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
当前位置 :
采访作文

采访作文

(一):采访作文

今天,茶叶博物馆的三天茶艺活动告一段落,那么,通过这么次活动,参加活动的杭州网的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有什么想说的呢?我们一起去采访一下吧! 记者:请问通过这次茶艺活动,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小记者童涵初:乌龙茶的泡制。记者:这可是所有种类茶中工序最多的。你能说说如何泡制乌龙茶的吗?小记者童涵初:首先,温杯洁具,然后,倒茶叶,之后再洗茶,之后倒开水。然后是把茶水倒到杯子里,然后把其他的小杯子罩在这些杯子上面,拿到胸前,翻转,放入碟中。喝掉时需把一开始倒水的那个杯子放在双手合十的掌心中,来回搓动,闻它的香气。

再把茶水分三小口喝掉。记者:你觉得泡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小记者童涵初:温杯洁具和翻转。记者:温杯洁具这部看起来很简单啊,怎么会难呢?小记者童涵初:因为要杯子互相倒来倒去,而且位置不能动。既要浸在杯子的水里,又不能碰到杯子。记者:你最后克服这个困难了吗?小记者童涵初:当然喽。我是最棒的!记者:嗯,看来你对自己还是满有信心的。那么,通过这次茶艺有什么收获呢?小记者童涵初:最大的收获还是,懂得了很多茶的特性,和沏法。记者:并且有机会亲身体验沏茶对吗?小记者童涵初:对对对!还有亲身体验品茶!记者:好了。那么,回家喝普洱,减肥去吧! 记者:通过这次训练,你觉得儿子回家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童涵初妈妈:就是他对茶突然有了很大的兴趣,结果翻箱倒柜找茶具练茶艺。记者:回家有没有用茶艺孝敬爸爸妈妈啦?童涵初妈妈:有,泡给他爸爸喝了。记者:他爸爸有什么反应么?童涵初妈妈:几乎没反应,不过童涵初蛮失落的。晓得这样让他也给俺泡一杯。记者:是不是他泡的不好?童涵初妈妈:那一定不是。我在旁边看着呢,他很认真。先把茶具洗干净了。然后又找出一块干净的小方巾当茶巾。每一步都很认真。很娴熟。记者:嗯,能有这么熟练的技术,你那想对主办方说写什么呢?

童涵初妈妈:我首先要感谢杭报网给我家涵初这个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茶博开展的这次活动。让我的孩子丰富了知识和见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谢谢!茶播这样的活动办得特别好!孩子回来总是兴高采烈地讲着有关茶叶的趣事,把我的心都挑动起来了,恨不能也去参加这样的培训!

(二):采访作文

今天晚上——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夜晚。因为,我们的黄永可在上次的《小豆芽生长记》中荣获了“100分”的光荣成绩,所以,我们开展了一次采访活动来采访黄永可他是怎样想出这样优秀的作文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还推荐了一名口齿清楚、声音动听的小记者——柴雪莹。

录音开始了,柴雪莹用她那优美动听的声音问:“你能朗读一下你那满分的作文,让我们分享你的成就。”

黄永可用他那响亮的声音朗读作文:“《绿豆娃娃生长记》大家好,我就是绿如翡翠,小巧玲珑的绿豆娃娃。别看我身材瘦小,我可神奇呢!……”接下来,他朗朗上口地读完了整篇作文。

柴雪莹又问:“请问黄永可,你在种植绿豆中有遇到哪些困难呢?”

黄永可说:“就是比如说……那个绿豆长不快,有时候纸巾都腐烂了,必须得换上一张。有时候绿豆太多了,挤在一起不好发芽。”

柴雪莹绘声绘色地问:“请问黄永可,你们合作默气吗?你们是怎么互相促进的?”

黄永可说:“默气还可以,我们下课的时候,就是交流一下,该怎么写,在想像一下,边记录边说。”

柴雪莹洋洋盈耳地问:“谢华杰,你和黄永可合作默气吗?你们是怎么互相促进的?”

