,积蓄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飞向新的高度。

生: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它把寂寞的空屋留下,意味着内在的新生命腾飞了。这像佛家的“涅槃”。

生:露珠,它在叶子上不断的滚动、聚集,露珠越来越大,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就掉下来了,这时又有阳光的照耀,真的是太美了。我觉得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内展现自己的美。那我们人类更应该这样。

师: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

我认为这是作者心灵中的声音。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这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有震撼性的!

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而草木竞相生长,充满着生机、活力,作者本来长期的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这草木的竞相生长又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两处景物描写中,你能感觉到地坛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如果把这两处景物描写拍成两幅画面,一起放在你面前,你会觉得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呢?(提示:从作者描写地坛的角度入手)

生:我觉得,第一处是地坛的全景,这儿则是一个特写的昆虫世界。

师:前面是四百年沧桑浓缩在一个画面,这里是生命的瞬间被一个个地放大在我们面前,把这两幅画放在一起,我们会感到一种对比,一种震撼,一边是地老天荒,一边是生命的刹那。地坛荒芜并不衰败,历尽沧桑却依然宁静,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

虽然不能一一的对应说蚂蚁教会了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了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他便如何如何,但几年的观察和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便于作者展开对于生命的思考的,他最终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

对于生死的问题作者想明白了,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活的问题,这个问题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情,所以十几年里他还是常常要到园子里来,这十几年中,他所看到的园子里的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出声的朗读第三处景物描写,看这一处都写到了园子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试着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

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冬雪留痕;古柏静立;骤雨激香;秋叶安卧

提示: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恰恰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作者长时间的观察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去活?

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俗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是作者心绪的表达,那么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总而言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你认为“我”与“地坛”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也就是说,“地坛”还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吗?写一句话,简洁地表达你对文中“我”与“地坛”的关系的理解

生1:生命——地坛之魂

生2:地坛——作者精神的家园

生3:我与地坛——生命与宇宙的对话

生4:地坛——“我”人生的导师

如果把题目换成“地坛与我”,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对文章第一部分的学习,给了你哪些深刻的启示呢?

(试着任选文中所写到的一种景物,用即使------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

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

即使是落叶飘零,也要叶落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

谁能试着把刚才几位同学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组排比句呢?

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的思考、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悟。

不错,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即使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灿烂;即使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这何尝不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呢?

以上就是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字典语文网。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