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识字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识字3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神、州”11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教学难点】感受三字经的特点,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学习生字时,可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认识字形。朗读课文,可以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

1、图片展示: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关于祖国大好山河的图片,下面谁能把你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是啊,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国家,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祖国的三字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请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小组内4个人互相检查,把不会读的生字教会他。

4、指名比赛读,每行找一个同学参赛,其他同学当裁判。

5、请会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6、课件出示:

神州川涌岛

隔峡与陆民族

⑴指名读。⑵小组4个人读、开火车读、挑读。

⑶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⑷齐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5、班内交流:

说说自己哪里明白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各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傣族等。(可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画来了解)

华夏: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

6、课件播放:看祖国大好河山,包括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及台湾岛的美丽景色。一边播放教师一边讲解。

7、除了这些美丽的景色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名胜古迹?

⑴先说给同桌听。

⑵班内交流。

8、全班朗读课文。

9、小结,朗诵自编短文:

神州大地,山川壮美;

黄河长江,奔流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10、总结全文,并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⑴摘星星:

出示蓝蓝的天空及闪闪的星星,星星上面带有本课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读对了把星星摘下来作为奖励。

⑵出扑克游戏:

师抽扑克让学生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2、创设情景,朗读课文。

3、自己练读全文,同桌互读。

4、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神州川涌岛隔

峡与陆民族

⑴指名读。⑵齐读。

二、我会读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中的“我会读”:

山川四川民族人民市民

台湾海湾大陆陆地陆军

神州广州隔壁隔离隔断

⑴自由读。⑵小组内读。

⑶指名读。⑷齐读。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夕与川州台争民族

2、自读、齐读 、指名读。

3、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夕:撇不宜长,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4、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个,学生写一个。依次进行。

5、小组内互相检查评议。

【板书设计】

识字三

山川壮丽

统一台湾

奋发向上

【教学后记】在朗读课文过程中,“争朝夕”中的“朝”字容易出错,及时纠正。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说出自己的一些体会,可见,朗读是感悟的基础,学生不太懂的教师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写字教学中,只有个别的学生把“争”、“州”和“族”写错,还需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