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第一课时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ɡuàn tōnɡ qǐ mǎ ɡǔ lì tōnɡ shùn

bèi sònɡ jiàn yì zuò cì cǎi fǎnɡ

二、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散文( sǎn sàn ) 水浒( xǔ hǔ )

应该(yīnɡ yìnɡ ) 绿林( lǜ lù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挤( )狭( )拖( )码( )

济( )侠( )施( )蚂( )

四、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随便( )培养( )赶紧( )

反义词:喜欢( )永远( )困难( )

五、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思考 思索 思路

1、他遇到了难题,正在苦苦地( )着。

2、他正在构思文章,别打断他的( )。

3、弟弟反复( ),终于找到了简便的方法。

嗯 呢 吧 呀 哟 吗

4、这是谁的书( )?

5、这件好事是小红做的( ),你怎么表扬亮亮?

6、热爱书( )──这是知识的源泉!

7、( ),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过来了!

8、( ),你说得很对,我完全赞成。

9、我能够和你们一块儿玩( )?

六、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打:①自从;②殴打;③玩耍;④振作;⑤写出

1、爸爸知道后,头一回打了我。 ( )

2、几位年轻的叔叔在操场上打篮球。 ( )

3、喂,打起精神来,马上就要到了。 ( )

4、他把自己打好的作文稿交给老师看。 ( )

5、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贪玩了。 ( )

七、小法官,巧断案(判明对错)。

苗苗访问季羡林爷爷,获得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启示。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看闲书会挨打,以后不能再看了。 ( )

2、要把文章写好,应该多看课外书。 ( )

3、21世纪的青年必须做到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 )

4、古文也很重要,从小就要进行的积累。 ( )

5、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 )

八、调兵遣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 )

2、全部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 )

3、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 )

4、座位的次序或排名的先后。 ( )

第二课时

综合能力日日新

九、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1、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__形式的_________,是一名_________对____________老先生进行的访谈的记录。

2、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_______________;要努力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学习上做到不要___________、要学好__________,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积累。

4、《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题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小苗”指的是_____________,“大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 ]你喜不喜欢,[ ] 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材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着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这段话出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2、在于段中的[ ]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季羡林老先生提出21世纪的人才三贯通的人才。你知到下面每个字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吗?

中:指_______________;西:指_______________。

古:指_______________;今:指_______________。

文:指_______________;理:指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偏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人物的对话,说一说你对文中这两个人物的评价。

苗 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羡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学好语文,[ ]要靠课内,但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课外阅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语文课内,讲读课文,讲授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学生学习很努力,能将课内的内容学得很好,这当然是好的,但如果不看看课外的书,那接受知识的局限性是很大的。事物往往相互联系,各门学科之间也多有沟通之处,讲究学科渗透。何况现代科学不断发展,新的知识更是 ① ,[ ]不多接触,那就会 ② ,所以要广泛吸收新知识。知识的获得,除从生活中得来外,更多的要依靠间接经验,特别是“各样的书”,一定要多读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

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和他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密切关系。以写作为例,有的学生,写作时没有内容可写,除和生活经历有关外,知识贫乏,平时不注意收集积累,也是一大原因。清代的万斯同说过:“必尽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苟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碍。胸中不能无碍,则笔下安能有神。”这说明读书、通事、丰富知识和写作关系的密切。其他如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等,也和丰富知识有关。近两年语文统考试卷上都加强了对课外内容的考查,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的积累,但考查的结果却令人 ③ 。当问到你知道丘吉尔是什么人?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有的同学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就 ④ ,乱答一通。当问到你知道保尔·柯察金是谁吗?有的同学回答他是歌星、球星、诗人,答案 ⑤ ,笑话百出。所以在课外要多读些书。

[ ],真的要读“尽”天下书,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好的课外书,是完全可能的。

1、在标有序号的空线处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①处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处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处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四个[ ]处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是:( )

A、当然 但是 如果 固然 B、必然 如果 但是 当然

C、自然 如果 但是 当然 D、固然 但是 如果 当然

3、由文中画“──”的语句,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大诗杜甫的关于读书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短文,我知道课外阅读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能够写出四点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我可以给它添加上一个适合的题目:______________。

6、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自己最想弄明白的两个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两个问题,我打算采用的解决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积累拓展。

1、请将人物、名著、作者和事件正确地连线!

鲁智深 《红楼梦》 吴承恩 温酒斩华雄

关云长 《西游记》 施耐庵 三打白骨精

林黛玉 《三国演义》 曹雪芹 倒拔垂杨柳

孙悟空 《水浒传》 罗贯中 葬花焚诗稿

2、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________小说。小说以东汉末年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历史为题材,描写了当时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

(2)《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________的小说,全书围绕“____________”这一线索展开情节,塑造了___________个聚义__________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

名人读书逸事

大文豪鲁迅一生做得最多的三件事是买书、读书和写作。他最喜欢的是杜甫的诗,只要报出题目,他就能背出全诗。

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幼年看祖父抄写《阿房宫赋》,每抄一句,他念一句,全文抄完后他竟然能从头到尾背诵下来,而且一字不错。

现代作家郁达夫特别爱买书,曾手书对联:“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