谢华杰慢吞吞地、很不自信地问答道:“星期五的时候,在黄永可给我写那个的时候我都已经走了。然后星期五在这,他教我写。”

柴雪莹问:“请问谢华杰,写作文的时候,用怎么的心情最好?”

谢华杰有气无力地回答道:“认真。”

“请问黄永可,谢华杰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你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柴雪莹向黄永可抛出了最后的问题。

黄永可说:“只有两点,主要也是靠他自己。一是下课的时候和他讨论一下,看看要怎么写;二是写作文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的资料大多数都给他看一下。”

柴雪莹说:“谢谢你的介绍,谢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顿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采访作文

雨水滋润了这枯竭的大地后,又在天空中添加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彩虹。这条彩虹时隐时现,就像一条彩链在缓缓吹来的微风中迎风起舞,美丽而动人。空气中飘忽着泥土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我端起了一杯咖啡,品尝着它的醇香,慢慢地体会着它的味道,苦中带甜,甜里有苦,就像我的第一次采访…… 我的第一次采访是去各个年级提问,与我一块的还有摄影老师-----沈老师。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跟随着沈老师来到一(二)班教室门外。“扑通!扑通!”我的心跳在加快。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显得神秘而刺激,也免不了紧张,而对我来说,还加上了惶恐。沈老师对我说:“王幸,我们进去吧!”“恩!”我答应了一声。走进教室,我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心又揪了起来。我按照沈老师说的,对一个小孩亲切地说:“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陋习吗?”只听那位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说:“陋习就是不好的、坏的习惯。”我心想:这个小家伙懂的还蛮多的嘛!然后,我们来到了逸夫楼,采访二(三)班的小同学。经过三次年级同学的采访,我觉得这些小孩能说会道,可爱极了。应该采访中年级了,考验我的时候到了。

我来到四(七)班,向林老师指定的优秀生-----雷兴照提问:“请问,当你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一块果皮把你绊倒了,你会怎么做?”我边说边给自己鼓气:王幸,做勇敢者! 做勇敢者!我把话筒拿给他:“我会想:丢果皮的人真缺德,如果摔到一个老人,该多严重!然后,捡起果皮,扔进垃圾桶里。”我非常赞同他的做法。到我们班了,我拿起话筒问:“这位同学,请问: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名省级示范学校的学生,你愿意向不文明行为宣战吗?”郑媛有词有句地说:“愿意。因为不文明现已成为我们小学生最大的坏处。”…… 别看前面是一帆风顺,但还是发生了一点小错误。有些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回答的结果和我预想的答案不一样,发生了尴尬场面。但人总有失足,马总有失蹄。

我的第一次采访就像我手中的这杯咖啡,曾经是苦中带甜,甜里有苦,但现在弥漫开来的只有浓浓的醇香。

(四):采访作文

中等的个子,藏青色的羽绒上衣,深棕色的长裤,灰白的头发夹着几缕银丝,一张总是在微笑的脸,让人只会想起一个词——和蔼可亲。这,就是我们吉祥兔小队今天要采访的优秀共产党员:景和苑社区主任楼珍禄爷爷。

楼爷爷是在他的工作室接待我们的。工作室很小,两张办公桌,一张三人木头长椅,剩下的,就是只容一个人通过的过道了。加上了我们吉祥兔小队的5个成员,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的。我一坐下就四处环顾,墙壁上没什么装饰,只有一面墙壁上挂着工作人员的照片和物管站长、保安等的职责。

詹佳琪首先代表我们小队为楼爷爷挂上了红领巾,楼爷爷激动得不断重复着:“几十年没有挂了,几十年没有挂红领巾了。”等大家坐定,我们开始了对楼爷爷的采访。杨斐然先提问:“楼爷爷,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入党的?您今年高寿?”楼爷爷没有回答,反而冲着我们问:“你们当中有人属兔吗?”杨斐然高兴地举起了手,楼爷爷笑了:“你是小兔子,我可是老兔子喽!”我们马上就都笑了,原来今年是楼爷爷的本命年啊!

