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明确自学重点)

师:(出示中国地图)哪位同学能在地图上指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纷纷举手上台指出,并告知在预习时根据课本中的第一句话“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在地图上找到的,有的说是请教了爸爸妈妈了解的。

师:同学们都会动脑筋学习。看看课题,再动脑筋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会抓住什么介绍小兴安岭呢?

生:“美丽”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学习。

课件显示自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任选文中描写四季景象中的一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季节特点准确描写景色的。

生齐读课题和自学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排自学时间1)

师:请大家自由读文,疏通课文后思考全文的结构、描写的顺序(用方框圈出表现顺序的词语)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之后课和同桌讨论交流。

生立即投入学习,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诵读,有的默读,并不时用笔圈画。自学完毕后与同桌交流检查。

师检查并明确。

三、品读课文,再次感悟(安排自学时间2)

师:对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我们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让优美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活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欣赏,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播放录像,师随机点评:生气勃勃的春季,草木茂盛的夏季,果实累累的秋季,雪景壮丽的冬季;并在录像播放过程中引导理解“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生随着景色的变幻,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再次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接下来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希望你的描述能让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美丽的画面。

生纷纷举手,绘声绘色地描述。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好之后,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请同伴点评帮助。自学时间为5分钟。

生放声练习朗读,并很快在组内交流、互点互评、互帮互助,气氛热烈。

师分别请喜欢春、夏、秋、冬季节的学生起立朗读。(配乐)

师:四季景色的描写中都写了什么景物的变化?请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主要通过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变化,请大家用着重号标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思考之后请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并练习朗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时间为10分钟。

生思考、圈画、练读,组内讨论交流,明确共同描写的景物为树木,练习朗读有关四季树木变化的语句。

师请学习小组中的汇报员汇报组内讨论情况,并用四色粉笔分别板书描写四季树木变化的关键词语。

师请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朗读。

四、理清顺序,指导背诵

师:作者通过树木的变化写出了四季变化。四季之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出作者有顺序的描写了哪些景物,练习背诵。准备时间为 8分钟,比一比谁背的准确流利,或谁能有感情的背诵,或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的段落最多。

生迅速圈画,练习背诵,并与同桌互检互测。

师:按照四季的顺序,你能背诵哪个段落,就请你站起来背诵,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

生起立比赛背诵,(配乐)不甘示弱,气氛热烈。

五、巩固成果,小结收获

1、课件出示填空题,生齐答: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______新的枝条,_____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_________,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______严严实实的,______了人们的视线,_______了蓝蓝的天空。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

冬天,树上______了白雪,西北风_____地刮过树梢。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____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

2、请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了,那儿景色优美,我真想亲眼去看看。

生:我觉得自己的朗读有感情了。

生:我都能背诵三个自然段了!

生:我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它的四季永远美丽!

生:我知道了在描写景色时,除了像《西山公园》那篇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外,还可以像这篇课文一样用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方法来描写。

生:我觉得这次我们学习小组在讨论时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了。

……

3、师小结铺垫: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还要一起去挖掘小兴安岭丰富的宝藏呢!到那时你一定会再次惊叹:(师生齐读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反思】

古有孔丘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乐学的学堂,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想法。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的利用课本资源,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理解感悟课文。

一、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投入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在上课的前三分钟内,请孩子们在地图上标注小兴安岭的位置,既激发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又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方法。并且迅速切入主题,明确本节课自学的重点。

二、融入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

整体疏通感知课文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录像,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陶醉其中,不是指点着,发出一声声惊叹。

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的理解了“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人们内心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进一步体会文章。因此,在学生朗读、背诵时都配以抒情的音乐,使得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更好地调动情绪,充分的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文章。

三、营造情境,在交流的乐趣中陶冶情操、挖掘潜能

在学习本课时,我先后安排了3次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时间超过1/2。在教师营造的自学情境中,孩子们潜心读书。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充分挖掘潜能,抓住一点,突破一点。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感悟,层层深入。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树木的变化为突破口圈画、理解、品读。

每个孩子在内心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交流,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我在课堂中多次采用了小组学习法(两人或四人一组)。组内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营造互学互助情境,激发竞赛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团结协助,在交流中互相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孩子们学习的潜能。

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们,孩子们有选择地品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温暖和谐的、可信赖的、充满自信心的、无拘无束的情境之中,师生更有效地互动。

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互相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在这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中,生生更有效地互动。

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得以充分挖掘潜能,使孩子们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这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