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以母语(即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世界性共同研究的课题。凡有独立语言的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研究本国的语文教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归根到底,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就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它表现上看来似乎好教好学,实际上是难教难学,难就难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78年以来,有不少教育家、学者呼呈,倡导改革,要搞掉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老大难”的帽子,提高教学效率;全国不少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语文教学效率确有明显提高。但从大面积来看,仍未尽人意。

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

众所周知,构成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主要是阅读课与写作课。而阅读课是基础,占了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因此可以推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是阅读课的效率不高。阅读课按教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组成教学单元,教读课是领头课、重点课、关键课,教学效率不高,就主要反映在教读课上。

所谓提高效率,指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量,花时少而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由于时间不能倒流,不能代替,不能增添,所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世上一切事物的优化,最终都归结到时间的节省上。提高教读课的效率,说到底,是指在较少的时间取得最佳或最优的教学效果。提高教读课的效率,至关重要的是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是教什么,第二层是怎样教。前一层是实质问题、原则问题,后一层是方法问题、操作问题。本文想重点探讨教读课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

一、教学生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

教读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读书,或者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读”,学习、理解祖国的语文文字,积累语言材料。

对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在研讨中见仁见智,不管有多少种看法,有多少种观点,但总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就是为了要使语文从历来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混合教学中分离出来,而以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文文字为专职。如果今天又给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任务”,或者模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那就不仅有悖于语文独立设科的初衷,而且于历史简单就是倒退了。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精辟地回答:“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配合的。”①“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教读课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即书面语言)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文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和决定语言的基本面貌是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它们还是区别其他语言的标尺。只有掌握了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才算是掌握了一门语言。所以,学习祖国的语文也必须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积累语言材料。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也是说,先掌握一定的词汇,运用语文表情达意才有基矗学生在语文表达中,经常出现词汇贫乏、词不达意、言不逮意、言不尽意等“语文痛苦”的现象,就是因为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基本的语法知识没有学好。而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不能靠阅读词典和语法书籍获,那不仅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而且根本就学不好、记不祝因此,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是通过选文让学生阅读,借以了解祖国语文的基本形态,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接收“活的语言”。课文是一篇篇的“言语作品”,虽不是语言知识的解说,却是以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在学习课文中既学习了语言的基本形式,如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等,也学习了语言知识。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②夏丐尊先生也指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③可见,学习语文重在学习语言形式,如果抛开语言形式只就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大搞“满堂灌”“满堂问”,凭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教学,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试想,如果每篇课文的教读,能抓住学习语言形式这个根本目的,指导学生学会新的字、词、句、段,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近千篇课文,3000多语文课时,该要掌握多少字、词、句、段啊!学生的语文程度还会低吗?

毛泽东同志指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④下苦功的重点就是要积累语言材料。“积学如积宝”,对于祖国语文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则尤其要积累,因为它们是祖国语言的瑰宝和典范。“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积累的办法就是多读多背。朗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基本功。朗读,将课文入于眼,看清字形、词语、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是为“目治”;出于口,吐珠喷玉,流利顺畅,口中自有情词芬芳,是为“口治”;入于耳,听来抑扬顿挫,声韵合拍,是为“耳治”;记于心,依文赋情,心旌摇荡,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是为“心治”;如此眼、口、耳、心并用,一举数得,何乐不为?当学生把课文读下字音,读通词句,读断句逗,读准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情味,读顺文气,读懂技法时,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语感便形成了,课文内容化为营养不知不觉被学生吸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潜滋暗长了,语言材料的积累由熟读而记忆也就实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语),腹中积累了不少诗文的名句、名段,何愁语言能力不能提高?可现在的教读课朗读、背诵太少了,难怪学生胸无点墨、头脑空空!

二、教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教读课,要教学生读懂(即理解)课文。怎样才能读懂了呢?古人云:“读者,抽也”,“抽释其义蕴至于无穷”。就是说,阅读要抽出读物的意义,才算读懂了读物。在语言交际中,听和读是接收语言信息,以理解意义为中心。听,把语音意义结合起来;读,把文字符号按组合顺序同意义结合起来,把语言文字承载的信息意义揭示出来。教读课就是指导学生反课文的意义抽释出来,否则就没有理解课文,就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

课文意义的理解,从语用的角度说,就是把语言交际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理解语言在一定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包括理解语表意义和隐含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都是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哩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⑤由于课文的语表意义学生能“粗略地看懂”,因而教读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指点”课文“深奥些的地方”,理解课文“那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即隐含意义。

