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名词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一套判断方法,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名词词类活用,一起来看看吧!

名词词类活用

名词此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晋军函陵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2、朝服衣冠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

3、范增数目项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课文唐•杜牧《阿房宫赋》)

5、今予家是溪 (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名词所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课文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吕氏春秋•上德》)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5、舍相如广成传舍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

1、侣鱼虾而友麋鹿 (课文宋•苏轼《赤壁赋》)

2、粪土当年万户侯 (课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宋•王安石《伤仲永》)

4、吾从师之 (课文唐•韩愈《师说》)

5、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但与以上不同的是,是“主观上认为怎样或主观上当作怎样”即意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 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作状语

1、吾得兄事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宋•苏轼《石钟山记》)

3、天下云集响应 (课文西汉•贾谊《过秦论》)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课文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副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再不能变为其他词性。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状语”的“位置”(名词所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状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活用四:名词作状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名词活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主+状+谓+宾

这两种位置都是名词不该处的位置,所以它必须活用(就象学生一旦处在军队里一样,他必须变为军人才行)。名词处状语的位置,名词必须作状语,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此类活用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