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走一步再走一步2》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2》导学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积累字词

(1)字音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 视(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

小心翼翼( ) 陡峭( ) 着眼( )

(2)释义

训诫:

嶙峋:

纳罕:

啜泣:

(3)运用

请你按照事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 。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二、课堂导入:

1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 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文章脉络:(一)、 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四)、启示(23)走一步,再走一步

(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3)悟出的生活哲理: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三.自主学习

1.导入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老师讲述):

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吗?(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许你能从中有更多人生的启示。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⑴范读、自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

a.“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前面提到的两个“啜泣”与奥运会刘翔、王义夫等运动员获得冠军后的“啜泣”是否相同?

b.爬悬崖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后,你对文章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

示例: ﹙1﹚请同学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2)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其作用是什么?

﹙3﹚ “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4﹚“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5﹚“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分别说说吗?

四 精讲点拨

﹙1﹚为什么别的孩子爬上山顶,而“我”不能?文中好多处提到“杰利”,有何用意?

﹙2﹚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

﹙3﹚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从文 中找出。“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是指什么?

五 拓展提高

你认为文章以“脱险”为标题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比较哪个更好些?说说理由。

六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七 布置作业

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内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面对考试失败,面对竞赛的失败,我们的心理时怎样想的?举例说明。

教后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检查字词(听、写训练),默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找学生到黑板上默写)

2.找两位同学回答第一课时的“巩固 ·延伸”练习

二.课堂导入:

1、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详略描写的句子。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学生阅读、讨论解决,考察能力)

2.找出语段中描写“我”的动作和感受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点拨]“我”攀爬悬崖时的动作有:爬、蹲、靠、看、伏、伸、探、踩。其中,最能表现“我”胆小害怕的动词有靠、伏。

写“我”的感受的词语有:心惊肉跳、几乎晕倒、恐惧、疲乏、全身麻木、小心翼翼、有了信心。这些描写,刻画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情态,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3.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串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心理描写,找出并朗读有关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进行讨论分析。

4.让二、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语调来。

(要求学生概括出“我”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 自主学习(讨论)

1.如何看待“父亲”对“我”的帮助?

2如何看待杰利和另外四个孩子的行为,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如何对待遇到困难的朋友?

四 拓展提高

总结的写作方法(学生讨论)

1 叙事技巧娴熟

在叙事中注意前后照应,注意设下伏笔,使得文章记叙周密。“我”的病弱在文中前后照应。文中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有匠心,杰利叫我“别做胆小鬼”、杰利的不放心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采用倒叙的笔法,用笔俭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用笔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收与正文浑然一体。

2 描写准确恰当

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 各自的性格。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 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 以实寓虚的写法。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白,但仍耐人品读。就选材而言,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这样的小事,无论对哪个人而言都是比比皆是。小事的升华得益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平白却富有冲击力和音乐感的标题表述方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对人们常规思维的突破:人们常常习惯目光长远,却常常忽视“走一步”与“再走一步”对困境中的人生巨大的支撑力量!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孩子的口吻叙事使更适于孩子们阅读。无论情节叙述、心理描写还是语言风格都属于孩子们。这篇文章也给那些成人化的学生作文提供了优秀的反例,它让人深思:对孩子而言,到底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事”呢?

五 教师小结: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 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六 巩固·延伸

.写作训练: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溢着一些细节:母亲的一个亲切的抚摸,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朋友在天热时送上一杯清凉的水……请你以“永远的细节”为题目,写意篇 300字左右的文章。

七 课后作业

新课堂(课内阅读)

教后感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