楼爷爷接着告诉我们,小时候他是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长大的,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是在解放后上的学,因为贫穷,所有的学费都是减免的,初中毕业以后保送了中专。在递交了2份入党申请书、不断地努力后,他终于在1966年1月入了党。对共产党,他一直怀着感恩的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今天。无论是在曾经工作几十年的铁路岗位上,还是退休以后,在小区管理的岗位上发挥余热,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虽然年事已高,可他从不对自己放松要求,以身作则。要求保安提早15分钟交班,他往往到得更早。虽然说是管理人员,他却反复强调要有服务意识,热心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努力帮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楼爷爷的讲述让我们都入了迷。接着,詹佳琪请他为我们写了寄语卡,楼爷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着,简直比我们做学生的还要仔细!

活动接近尾声,我们在小区门边合影留念,还和楼爷爷一起擦洗了工作室对面的“安全服务岗”。我一边擦拭着“服务居民,维护安定”这八个大字,一边回忆着楼爷爷对我们的寄语:“你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将来是建设祖国的人才,希望你们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努力刻苦学习,快快乐乐生活,健健康康成长,成为你们老师、爸爸妈妈都为之骄傲的好少年!”

楼爷爷,您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会牢牢记住您对我们的期望!

(五):采访作文

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前门大街是北京古老的商业街道之一网 ,聚集着大小29家老字号和63条各类胡同。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这才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商业街。饮食文化也是前门大街的特色,咸丰五年(1855年)这里开设“便宜坊烤鸭店”;同治三年(1864年)肉市“全聚德挂炉烤鸭店”开张迎客;光绪年间“致美斋”的馄饨、“九龙斋”的酸梅汤、“六必居”的酱菜、“正明斋”的满汉糕点等著名食品商店均在此。民国以后,以卖酱羊肉著名的“月盛斋”也迁到前门大街,更加丰富了这里的饮食种类。改造后更添京味。前门大街与现代化都市对比鲜明,灰砖青瓦是其主色调,街道两旁的建筑高矮错落,采用许多浮雕装饰,上有花、鸟等饰物,以中式风格为主,其间点缀几栋西式风格的洋楼,让游客在这里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也为这条国际商业街增添些许异域风情。而最具特色的当属立在两侧颇具“京味儿”的新式路灯,“鸟笼”、“拨浪鼓”、“糖葫芦”三种式样的118个仿古路灯依次从前门楼子到珠市口排列。“鸟笼”路灯高约3米,金色灯杆向两侧探出,分别吊挂着金边白罩的1米左右的“鸟笼”当作“灯伞”。

“拨浪鼓”青铜色灯杆是它区别于“鸟笼”的地方,灯上方由小到大摞着3个“拨浪鼓”式“灯伞”,白色“鼓面”儿,青铜色“鼓身”,两侧的“小鼓槌儿”更显可爱。“糖葫芦”顾名思义,就是在竖长的玻璃灯罩中,由8个大小匀称的红灯穿起一 串大大的“糖葫芦”,黑夜之下这里的景色一定相当漂亮。 铛铛车是老北京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因为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这也算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然而,铛铛车有着一个多灾多难的开端:其实,北京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而铛铛车多灾多难的命运也正是从刚刚冒头的那一刻开始的。伴随着1897年北京马家堡火车站的建成,189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从这里向永定门修建了一段有轨电车线网及轨道,甚至连有轨电车都已经配备到位。然而,没等它见到20世纪的曙光,1900年,义和团的斧头便砸向了这段刚刚落成的网轨。顷刻间,中国第一批现代化有轨电车荡然无存。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百百课(baibe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百百课 baibe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13