语言的隐含意义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或是说话人受到环境、场合、条件的某些限制,话不能直说,故有时语意双关,绵里藏针;有时吐吐吞吞,闪烁其词;有时正话反说,指桑骂槐;有时明知故问,影射比喻,等等;或是为了追求“隐以复意为工”(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贵曲”的表达效果,而有意曲笔,夸张变形,跳跃跌宕,含蓄隐晦,模糊省略,等等;这样就使语言形式和表达意义不能统一,“言在此而意在彼”,给读者理解带来困难。但只要不离语境、揣摩语境,那语言的隐含意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语言内在的潜台词是一定能够理解的,那字里行间的“沉默的语言”是会呼之而出,那隐形的“立体的语言”就会站在我们面前。例如:《祝福》中鲁家年终祭祀,描写四婶制止祥林嫂配置祭器的话语有三次:

①“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③“你放着罢,祥林嫂!”

比较一下,细微差别,却话中有话。第①、②次只一字之差,含意可不同:第①次呆以拿,但不能摆,第②次连拿都不行了。第③次先制止后称呼,生怕她沾了边,且语气强烈,这无异在说,伤风败俗的,不干不净,靠边站吧!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在特定的语境中一比较,不是清楚地听出那话外之音么?不是理解了那话中的分寸感与情叶感么?

正确理解了课文的意义,还要引导学生明了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学习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语言运用的技巧,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句子、修辞格,选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法,但段落层次和篇章结构的技巧尤为重要。一则可让学生认识课文的内部的逻辑联系和关系,明白文章的思路,增进对课文的理解;二则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他们作文训练安排段落层次、篇章结构搭起了桥梁。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抢救朝鲜小孩、坑道里与战士谈话)能否将其位置互换呢?为什么?学生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能懂得语言表达必须服从中心的需要,必须言之成理、言之有序。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互换。因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打击侵略者是首要任务,“松骨峰战争”必须放在第一部分。第二个故事表现战争的另一个侧面,体现“援朝”,也是回答对敌恨的缘由。然而,志愿军为什么憎爱分明,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其根由是对祖国的爱,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思想基础,所以把第三个故事放在最后。

积段而成篇,只有建立“篇”的观念,才能从整体上认识运用语言表达的主旨和特点,“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揭示了学习诗、文要以“首”或“篇”为单位的道理。只有“首”或“篇”这个语言表达的整体,才能认识表达的“主脑”,才能领悟作者的匠心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首”和“篇”是“皮”,字词句段是“毛”,没有“首”和“篇”,一个孤立的字词句段即使再好也会暗然失色。犹如一片叶、一朵花、一个枝杈,离开了有生命的树,终究是要枯萎的。“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是整体的美,如果只是眉毛美丽谁愿意去欣赏她呢?因此教读课文,必须引导学生经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既完整地理解课文,又获得语言运用的全面技能。

三、教学生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吕叔湘先生曾在《语言与语言研究》中指出:“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学科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蛤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语言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人文性,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特点。人是“语言的动物”(卢梭语),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心灵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生命活动、社会活动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凝聚着人的意识,积淀着人的精神,这样人的意识、精神和语言天然地形成了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情结”,以意识、精神为内核,以语言形式为物质外壳。因而,学习语言就是在学习社会、学习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学习做人。

就人的心理成长过程来看,一是依赖自然的发展进化,由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发展进化,由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发展进化为高级哺乳动物,奠定了人的心理成长的物质基矗二是依赖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得到文化历史的熏陶感染,逐步“人化”,在社会活动和人们的交际中成熟起来,其中介就是语言。语言天经地义地成为人的心理内化和外化的工具。所以学习语言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成长,教读课也就责无旁贷地要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教书育人、读书做人。

科学无国界,而语言是有国界的,是属于民族的。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从思想意识上加入这种语言所属的国家或民族,接受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是对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意识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民族精神的认同,个体心理得到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的同化。可见,教学民族语言,其价值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是在传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塑造未来的民魂和国魂。

我们学习母语,知言养气,读书美身,理所当然地要接受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体验我们的民族精神,同化并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乐善好施的道德规范,见义勇为的做人品性,忠孝两全的基本尺度,礼仪修身的伦理准则,等等,让学生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忘肩上的历史责任,振兴中华,开创未来,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总之,我们在教读课中,要以祖国优美丰富的语言文字,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思教育学生,直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以上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教读课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三个方面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真、善、美统一的过程,它以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为中心,同时也在进行人文方面的情操陶冶。明乎此,教读课才算尽到了份内的责任,语文教学效率也就有望提高了。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